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monthly archive for 二月 2009.
文章來源︰25-2-2009 星島日報
隨樓價下調兩成,舊樓價格亦回落一成至一成五,財團及發展商態度因此趨向積極,皆因收購風險減低了。業界預期,今年五月舊樓收購,將再次踏入高峰期,估計今年八月至年底豐收,全年舊樓收購量較去年大增五成。
田生主席區永華稱,目前已有約七成業主接受舊樓新價格,相信今年八月至十二月會是收購豐收期,預計今年整體收購數量較去年增五成。「收購地盤至少兩至三年,有時更需時逾五年,由於眼長,市道好壞對收購舊樓影響不大,不過,去年九月後整個收購市場停滯不前,令供應短時間內出現斷層。」
他又指出,去年發展商看不通前景,暫緩增加土儲,不過,隨手上項目消化,他們將一窩蜂地增加土儲。「但沒有太多舊樓供應,皆因收購需時。」
採用新形式定價
田生近期採用新形式定價,「我們業主取兩家銀行估價平均數,然後再加五成,就是收購價。」無論大或中型銀行的估價,田生都接受。他說,現時田生研究中地盤逾百個,成熟的有七至八個,旗下有二十八收購隊伍,每隊三至五人,計畫短期內增兩隊,今年初人手亦較去年初增四成,八成負責文書工作。
逾百個地盤於研究階段
區氏又促使政府快落實降低強制拍賣門檻,皆因舊樓樓齡逾四、五十年,當中約一成業權不完整,找不到業主,加上有業主開「天價」,兩種個案往往佔業權兩成,令收購出現很大阻力。他又表示,觀塘舊區有業主自行集合業權,另攬財團收購。他們接觸過田生,惟田生不打算收購。「市建局出價高於麗港城,不算低,只是業主取向不同。」區氏解釋說,觀塘項目為市建局收購範圍,發展商插手風險高
該集團執董兼行政總裁龐維新表示,近期新盤天璽賣得好價錢,顯示實力買家多。「若發展商沒有足夠土儲及發展項目,則業績堪虞,神仙也難變。」
田生去年收購八個地盤,其中堅道三十八至四十二號涉資二億元,其他包括西環山道九十至一百號,南里十一至十七號A,西摩道三十一、三十三至三十五號及衛城道交界,以及筲箕灣道二九五至三零五號,九龍區有西洋菜北街二八七至二九三號及西洋菜北街四六八至四七四號。
[編按︰如稱市建局是"賺盡",絶對不為過,市建局跟市場中的地產商相比下,有更大的彈性,他們收樓時,每每選擇樓市低谷(如︰觀塘收樓期遇上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利東街項目則在沙士之後),土地發展公司在荃灣七街因樓市高峰收購困難的經驗從來不會遇到,這真是巧合嗎?此外,他們亦如發展商般,將地皮善價待沽,今天社會的普遍共識是保就業,創職位,但作為法定機構,卻如同一般發展商,將貴價地皮保留,等樓市高峰才出價,美其名是善用公帑,但行地產商之實,囤積居奇,賣地價錢越高樓價越貴,最後苦的還是大大小小為一塊瓦片而生活的小市民。]
資料來源︰Hong Kong Daily News 新報 24-2-2009
金融海嘯下,地產市道備受衝擊,市建局觀塘月華街及灣仔利東街的重建計劃亦不能倖免。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表示,要視乎市道,若無發展商參與,這兩項計劃可能要推遲。對於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張震遠指,自去年底向受影響的1,635個業權,提出以實用面積每呎5,937元收購以來,至今整體收購率達三成之多,當中自住業權更達六成至480個,反應滿意,截止日期為下月底,預算期間將有更多業主接受收購,希望今年底可開展區內月華街的重建工程。有關灣仔利東街重建項目,將於下月由行政會議審議,不過因與發展商合作,因此會視乎市道才推出市場招標。
視乎市道才推出招標
此外,市建局董事會通過撥款擴大舊樓復修計劃。張震遠稱,新計劃規模會更大,受惠樓宇更多,對業主資助亦更有吸引力,但具體撥款金額及詳情,有待政府在財政預算案公布。
