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monthly archive for 九月 2007.

The Sun 2007-09-25
地產市道復甦令巿區重建局在重建項目投資的盈餘高達二十三億元,多名立法會議員昨批評巿建局水浸下,仍在收購、賠償及保育方面過分謹慎,建議放寬收購政策,設「樓換樓、舖換舖」賠償方式,讓受影響人士受惠。但巿建局則稱,盈利用於保育及資助舊樓復修,認為現行賠償方式實際。

立法會規劃地政及工程事務委員會昨討論巿建局工作,多名議員輪流批評巿建局,指市建局雖坐擁二十三億元盈餘,卻仍然「孤寒」、「過分謹慎」,要求巿建局未來數年放寬現行的收購及保育政策,如引入業主參與重建,讓舊樓業主可選擇「樓換樓、舖換舖」,即在重建完成後可獲得與原有物業相同面積的單位。

稱現金補償最實際

巿建局行政總監林中麟稱,錄得盈餘的主因是近年樓巿復甦,但樓巿時有波動,加上社會對發展密度、地積比例及保育方面愈來愈有要求,日後未必可維持現時的財政狀況。他又指出,該局的盈餘會用作發展保育項目及資助舊樓維修。他亦否認市建局人員以卑劣手法進行收購,更不惜輕輕自摑,指不介意議員罵他,但必須還職員清白。

對於「樓換樓」的建議,林中麟認為,大部分居民認為現金補償最實際及有彈性,而業主參與重建則屬商業行為,或影響公共空間所佔比例,小業主亦未必能承擔樓巿波動的風險。他續稱,要避免招來投機分子,又要釐定公平的換樓機制,在現階段有一定困難。

促「先收購後規劃」

由前土發公司遺留下來、尚未啟動的發展項目包括波鞋街及衙前圍道兩個項目,林中麟期望項目可在本年度內啟動。發展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補充,當局會考慮讓前土發公司項目的居民先獲賠償,但要諮詢法律意見。楊立門又稱,在保留灣仔街巿問題上正研究多個方案,希望既可保育又可發展;觀塘巿中心重建方面,巿建局正研究降低地標大廈的高度。

多個重建區的居民組織約共三十名代表,則在立法會外請願,要求巿建局盡快展開重建計劃,並以先收購、後規劃方式處理,並容許居民選擇「樓換樓、舖換舖」。

2007-09-25 Sing Tao Daily
市建局觀塘地標城規會要求降高度

即將推展的市建局觀塘市中心重建,計畫在觀塘地鐵站附近打造樓高二百八十米的地標式商廈,但建議未能在城規會過關;城規會將會要求市建局在不減少樓面面積的前提下,降低該大廈的高度。市建局表示會研究如何作出調校,但強調現時的計畫已極力做到「高而不密」。

避免出現屏風樓

身兼城規會主席的發展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見圖)昨向立法會透露,城規會審議觀塘市中心重建計畫後,將會要求市建局在不影響樓面面積的前提下,降低地標建築物高度。他說,社會對體積大或高的建築物均十分關注,城規會須從善如流,希望市建局再作修訂,保證觀塘重建不會出現屏風樓。

市建局行政總監林中麟表示,不少觀塘居民希望有一幢地標式建築物,現計畫已嘗試做到「高而不密」,盡量提供更多綠化空間,但局方會研究可否降低地標建築的高度。但他打趣說:「問題是你究竟是想看姚明的高,還是想看日本相撲手的肥?」針對議員建議在賠償方案以「樓換樓、鋪換鋪」方式,或引入業主參與計畫,林中麟表示會研究在現有賠償基礎上,為業主提供另類補償方式。

保育灣仔街市研究中

另外,楊立門表示當局正考慮多個保育灣仔街市方案,讓發展商在區內興建樓宇,包括考慮發展街市附近的斜坡。他又表示,有需要就市區重建政策進行檢討,發展局要先與市建局高層商討,暫時未定出時間表,但肯定會盡快展開工作。

謝謝Ronald 的第二批照片


街坊在擲聖杯選舉辦盂蘭勝會的總理


致詞


“福物領取處" 街坊眼中平安米,不單是"米",是傳載傳統的福氣,"米"的價值不是很高,但"福"則是無比受用

籌辦的熱心街坊要忙裏偷閒欣賞劇目


甚麼來的?是摺疊得公整的金銀


代表天地人的龍袍之一

感謝Ronald 幫我們拍了這麼的盂蘭節的照片,回想當天他第一個跑進戲棚內,跟不同演員拍照,甚是難忘。


從閘門走出來的表演者


進行儀式中


為着好兄弟(遊魂野鬼)的超渡


友善的街坊為我們解釋 整個儀式


潮戲的演員在忙裏偷閑







潮劇演員

每次在觀塘帶導賞團,總有人會問"有甚麼戲(電影)在觀塘拍攝呢?"

