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monthly archive for 十月 2008.
轉載自:大公報 | 2008-10-30 C05| 小公園.校園| By 陳志華
From Kwun Tong |
以上圖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08年8月28日 “相聚一刻" 讀者投相 By John Lam – 容不下的雞寮(觀塘徙置區)
翠屏邨是於觀塘的公共屋邨,內裡又分為翠屏南邨和翠屏北邨。翠屏北邨是香港房屋署「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五期)」中的可供出售的公共屋邨,居民在二○○二年一月時可以購買自己租住的單位。翠屏邨得名於同名街道「翠屏道」。「翠」指翠綠, 「屏」是屏障。二十世紀中期,觀塘發展初期,這一帶綠草如茵,猶如一個小草障,街名因此而起;屋邨發展也沿用此名。
翠屏邨前身是觀塘徙置區,共有二十四座高七層樓宇。當時,一些居民俗稱這裡為「雞寮」,相關樓宇在一九五九年落成。一九七三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後,觀塘徙置區改名為觀塘(翠屏道);一九七二年六月中,香港連日暴雨,到了六月十八日,翠屏道樓宇對上的山坡山泥傾瀉,淹埋了部分樓宇,這便是本港災難史上的「六一八」雨災,以第九座和十五座受災最嚴重,共有十八人喪生,受傷者數十人。
後來,政府進行斜坡維修工程,並重建翠屏道。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四年,新樓宇先後落成,取名「翠屏邨」。翠屏北較早建成,翠楠樓首先在一九八一年落成,其後建有翠楊樓、翠桃樓、翠榕樓、翠桉樓、翠梅樓、翠柏樓、翠榆樓、翠梓樓、翠柳樓、翠樟樓和翠楣樓等。
翠屏南邨首批樓宇翠櫻樓和翠桐樓在一九八九年落成,其後建成有翠松樓、翠樂樓、翠杭樓、翠杏樓和翠榮樓等。
在翠櫻樓後方有一古廟大王爺廟。大王爺廟原位於樂富區,那裡於一九五八年開始拆卸遷移,政府在一九六三年在現址撥地重建。大王爺廟是紀念宋代的李氏將軍。南宋末年,一名李姓將軍隨宋帝昺逃避蒙古大軍追擊,隨身攜帶祖宗李文忠公的神主牌南下。後來,蒙古大軍追至,李氏將軍便將祖宗神主牌暫置於老虎岩中(即今樂富)。據稱自此之後李文忠經常顯靈,並且保佑村民平民,消災解難,於是村民立廟供奉,善信日多。後來,廟宇遷至翠屏邨後,香火依然鼎盛。
今天的翠屏邨已成為一個有多座高樓大廈的屋邨。
在翠屏道兩旁的樓宇一字形狀排開,猶如一個大型屏風。因此,「翠屏邨」可說名實相符。
這是一位受觀塘重建影響的街坊對張主席早前演講的評論,標楷體為街坊所添加的評論
2008/10/24市建局主席張震遠參與港大通識教育部策劃的公開論壇「市區更新的創新思維與理性平衡」。其講話內容甚多謬誤,思維足以反映市建局的政策立場,亦解釋到為何「市區重建」充滿爭議,在香港最高學府發表如此言論,簡直誤人子弟、non sense。現將部分評論分析如下:
評論觀塘的重建
(16:14)有幾種持份者……(17:19)第三個就係投資者,打釘個d人,咁佢地呢!好多時唔係喺到住,佢既關心就係搵到幾多錢,咁但喺通常最大聲音就係呢d釘王,對我黎講,personally,你有能力買幾個單位得唔到我d同情心,但係佢地因為有資源,所以好識利用傳媒爭取佢地要既嘢,另外一樣呢,我自己好睇唔過眼呢,用一d真係業主、住客身份,話名代表佢地,去爭取一d對佢地有利益既嘢,咁我地依家都見到係觀塘。
(1.)持份者為何有種類?誰將他們分類?甚麼是釘?
(2.)在一個5.3公頃大的重建區擁有超過一個單位是罪嗎?
(3.)傳媒同情小業主,作出反映事實的報導是錯嗎?指控如果並非是實,報章會採納報導嗎?
(4.)市建局有否經常邀請各大傳媒的主編、記者出席「飯局」?到底誰財雄勢大。
(5.)業主有真假的嗎?業主不是就是屋契上註明嗎?