他透露,新計劃會統一處理申請,不會與房協的計劃重,市建局會負責九大重建區,房協則負責其他區域。至於以往出現無業主立案法團的問題,他相信新計劃可提供解決辦法。市建局董事局昨日亦決定,由於市場私人企業普遍對前景不感樂感,因此今年旗下300多名員工不會劃一加薪,不過會選擇向部分表現優秀的員工,象徵式加薪0.5%至3%,且承諾不減薪和裁員。今年也會推出大學畢業生實習計劃,但仍未定出名額及薪酬。原定去年底招標的市區重建局利東街地盤,至今推出時間表仍懸空,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表示,現時市況不明朗,需再觀望發展商的投資意慾才決定出標時間。
市建局去年9月下旬,即金融海嘯剛出現不久,曾就利東街項目邀請發展商表達投資發展的意向,結果反應大好,包括合和實業(00054)在內有15個發展商表示有興趣競投,但市建局一直未有出標,距今已5個月。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 24-2-2009
觀塘輔仁街興順大廈地下三及四號鋪,以約九千三百零九萬元成交,平均呎價約四萬九千元,買家為市區重建局。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觀塘輔仁街七十至八十四號興順大廈地下三及四號鋪,三號鋪地鋪面積為九百方呎,閣樓五百方呎;四號地鋪面積一千方呎,閣樓四百五 十方呎,分別以四千四百零三萬九千元及四千九百零四萬六千元成交,合共九千三百零八萬五千元,買家為市區重建局,平均呎價約四萬九千元。
原業主為置東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於○二年七月,以二千六百萬元買入該廈四號鋪,及於○三年七月,以二千四百六十萬元買入該廈三號鋪,買入價合共五千零六十萬元,持貨逾六年,帳面獲利達四千二百四十八萬五千元,物業升值八成四。該廈地下三號鋪曾由時裝連鎖店U-Right承租,去年中該店清盤後交吉,另外該廈地下四號鋪,亦由另一家時裝連鎖店承租,租約於今年內到期。
代理指,該兩個地鋪市值租金約二十萬元,以區內鋪位回報五厘推算,市值超過四千五百萬元,因此市建局收購價屬於市價。
市建局收購鋪位時,會透過估值去釐定收購價,由於近期鋪市價格普遍回落,區內不少業主傾向盡快將物業沽予市建局,令市建局收購舊樓較以往容易,預期區內鋪位收購陸續有來。
(編按︰士紳化,或高級化,是市區重建的副產品,也是地產帶動重建的源動力,最"成功"者莫過於太古坊,將太古附近原有的社區連跟拔起。市建局也其模式的忠實追隨者,市建局的荃灣七街項目自成為"荃新天地"(一個疑似抄襲上海新天地的名字,卻沒有上海新天地保育文物創造文化品牌的決心),附近的楊屋道街市 一帶的唐樓被這人造的"市場"氣氛下,也會成為士紳化目標產物。除了政府以改善"居民"生活的士紳化外,藝術和文化又會是另一個炒地皮的借口。)
文章來源︰21-2-2009 明報 作者︰梁啟智
幾許艱苦經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終於闖出名堂,成為香港本土文化的地標。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蜂擁而至,搶購代表港式風格的藝術作品。藝術工作者解決了飯碗問題後,也就有更多時間留在中心創作,而且每晚都有聯誼聚會,熱鬧非常。設於前北九龍法院的藝術學校,則一如校長華萊士所述,不單止在香港極受歡迎,更大量招收來自亞洲各地的學生。至於由美荷樓變身而成的青年旅舍,則成為旅遊天書精選推介的必住首選,使深水多了一群來自五大洋七大洲的自助遊旅客。
這個夢想如若成真,我們不用等到西九建成便會有一個港人引以自豪的文化藝術區。但這個夢想的代價又是些什麼?