電影是我們記憶的重要一環,我們怎樣回首自已的城市,有時候須要透過鏡頭,重慶大廈、大磡村,還有…………

官塘又怎麼樣呢?

除了"老港正傳"(Mr Cinema)(2007)中銀都戲院的左派烙印,還有……….

明報 2007-09-09 By 奇夫

東九銀河

如果有一天,地球被洪水掩蓋,就像《A.I.》的世界一樣,後來的人或機械人有幸在海底找到所有的「銀河影像」,會不會驚嘆這世上曾有如此冷峻而又激情、如此火爆而又婉約的都市。

現實中的銀河,可能在尖沙嘴,也可能在中上環,更可能在東九龍一帶奔流。鴻圖偉業之間,日間盡是物流繁雜,人潮喧囂,假期時黑夜裏卻綻放耀眼的星光。

東九銀河的第一站,應該是新蒲崗。裁判署故址之後,有一摩登商廈,毗鄰低矮的建築群,有點格格不入。Running out of time 的華,就在這天台上展開的精心鋪排的《暗戰》,靜候「神探」何尚生的出現,幫助討回老爸的legacy。

不遠的康強街休憩處,便是《大事件》悍匪擎槍嚇警之地。歹徒在大角嘴振榮街一輪衝鋒之後,轉角便走入新蒲崗,靠的當然是杜琪峯同仁高超的剪接,還有同樣混雜工業住宅的規劃,紛亂的街道風景,令觀眾絲毫沒有「穿崩」之感。

如果行程可以剪接,瞬間便會轉移到鴻圖道巧明街交界處。暗戰爆發前夕,神秘的老頭兒,悄悄地在窺視「神探」的一舉一動,準備開展他的圈套。其實這兒暗戰不斷,來到續集,何尚生還是在此現身,不過不再是談判專家,只是朱麗花的「柴可夫」是也。大廈的對面還有一個司機,正是「孤男」華少。不過能否有緣相見,還得看那「愛情符」會否福至心靈,飄落跟前。

暗角小徑群雄開火

沿鴻圖道往勵業街前行,暗角處有那麼一條羊腸小徑。深宵獨行,好不清靜,忽而閃出一群江湖俠客,矢意執行the mission,從車底、從車尾、從旁邊的布幕,佔領僅餘的據點,還擊對面天台上的狙擊手。本是夜闌人靜,卻見《鎗火》隆隆,好不熱鬧。

夜深人卻未靜,官塘盡見銀河傾瀉。既有《PTU》巡邏開源大道其中,追查案件於巧明駿業交界,復有《嚦咕嚦咕》遭人圍毆在後。至於《孤男寡女》是否《兩個只能活一個》,就留待一眾看官細意尋找罷了。

筆者後記︰

一套跟觀塘有關係的記錄片,正在"香港亞洲電影節"上映

《唱盤上的單行道》One-Way Street On A Turntable

onewayposter
這部電影是一個歷史的對照 –
沒有我們自己對現今香港社會的(不同的)認知和感受,沒有我們對自己(最私人的)過去的迷離幻化卻又實實在在的反映,和在把自己毫無保留地攤開來看過究竟的過程中抓緊回憶的未來,這個作品,並不成立。

同時,沒有對香港和自己的歷史的認識,我們也不可能在這個作品中和自己的生命裡(比較)自由地穿梭,更談不上在電影裡尋覓必須浮游的主體(相對凝固的香港身份 ﹣﹣ 的問題),和我們,自己(浮游又凝固的主體)。

這不是簡化的對大歷史提出不滿,我只是想用/再挪用/混合 ﹣﹣實驗電影/紀錄片/ MV/田野錄音的語言去敍事,去講好幾個我哋自己嘅故仔。

最後,都只不過係講故仔。

這部電影,是用歷史的對照,去講故仔。

– 麥海珊(該片導演)

詳情請見
http://aahsun.com/wpblog/?page_id=806

~~~~~~~~~~~~~~~~~~~~~~~~~~ #1 ~~~~~~~~~~~~~~~~~~~~~~~~~~~
南華早報 2007-09-08 CITY CITY1 Helen Wu

Iconic tower too tall, town planner says


~~~~~~~~~~~~~~~~~~~~~~~~~~~~~~~~~~~~~~~~~~~~~~~~~~~~~~~~~~

A high-rise proposed for the Kwun Tong redevelopment site has been criticised for being too tall and possibly disrupting the ridge line.

