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monthly archive for 五月 2008.
“我地話唔好咁又點?!”這是聽得最多的說話。
忍不住問, 街坊在想什麼?三樓的街坊A不斷重覆說, “我們不理這些事的”, 那條街就在你家樓下啊, “這些事, 我們理不了”。
似乎有點想關門。
你知道這條路會有工程嗎? “起囉起囉, 他們最鐘意起的。”之後可能會多了車在樓下出入啊不怕會空氣差了, 交通擠塞了? 街坊A又再重覆了, “擔心咁又點?” 300個車位又如何, “要起咪由得佢起。”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見得太多, 被佢地迫得太盡。”什麼時候的事? “我地做唔到野架!”
街坊A 仍然是一副想關門的樣子。
你住這兒有30年嗎? “己40多年了。”那麼多年了! ”我說給你知, 那是沒用的” 究竟是什麼事呢? “對面不是拆剩一幢, 人家不知幾想搬。” 似乎那幢樓還比較新。”新什麼? 十多年樓齡也一樣拆, 為何不一起拆了!”
一陣冷場, 但門, 仍然虛掩。
街坊A 突然自己說: “15年樓也可以拆了!”很久以前的事嗎? 在哪裏? “XXXX那邊不是現在建了高樓, 不知幾旺啊!”其實這條街好住嗎? “以前不知多少人在樓下談天乘涼, 星期六日子女回來探父母。”那以後這裏變成車行主要通道就不能在樓下了。“我都七十多了, 還看得到多少年?”, 你似乎跟我媽咪差不多年紀而已! “我的孫也二十七了”噢! 你保養得很好的!”
門, 好像多開了一點。
“他們要拆, 我們可以說什麼” 誰是他們? “十五年都叫舊樓!賠得雞碎咁多!” 你在哪裏住過嗎? “我的兒子本來就在那裏住。你看哪兒現在弄得多麼好!”
門, 似乎在的哪裏定了下來。
“我們被他們迫得太緊要!” 那“他們”有居民大會你會去嗎? “ 我們己經不再理了。”總要有人表達一下意見。”利東街咪一樣係拆!”
街坊A的冷漠回應, 似乎既是因為自身的經歷, 也是周邊形勢而成的回應。
我們有消息再通知你好嗎? “不用了。”
在門關上前, 街坊A說 “樓下那個145號2樓信箱就是我的。”
這是一位有心人在討論區把2006年觀塘區的水族店地點貼了出來。
所謂"地膽",原來就是在區裡知道那裏可以四圍捐窿捐揾到同一樣東西:
(以下轉載自:
http://www.corezone.hk/viewthread.php?tid=162133&sid=sQxGxa)
1 海龍水族
觀塘開源道,68號,觀塘廣場,3樓,310號
2 榮利水族
觀塘道433號(平田小巴站側)
3 超級水族館(張偉成遠蘭魚場)
觀塘鴻圖道32號,榮興利工業大廈,6/F
4 AquaStore
觀塘敬業街,65-67號,敬運工業中心,10樓,C-D座
5 短鯛世界水族館
觀塘開源道,72-75號,業發工業大廈第二期,1樓,F6號
6 魚之良品
觀塘康寧道,53號
日期: 2008年5月16日(星期五)
時間: 8:00pm
地點: 觀塘基督教家庭服務處一樓禮堂
場地提供: 市區重建局
主辦單位: 重建聯區(業主/ 租客)聯會
出席單位: 出租店舖業主聯席, 舊區租客大聯盟, 觀塘業主大聯盟
出席嘉賓:
立法會議員 – 陳婉嫻
立法會議員 – 梁家傑
區議會議員 – 陶君行
缺席嘉賓:
市區重建局主席 – 張震遠先生