首先,板間房消失了。為了充分感受四周的藝術氣氛,和隨時到創意藝術中心學習交流,藝校學生開始相約在附近合租單位。發展商看準機會紛紛把舊樓復修轉租,情就如香港大學的宿舍不足增加了西環的物業需求一樣。
然後,老店舖結業了。附近的士多辦館,統統變成每晚現場表演爵士樂的酒廊,和服務自助遊旅客的通宵網吧。背囊族雖然對港式奶茶好奇,卻還是需要每天一杯牛奶咖啡,「星字頭咖啡店」也就首次進入深水地鐵站的一公里範圍之內。
草根階層被迫離開深水埗
人流的變化會促使社區的變化。搞時裝設計,街頭巷尾便會多了時裝店和首飾店;搞音樂繪畫,便很快會有人開辦樂器和素描教室,課程由藝校學生兼職任教,中產家長強迫子女就讀。接下來的,便是高級餐廳和名牌連鎖店的進場,然後地產商加速收購重建,電視台的樓市格價節目還會多了「炒文化區概念」的新詞。 繼續閱讀文章 »
(編按︰今天,談社區經濟,總會聯想起社會企業,回收工業、有機食品等等,其實社區經濟不一定只有社企,還有很多很多存在我們身邊很久的小商業活動。
銀行被不小稱為百業之母,今天的金融海嘯也源於銀行自身的危機,涉及大型模的經濟活動可以找銀行,但如果社區中,小商戶或小販們要「融資」,就要從二叔公(當舖)說起。「二叔公」對社區怎樣重要呢?看看以下的文章可以略知一二。
官塘的二叔公真的不少,尤其是市中心一帶,究竟為何會這樣呢?)
Hardcore Pawn
source of information : http://hk-magazine.com/feature/hardcore-pawn
February 13th, 2009 June Ng
The government is raising the maximum loan allowance for pawnbrokers from $50,000 to $100,000, but will this move save the industry or its customers.
Pawnshops are a longstanding business in Hong Kong, their green and red neon signs easily recognizable as a handy alternative to banks when one needs an urgent cash injection. There are currently 190 such establishments in the city, with each one conducting around 6,500 transactions a year. In 1990, the government put a $50,000 cap on loans paid out by pawnbrokers in the Pawnbrokers Ordinance, but come February 25, the loan ceiling will be raised to $100,000.
The raise appears to be good news to this slowly shrinking century-old industry, which at its peak 10 to 20 years ago numbered at least 300 shops. Mr. Lee, who runs a pawnshop in Shau Kei Wan, remembered how during those times, he would see at least 100 customers a day. Now, the number has dwindled to around 30. 繼續閱讀文章 »
市區重建策略檢討 民間綠皮書 公眾諮詢會-灣仔站
主辦:H15關注組
日期: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時間: 晚上七時半
地點: 灣仔石水渠街聖雅各福群會八字樓D室(請注意,場地移上了一層,請移玉步,行多一層)
點解你要嚟?
* 二十年內會有接近200個將被清拆的地區, 確實地點未明
* 市區重建局有權運用《收回土地條例》強行收回你的物業地權
* 保障私有業權
* 保障小本經營業者,抗衡大財團壟斷
* 保存街坊互助文化
* 保護本土經濟及本土文化
* 保護街坊生活主導權
* 保育文物及地區特色
* 市區發展的可持續問題…
約定你, 一起思考,一起創未來!