The 90-storey commercial tower – intended by the Urban Renewal Authority to be a district landmark – came under attack at a meeting of the Town Planning Board yesterday.

Board member Daniel To Boon-man said the height of the building far exceeded that of the APM mall in Kwun Tong and may destroy the continuity of the Kowloon hills’ ridge line.

An iconic building does not have to be tall, he said. It will destroy the ridge line if one looks from some perspectives.

But the authority’s managing director, Billy Lam Chung-lun, said Kwun Tong residents supported the idea of having a landmark in the district. He said the intention in building an iconic high-rise tower was to maximise space between buildings. The tower is no doubt very tall but we have tried to make the zone as green as possible. We also hope to make it less dense when its height is increased.

The board members’ concern echoed that of the Planning Department, which called for more justification for the tower and another 170-metre residential building.

The commercial tower is one of the 12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aft plans that are said to reflect the aspirations of the community. The Kwun Tong project, costing HK$30 billion, would accommodate 600,000 people.

~~~~~~~~~~~~~~~~~~~~~~~~~~ #4 ~~~~~~~~~~~~~~~~~~~~~~~~~~~
東方日報 2007-09-08 港聞 A23

丁屋申請放寬豁免準則


~~~~~~~~~~~~~~~~~~~~~~~~~~~~~~~~~~~~~~~~~~~~~~~~~~~~~~~~~~

【本報訊】城巿規劃委員會通過修訂丁屋豁免規劃申請準則,由以往丁地覆蓋範圍需百分百坐落在鄉村式發展地帶,放寬至只要一半以上面積屬鄉村範圍,且不涉及保育區、集水區、道路及綠化地帶等,均可豁免提交規劃申請,預計合資格的「擲界」個案,可縮短兩個月的申請程序,每年約卅個申請受惠。鄉議局認為新修訂無助解決丁屋申請積壓問題,但歡迎政府放寬規定,希望未來可再減少申請關卡。

觀塘居民促加快重建

城規會又討論觀塘巿中心重建計劃大綱,一批重建範圍內的業主及居民到場請願,要求加快重建及「先收購、後規劃」。會上部分委員質疑需否興建二百八十米高的商廈作地標。巿區重建局收到城規會意見後,稍後會製作總綱發展藍圖,再交城規會審批。

規劃署本月起就「紅磡地區研究」展開第二階段諮詢,擬將紅磡海旁一帶打造成商業及旅遊熱點,昨向城規會作簡介。

~~~~~~~~~~~~~~~~~~~~~~~~~~ #2 ~~~~~~~~~~~~~~~~~~~~~~~~~~~
明報 2007-09-08 港聞 A06

恆基3 方案全遭否決油塘灣重建樓宇最高30層


~~~~~~~~~~~~~~~~~~~~~~~~~~~~~~~~~~~~~~~~~~~~~~~~~~~~~~~~~~

【明報專訊】社會對樓宇高度日益關注,發展若涉及興建摩天大廈,不易獲城規會通過。恒基地產連同10 多家發展商,欲把油塘地鐵站旁一列船廠重建為5000 餘伙的屋苑,昨日提出3 個興建方案,全遭城規會否決,3 方案中住宅最高約50層高,但規劃署要求調低至30 多層。

指觀塘280 米商廈破壞山脊線

同日,市建局的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也被城規會委員質疑,指較apm 商場高四成的地標建築,會破壞山脊線。

籌劃20 年的油塘灣項目,現時發展商計劃興建約14 幢住宅,3 個方案中,其中兩個住宅方案樓高31 至48 層,最高住宅為188 米,相信計及空中花園等,層數約50 層。在共建維港委員會有委員對項目樓高表示關注後,發展商再提供多一個方案,住宅最高150 米,但方案會興建一幢200 米的摩廈(中環交易廣場樓高182 米)。