重建聯區(業主/ 租客)聯會日前曾獲市區重建局口頭答允, 該會主席張震遠先生將與觀塘區業主會面。惜至會面當天, 市建局通知主辦單位, 張震遠先生將不會出席是次會面, 而該局亦不會派員出席。
聯會表示, 今次會面除了觀塘區業主外, 亦有其他受市建局重建項目影響的一眾業主參與, 市建局於是以是次會面應以觀塘業主為對象為理由而拒絕出席, 除非聯會能保證與會者皆為觀塘人士。
據消息人士指, 聯會邀得May 姐(利東街H15計劃受影響街坊)主持今次會面, 但市建局曾以此為借口推搪未能出席, 除非聯會能撤換主持人。
最後, 會面只能再市建局主席出缺的情況下淪為各聯區業主的分享會, 並向與會的議員表達訴求, 希望他們能繼續關注各業主們的情況。
資料來源︰明報 15-5-2008
作者︰吳家鎚
繼中環嘉咸街重建的反收購戰後,市建局在 旺角波鞋街重建計劃又遇上類似的反收購,與嘉咸街不同的是,今次的主事者明顯汲取了嘉咸街的經驗,部署更有系統和策略,如部分大業主先向屋宇署提交物業改 建圖則,亦獲屋宇署審批,又稱「這只是初步的建築圖則審核,隨之而來的還需要其他政府部門的批核」,以增加談判籌碼!與此同時其亦堅稱已獲得九成多地舖業 主同意合作,只需樓上住宅業主接受他們較市建局高一成的賠償,將物業轉售予財團,就可將重建的主導權從市建局手中奪回!相對於市建局的重建計劃,這「六贏方案」更保障業主的私有產權及平衡各方利益,同時由於方案賠償安排由私人負責,市建局亦可省回花在此項目上的虧損。老實說,面對這樣優厚的條件,作為小業主也應仔細想想業權賣給誰最有利。
因 此,筆者某程度上也認同市建局行政總監的說法:「如果私人發展商願意參與重建,而提出比市建局更好的重建方法,同時居民又接受的話,這樣某些市區重建項目 市建局確實毋須扮演一定的角色!」這方面的角色轉變,相信在不久將來的市區重建策略檢討中,必定會觸及。但過往及目前的事例告訴我們,私人徵集業權重建雖 然有助市區重建步伐,亦可令有限的政府資源重新調配,但實質的社區環境和質素改善則仍有限! 繼續閱讀文章 »
原題目︰學者憂全港「太古城化」 指市區重建忽略延續街坊生活
資料來源︰
明報 11-2-2008
作者︰何嘉敏
波鞋街、嘉咸街、利東街……在市區重建局的 翻土機下,一個個舊區銷聲匿舻,有學者質疑過去多個市區重建項目只考慮商業回報,忽略街坊生活的延續性,其中西營盤重建項目將由22幢舊樓變成1幢逾30 層高的住宅,「這區過往僱主僱員住同一層,包容多個階層,但在新項目下,雖有商業回報,但低下階層全被排擠在外,我們擔心,整個香港會否都變成杏花鸷、太 古城?」中大建築學系兼任副教授乙增志說。
低下階層被排擠出重建區
英軍於19世紀在港島西建立的軍營;市區重建局於21世紀啟動重建項目。相隔逾百年的兩次建設,驅使中大建築學系副教授胡佩玲及兼任副教授乙增志,選擇以西營盤作為「香港城市組織轉化」研究首個研究點。
他們以5個階段剖析西營盤自1850至2007年的變遷,了解該區作為軍營期間、戰後、發展商興起、城市老化及市區重建時的樓宇及社區改變。一幢幢戰前唐樓,逐漸變成樓高20至30層的住宅,而昔日的小里、棋巷的街坊生活,以及熱鬧的正街市集,亦隨覑舊建築一去不復還。
對於市建局把舊區轉化成大商場及高樓大廈是否最好方案,乙增志認為值得討論,「市建局擔當很重要的社會責任,就是翻新社區,令社會繼續發展,無奈它基於成本問題,一定要與發展商合作,重視商業回報,最終本土文化及街坊生活都被忽略」。 繼續閱讀文章 »
曾經, 他們都是新移民。是什麼原因令他們留在這區生活? 他們又用什麼方式在這個”異地”生活?