最後,一個講了二十年的重建項目,如果一個投資者將物業空置十多年等收購,租金、差餉、管理費可能損失過百萬,張震遠仍然「睇唔過眼」、「得唔到我d同情心」。 繼續閱讀文章 »
以下的內容引取自市建局主席張震遠參與港大通識教育部策劃的公開論壇「市區更新的創新思維與理性平衡」的講話。所加的括號及數字(如:(16:14))為錄音為上的時間。
如各位想取得整個論壇的錄音,可電郵致kwuntong2007@gmail.com
深色和底線的題目為筆者所加︰
評論觀塘的重建
(16:14)有幾種持份者……(17:19)第三個就係投資者,打釘個d人,咁佢地呢好多時唔係到住,佢既關心就係搵到幾多錢,咁但係通常最大聲音就係呢d釘王,對我黎講,personally,你有能力買幾個單位得唔到我d同情心‧但係佢地因為有資源,所以好識利用傳媒爭取佢地要既野,另外一樣呢,我自己好睇唔過眼呢,用一d真係業主、住客身份,話名代表佢地,去爭取一d對佢地有利益既野,咁我地宜家都見到係觀塘。 繼續閱讀文章 »
上圖︰觀塘市中心收購和重建流程
文章來源︰明報 21-10-2008
市區重建局將於12月底就觀塘市中心重建向居民提出收購價,但首以斬件式強制收樓,最後一期的裕民坊重建將延至2016年才強制收回並清拆,故逾468個裕民坊業主可於12月底放棄接受收購,待市建局破例在2013年重新出價時再考慮,但要自行承擔跌價的風險。至於仁愛圍一帶舊樓則於明年率先申請強制收回,以進行首4 期住宅發展。
居民反對暫緩收地 稱申覆核
但暫緩收回裕民坊卻遭重建區居民強烈反對,觀塘重建業主立案法團大聯盟副主席王一民要求局方依法定時限完成所有賠償收購程序,不得拖延,否則不排除以司法覆核挑戰。 繼續閱讀文章 »
原文標題︰準則寬鬆 山脊被掩 規定保20%山景 地標建築獲豁免
文章來源︰明報 2008年10月19日 記者︰ 何嘉敏
上圖︰從鰂魚涌公園遠眺對岸,茶果嶺及油塘一帶多幢住宅樓宇高度一致,雖未有穿越整條山脊線,但已遮掩逾八成山脊。(葉漢華攝)
「香港與悉尼、溫哥華、三藩市和里約熱內盧擁有全球最美麗的海港。本港有此美譽,自應保護由山頂眺望維港的視野,保護山脊線和山頂景觀。」環視維港兩岸,山脊線是否如《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下稱《準則》)中所述,受保護及重視?本報從《準則》訂立的6個觀景點觀察,發現在其中5個所觀看的山脊線皆被摩廈插穿、遮擋甚至掩沒。有規劃師認為,政府應檢討《準則》,確保發展符合市民對保護山脊線的要求。 繼續閱讀文章 »
特首將於周三公布今年度施政報告,相信內容除了要穩定和持續發展香港特區的政治和經濟外,民生福利的關顧亦不能忽視。筆者當然絕對贊成上述的問題事項要優先處理,不過,這需要與香港作為亞洲大都會的身份及應如何維持其吸引力和地位政策互相配合。
事實上,這亦是自回歸以來特區政府施政的重點方針。不過,經過多年實踐,結果卻反映出政府並未有能力將這種「融合」政策處理得當。若從近期多個研究報告指出香港的競爭力及營商環境等的指標正急劇變差的情況;再與不斷出現有關環境保育和市區更生等的社會爭端,例如天星及皇后碼頭清拆的事件和不滿市區重建等的社會爭端,遂令城市發展議題逐漸「政治化」;雖然這代表目前社會愈趨開放自由,但這同時亦正好警惕特區政府要面對新類型的「城市(再)發展」的意識形態。 繼續閱讀文章 »
現在的上海街唐樓群。取自市建局網站。
副題︰市建局的上海街和太子道西唐樓計劃
文章來源︰香港獨立媒體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1258
作者︰朱凱廸
市區重建局的公關確實有一手。強制收購重建的計劃繼續一個接一個,但最近由主席張震遠出來高調宣傳的,幾乎都與「保育」有關,彷彿成了「市區保育局」,而且出手比林鄭月娥領導的發展局更闊綽。最新又最搶鏡的「保育項目」位於旺角上海街和太子道西兩列戰前唐樓,市建局宣布斥資十三點三億港元做「保育」,前者將成為「大眾食街」、後者則變身「文藝花墟」。
「保育」一詞意思正面,效果神奇,因此政府和市建局都急不及待從公民社會手上奪過此詞。市建局在宣布上海街﹝一級歷史建築﹞及太子道西項目翌日,報紙編輯別無選擇,都以「保育」為題,如明報的〈市建局13億保育20唐樓〉和蘋果的〈13.3億保育太子道西及上海街〉。有標題為事件定了調,就算報道內文連番質疑,讀者看後轉頭便忘記。筆者希望藉此短文,把那些被遺忘的片段重拾解讀,讓讀者發現市建局「保育」背後的「吃人」二字。 繼續閱讀文章 »
地藏王誔將於2008年10月21日(農曆9月23日)於雞寮(翠屏村口近瑪利諾書院)的秀茂坪紀念公園舉行。上年這個節日做了12天, 據網上資料, 1997那年做了6天, 今天會做多少天則再需查考。
今天(10月12日)公園所見, 己有建築工人在趕工搭棚中。不過平日的開放時間是上午6:00至下午5:00, 如神誔前大家想去看一下要留意一下時間了。(神誔期間才會做白字戲和開放到晚上啊!)
From 地藏王誔 |
通往地藏王廟的樓梯 |
秀茂坪紀念公園入口己開始搭建竹棚 |
樓梯兩旁己怖滿旗海 |
將會掛滿大花牌的竹棚 |
文章來源︰明報 9-10-2008
雖然市建局逆市重建面對更大風險,但去年成功在樓市高峰期出售灣仔尚翹峰和荃灣萬景峰逾1350個住宅單位,並以高價招標與信和合作發展大角嘴重建項目,成功大賺52.7億元,較上一年度激增近9倍。
市建局成立7年期間適逢樓市復蘇,故在出售重建物業時屢有斬獲,據市建局剛公布的07/08年度年報,其總資產由06/07年度的127.6億元增至159.5億元,扣除政府的100億元注資,即市建局7年來獲利近60億元。
旺市售樓分帳32.4億
去年樓市上揚,市建局和聯營發展商同期出售荃灣萬景、灣仔尚翹峰和西環泓都等約1350個單位,總物業分帳共32.4億元,尚翹峰等港島項目銷情熱烈,開售呎價一度達1萬元。
此外,市建局亦成功招標,與信和置業合作發展大角嘴杉樹街項目,可建樓面約23萬平方呎,可作商業和住宅用途;年度預收發展商前期款項總額高達20億元。年報顯示,市建局07/08年度的總收益高達52.7億元,較06/07年的5.4億元激增8.8倍。 繼續閱讀文章 »
您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