20 米闊海濱長廊面積不能補回規劃署認為3 個方案的發展規模皆不可接納,與海港規劃原則不一致,認為該位置住宅及非住宅最高應為120 米(約30 層)及150 米(約40層),意味發展項目若要過關,樓高可能要再調低20%。

規劃署亦認為,地盤最少20 米闊的海濱長廊,有關面積不能在地盤面積補回,令地盤面積減少21.69 萬方呎,減幅達24.2%。若建議落實,項目興建單位或要下調至4000 伙以下。

該會昨議決要求規劃署兩個月內制訂該地皮的規劃大綱,以限制該地皮可建高度、地積比率、最高可建樓面等。

恒基:城規會不理整體設計

恒基發展部總經理黃浩明昨回應指出,對結果及無法向城規會親自推介方案感到失望。他認為,現時海港規劃已流於教條及形式化,只執著數字,不理會整體設計好不好。他說: 「(住宅)188 米,是最高,不是每幢都是188 米,實際是有高有低」。

另外,不少城規會委員認為觀塘市中心的280米地標式商廈兼酒店太高,質疑其必要性。「鄰近apm 已很高很突出,破壞了山背脊線,但這大廈比它還要高,要突出其實不一定要高。」城規會委員杜本文認為,市建局建議的地標商廈與鄰近地區的輪廓不協調。

市建局行政總監林中麟在會上解釋,興建高的地標式樓宇是社區訴求, 「早期於區議會諮詢時,有居民提議興建較高的建築物,達200 至300米」。

明報 2007-09-06 港聞 A15 特稿 何嘉敏

為確保「人車分隔」,市區重建局早前倡議重建後的觀塘市中心將設約1.6 萬平方米、兩層的半地底式交通總匯處,內有全港首個有空調的候車處。運輸署於城規會文件中炮轟此舉將創不良先例,可能惹來市民對空調交通總匯處的訴求,亦會令人質疑政府違反節約能源的政策。

市建局4 月向城規會呈交觀塘市中心規劃大綱,為解決人車爭路,當局建議於市中心設置一個1.57 萬平方米、兩層高的「半地下式」交通總匯處,上層設有8 個巴士總站,下層則有小巴車站,並把現時其中一個巴士總站遷往別處。

上層8 巴士站下層小巴站

交通總匯處將設有密封式、冷氣開放的候車處,乘客可待巴士或小巴開車時才離開候車處上車。多個政府部門質疑有關安排,其中運輸署在城規會的文件中表示,政府過往的交通交匯處都是開放式,設置空調並非標準做法。署方形容這會創不良先例,市民可能因而要求更多空調交匯處,亦會令人質疑政府違反節約能源的政策。

雖然市建局已承諾負責交通總匯處的營運成本、通風和空調安排,但運輸署批評,市建局並無向機電工程署等部門,提供機電技術詳情、耗電量、通風及淨化系統、照明設備等資料,令路政署及運輸署無法評估交通總匯處所需開支是否合理。署方又指出,若交通總匯處將來設定為政府設施,相關部門包括運輸署需與市建局重新視察總匯處的設計,以尋找更低成本的做法。

路政署要求市建局營運保養

路政署則認為總匯處的管理、營運及保養應由市建局負責,當局或發展商需承擔所需成本。環保署則認為,只要申請人能確保總匯處符合署方針對總匯處空氣污染的技術指引,便不評論總匯處的通風設計。

環團憂乘客吸入污染物

政府產業署強調,政府將不負責總匯處的管理及保養工作。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博士擔心,總匯處的「空調候車處」會增加乘客吸入污染物的可能, 「有冷氣是很舒適,但一開門,巴士小巴的黑煙便湧進來,困於室內,乘客等車時會吸入不少」。他認為空調候車處會提升整個市中心的溫度,造成「室內舒適,室外受罪」。

星島日報 2007-09-06 港聞

市建局早前提出以半透明「鵝蛋形」設計,興建日後觀塘市中心內的多用途社區中心,雖然該個地標式設計廣受好評,但政府產業署卻以「用家」身分,擔心該個創意設計會使建築物日後內部空間「不見使」,並且衍生維修問題,寧願採用傳統的「方形」設計。