圖片來源: http://www.ura.org.hk/usrAtt/800000/KTTC_Site_Plan.jpg (圖中的紅色資料為編者所加)
這是一個典型香港移民城市的故事: 從大陸來到香港, 正所謂人離鄉賤, 但如果鄉里能來個互相照應, 生活也來得易些, 在口耳相傳下, 越來越多潮州人在此聚居 – 其實也不止潮州人, 也有來自客家和鶴佬的。但潮州人, 是其中一個最能利用其社區網絡和環境的一個族群。
他們有的開食店, 有的開雜貨店, 也有從事其他生意的。當時大家對空間的運用不是好像現在那二元: 不是私人就是公家地。所以開雜貨店也好, 服飾店也好, 你可以說它們霸佔路邊的空間, 但同時, 他們的店舖也提供一種社會互動的功能, 店子可以是閒聊互通訊息的”社區中心”;舖內的小枱子也可以是商量下一個大時節的好地方。
公和私, 其實可以沒有一個分水嶺。
盂蘭節, 是潮州人的一個重要節日。在平日不起眼的街角, 盡管費盡心神跟政府十多個部門溝通安排, 四十多年來, 盂蘭節還是依然在這裏薪火相傳。沒有人會說他們阻街, 因為官塘的公用空間就是大家的空間。即使近年政府由於各種原因如場地面積或時間限制令盂蘭節失色不少, 潮州人的盂蘭節還是盡其一切的可能性利用官塘僅有的空間繼續下去。
但重建後, 我們對這班潮州人, 還留有這個空間嗎?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網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y/infrastructureandlogistics/080505/html/080505tc06002.htm
市區重建局今天(5月5日)宣布,斥資超過300億元,分期重建觀塘市中心項目,並一次過收購物業,估計1,646名業主受影響;新項目預計2021年落成,提供超過20萬及15萬平方米的商業及住宅樓面。
發展局歡迎有關計劃,並表示,一次過收購業權可讓受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影響的居民,早日改善居住環境,期望市建局加強以人為本的措施。
該局表示,已成立跨部門委員會,由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擔任主席,加強各部門的協調工作,協助市建局盡快落實分階段重建計劃。
先發展月華街總站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指出,物業收購涉及約1,656個業權,計劃12月向所有受影響的業主,提出收購建議。
張震遠表示,月華街巴士總站地盤不涉及業權或居民搬遷,故可率先發展;有關分期的細節詳列在呈交予城市規劃委員會的總綱發展藍圖。
觀塘市中心計劃佔地5.35公頃,預計2021年落成,提供209,640平方米的商業樓面、159,610平方米的住宅樓面,以及16,300平方米的政府╱團體╱社區樓面。
項目也提供不少於8,700平方米的公眾休憩用地,以及15,700平方米的公共交通總匯;預計重建成本超過300億元。
發放額外營商津貼 繼續閱讀文章 »
編按:
– 究竟重建後觀塘區人車分隔的通道會否遭受如此命運?
– 我們可以從現有其他區的例子汲取什麼教訓? 如何避免這些事在"新觀塘"中出現?