查詢電話: 62133168 電郵: h15grouphk@gmail.com
市區重建策略檢討-民間綠皮書: http://ursreview.blogspot.com
H15關注組敬約
如果有上一輩在家同住, 一般都會在家裏安放土地, 早晚安香。但你可知道今年的情人節(正月二十日)正是土地的誔辰? 今晚的情人節, 沒有情人, 沒有燭光晚餐, 但有土地公公庇佑, 還有2位友人和福德信眾們相伴。
繼續閱讀文章 »
原文題目︰流動壓倒地方——港深廣高鐵的公義問題
文章來源︰16-2-2009 明報 作者︰葉蔭聰
金融海嘯迫使西方國家大力「干預」,人民對凱恩斯主義的興趣隨之大增,世界主導思潮發生轉變;救市措施令人想起當年的「新政」及「福利國家」等。至於香港,可能哼了幾十年「自由放任」的調子,好像有點抗體,所以我們看不見社會對「干預」有多少共識,不過,事情總有例外,唯一共識可能就是「加快基建」。
難怪香港政府打算投資400億興建港深廣高速鐵路香港段,沒有引起社會多少爭議,除了位於元朗石崗一條小小的菜園村的村民,他們抗議鐵路工程要清拆他們的家園之外,大部分傳媒及立法會議員(聽說只有社民連反對)竟好像乖乖地把這條鐵路視為必需。或許,即使有人認為有問題,亦怕被人批評為「阻住地球轉」,阻礙政府增加就業機會,故此只好沉默。
按道理,我們不應再如此沉默,因為,過去數年,香港很明顯經歷「空間轉向」,簡言之,就是連小市民也對我們城市空間敏感起來。環保團體指控的「屏風樓」,成為日常語言,化成抬頭必見的日常夢魘。至於「集體回憶」及「文化保育」的熱潮,亦聚焦在歷史建築及社區環境之上。市民在持續及急劇的空間變動裏,不單重新批判地認識及思考香港文化,還進一步想像及投身參與改造城市空間。而基建,既關乎流動的金錢,亦是實實在在佔據實質空間的,並造成空間與社會關係的重構,故此,大眾的關注本應是順理成章的。而且,這條高速鐵路的空間尺度與觸及的範圍,以及受影響的群體,可能超過天星、皇后碼頭或利東街,但是,我們何以會如此沉默? 繼續閱讀文章 »
從翠屏南的角度將看到擬建的觀塘泳館樓高4層,內設兩個暖水池,提供1500觀眾座位,室外則有3個游泳池和訓練池。(康文署概念圖)
資料來源︰14-2-2009 明報
康文署計劃重建觀塘游泳池,興建一棟4層高的游泳場館,設有兩個暖水池、三個戶外泳池和日光浴場,提供1500個觀眾座位。署方計劃先在現時遊樂場位置興建新場館,再在泳池現址重置足球場、滾軸溜冰場等設施,確保泳池服務不受工程影響,預計新泳館可於2012年底竣工。
康文署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申請,在佳廉道和翠屏道的觀塘泳池和遊樂場重建泳池,計劃先在遊樂場和足球場位置興建一棟4層高的游泳場館,內設一個50米乘25米、水深1.4至1.9米的室內暖水主泳池,設1500個觀眾座位,較現有泳池增加700座位。另設有一個25米乘30米的室內暖水訓練池。
年底動工 2012年完工
室外將設3個泳池和日光浴場,康文署指出,現時的泳池於1971年啟用,部分設施已老化,且欠缺暖水池,無法全年提供服務,加上泳池使用率高,不少附近學校皆會以此作游泳比賽,遂希望興建更大規模及現代化的泳館,以切合地區需要,計劃已得到區議會採納。
新場館竣工後,署方會在泳池舊址重置足球場、籃球場和滾軸溜冰場等,並會興建新緩步徑和長者健身角,康文署強調,區內游泳服務將不受工程所影響,預計工程於年底動工。
資料來源︰http://www.hksas.org.hk/tchi/ourselves/history_vision.htm 香港學生輔助會的歷史
如果大家從官塘地鐵站向翠屏邨的方向行,一定會看到一座被橙色圍牆圍着,約七層高的建築,這就是荷蘭宿舍。為何叫作荷蘭宿舍呢?跟荷蘭有舍關係呢?
原來它是 荷蘭革新會資助香港學生輔助會興建的男童院,在1966年興建,可以容納一百十一名男童,因此命名為荷蘭宿舍,上圖應是六十年代初該大廈的景像,周邊還是一片荒蕪,只見左上角的是當然雞寮七層高的臨時徒置區。或許當時官塘治安不靖,將男童院將市中心附近,也有一定警示的作用。
您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