寧願傳統「方形」設計

城規會將於明天討論,市建局早前提交的觀塘市中心重建規劃大綱;雖然規劃署大體上支持發展,但相關部門亦就不同範疇提出關注。其中政府產業署署長長認為,市建局沒有提交詳細資料回應,多用途社區中心所採用的「鵝蛋形」設計,日後所衍生的維修或經常性開支問題;署方亦關注,呈弧形設計的建築物,會限制日後的室內設計方式和降低室內空間的使用效率。署方關注,有關設計理念一旦獲得城規會及公眾接納後,日後再難以再作修改,故寧願採用傳統的「方形」設計興建多用途社區中心。

不過,規劃署認為,該社區中心由於坐落於市中心地帶,適宜採用較為創意的設計,「鵝蛋形」設計所引申的問題,應由市建局及相關部門在詳細設計階段時處理。

至於項目的另一項地標,市建局稱有需要在現時賽馬會健康院的位置,興建樓高二百八十米高的酒店及寫字樓混合大廈,藉此為整個項目換來較多的公共空間,但規劃署期望局方能夠於稍後的研究中,較詳細闡釋所提出建議高度的理據。

月華街重建2010年施工

市建局估計,由於重建發展規模龐大及繁雜,按照目前情況估計,整個項目最快在二○二○年以後始能完成,其中首階段展開重建的月華街範圍,預期可於二○一○年底開始施工。

記者歐志軍

各位關心的朋友,這個城市規劃委員會的會議將會決定官塘的未來,是五座約50層高的住宅、酒店和60層高的商業大廈,還是其他呢?

有關官塘重建的審議會在北角政府合署1 5 樓會議室,九月七日約10:30am進行,關心的朋友可以到來旁聽更多的資料,可參考城市規劃委員會的網站
http://www.info.gov.hk/tpb/index_c.htm

及是重建資訊版
https://kwuntong.wordpress.com/renewal/

該會議的議程如下︰
城市規劃委員會第8 9 3 次會議
日期: 二零零七年九月七日
時間: 上午九時(第一個議程審議的時間)
地點: 香港北角渣華道3 3 3 號北角政府合署1 5 樓會議室( 1 5 3 7 室)

九龍區
1.紅磡地區研究及第二階段公眾參與項目( 公開會議)

2.《茶果嶺、油塘、鯉魚門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S / K 1 5 / 1 5 》
檢討油塘灣「綜合發展區」地帶( 公開會議)

3.提交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第2 5 條擬備的《市區重建局觀塘市中心-主地盤和月華街地盤發展計劃草圖編號S / K 1 4 S / U R A 1 / A 和S / K 1 4 S / U R A 2 / A 》( 公開會議)

筆者話︰對不起,這報告雖然是公開,但你必須在辦公室時間去沙田、北角規劃處或觀塘市建局的辦公室細看,想看看未來怎樣走,代價很大。

IMG_1946

IMG_1947

IMG_1884

仁愛圍的盂蘭勝會

IMG_1923

IMG_1904

一眾潮州街坊眾首一堂

IMG_1914

IMG_1907
IMG_1898
IMG_1892

下雨後,燈光下和倒影下,會場更漂亮

IMG_1922

IMG_1915

會場的佈置要下年才可看到

IMG_1920
一頭想變成龍的鯉魚

IMG_1871
派平安米,不少街坊都過來幫忙

想看更多盂蘭節的相片,請看http://www.flickr.com/photos/yuenchiyan/sets/72157601424159256/

Share this blog

Bookmark and Share

分類

一起紀錄官塘吧! 行動吧!

觀塘市中心重建在即, 店子一個地一個被關上。不論是你的觀塘故事, 又或者透過同街坊傾偈, 所知道的故事, 又或者是攝影和錄像, 都歡迎你跟我們一起紀錄觀塘。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網頁眾集一班朋友, 紀錄將要逝去的觀塘, 並了解這裏的過去, 再檢討現在的觀塘發展, 是怎麼回事了? 你可透過發郵件到kwuntong2007@gmail.com 或留言在comment裡。 flickr的相,請用「kwuntong」tag住,就可以在下面「看看"我"的官塘」中見到大家的照片

加入我們,一齊紀錄官塘

如果妳/你都有興趣將自已知道的官塘直接告訴大家,也可以電郵至kwuntong2007@gmail.com,就可以成為網站的編輯之一。 不論是文字、相片或是短片都無任歡迎,一齊記錄我們共同的社區故事。 如果想直接貼在此blog上,也可於https://en.wordpress.com/wp-login.php登入,就可以在此貼東西。 Name: kt2007 Password: kwuntong2007

一路下來

有幾多人上來

  • 1,263,344 hit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c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