中 環 怡 安 華 人 行 每 晚 10 時 , 管 理 公 司 準 時 拉 閘 將 應 為 公 用 的 通 道 封 閉 。
【 記 者 黃 偉 駿 報 道 】 發 展 局 3 月 公 佈 全 港 226 個 位 於 私 人 物 業 的 公 共 空 間 名 單 , 包 括 79 個 獲 屋 宇 署 批 建 額 外 樓 面 面 積 的 項 目 , 不 過 , 本 報 發 現 屋 宇 署 名 單 甩 漏 多 多 , 未 能 反 映 發 展 商 以 提 供 公 眾 通 道 為 名 , 賺 盡 額 外 樓 面 面 積 的 實 況 , 部 份 發 展 商 更 不 履 行 公 用 契 約 , 涉 及 長 實 、 新 鴻 基 與 鷹 君 三 大 發 展 商 , 再 次 令 人 質 疑 政 府 保 障 市 民 公 共 空 間 的 能 力 。
位 處 中 環 心 臟 的 怡 安 華 人 行 , 現 時 是 長 實 旗 下 甲 級 寫 字 樓 , 地 舖 呎 租 達 1,600 元 , 冠 絕 港 島 。 翻 查 屋 宇 署 核 准 圖 則 及 政 府 跟 長 實 在 80 年 代 訂 的 公 用 契 約 , 長 實 須 在 華 人 行 地 下 提 供 逾 3,800 平 方 呎 24 小 時 開 放 行 人 通 道 , 讓 公 眾 來 往 畢 打 街 與 戲 院 里 , 換 取 逾 1.94 萬 平 方 呎 額 外 樓 面 面 積 。 以 華 人 行 每 層 約 9,000 平 方 呎 推 算 , 長 實 當 年 重 建 華 人 行 可 多 建 兩 層 。
怡 安 華 人 行 拉 閘 封 通 道
不 過 , 長 實 未 有 履 行 承 諾 。 本 報 巡 查 發 現 , 每 晚 10 時 管 理 公 司 準 時 拉 閘 將 通 道 封 閉 。 有 在 中 環 上 班 的 市 民 習 以 為 常 , 「 我 以 為 呢 度 係 私 人 地 方 , 夜 晚 唔 開 。 」
全 港 最 大 地 產 商 新 鴻 基 的 灣 仔 總 部 新 鴻 基 中 心 , 樓 高 54 層 , 但 在 70 年 代 落 成 時 , 只 有 不 足 50 層 。 翻 查 核 准 圖 則 , 原 來 新 鴻 基 於 88 年 將 地 下 逾 2.1 萬 平 方 呎 有 蓋 行 人 路 , 以 公 眾 通 道 為 由 , 向 政 府 「 後 補 」 申 請 5 倍 額 外 樓 面 面 積 , 獲 批 多 建 逾 10 萬 平 方 呎 樓 面 面 積 , 相 當 於 六 層 樓 。
新 鴻 基 提 供 行 人 路 換 取 額 外 樓 面 面 積 , 港 府 卻 毋 須 其 訂 立 公 用 契 約 監 管 通 道 用 途 , 屋 宇 署 的 名 單 也 沒 有 新 鴻 基 中 心 資 料 。
發 展 商 在 市 區 項 目 地 面 提 供 穿 越 樓 宇 的 公 眾 行 人 通 道 或 將 樓 宇 移 後 擴 闊 行 人 路 , 可 向 屋 宇 署 申 建 5 倍 額 外 樓 面 面 積 作 補 償 , 署 方 上 月 公 佈 的 公 共 空 間 名 單 , 便 是 發 展 商 在 79 個 私 人 項 目 內 提 供 這 類 通 道 , 涉 及 公 共 空 間 54 萬 平 方 呎 , 全 部 要 跟 政 府 訂 立 公 用 契 約 規 管 用 途 。
承 認 遺 漏 鷹 君 中 心 資 料
不 過 , 土 地 註 冊 處 資 料 顯 示 , 不 在 名 單 之 內 的 灣 仔 鷹 君 中 心 , 也 有 一 份 公 用 契 約 。 根 據 資 料 , 83 年 落 成 的 鷹 君 中 心 在 地 下 提 供 逾 2 萬 平 方 呎 公 眾 行 人 路 , 換 取 逾 10 萬 平 方 呎 額 外 樓 面 面 積 , 多 建 六 層 樓 。
屋 宇 署 承 認 遺 漏 了 鷹 君 中 心 資 料 , 指 稍 後 補 充 ; 又 堅 稱 曾 派 人 在 晚 上 10 時 後 到 華 人 行 巡 查 , 未 發 現 通 道 受 阻 。 發 言 人 指 , 新 鴻 基 中 心 的 公 眾 通 道 受 地 契 規 管 , 故 沒 有 公 用 契 約 , 但 沒 有 解 釋 新 鴻 基 中 心 不 在 屋 宇 署 或 地 政 總 署 名 單 上 , 市 民 如 何 查 悉 。
長 實 與 鷹 君 未 有 回 應 查 詢 。 新 鴻 基 稱 一 直 有 24 小 時 開 放 通 道 , 額 外 樓 面 面 積 也 獲 政 府 批 核 。
您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