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重建策略檢討~民間論壇
日期 / 時間:2010年3月14日;傍晚7時30分
地點: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
主辦:順寧道重建關注組
近年的保育風潮,令大家都關注集體回憶、文物保育;馬頭圍道樓宇倒塌事件,令到大家都忽然又關注舊區重建的問題。 這些問題很重要,但舊區重建,更是一個土地和財富資源重新分配的問題,當中到底誰真正得益?重建對社會中的基層市民,又有什麼影響?
根據《市區重建策略》,20年內有200個被推倒重建的地區,確實地點未明;市區重建局亦有《收回土地條例》這尚方寶劍,有權強行收回物業地權。對住在舊區的基層租客、小業主或是在舊區小本經營生意的店主來說,一旦屋企或店舖遇上要重建,生活會有甚麼變化?對生計又會造成甚麼影響?
在市區重建的相關政策與條例與其他的條例之間(例如城市規劃條例、業主租客(綜合)條例等),是否存有漏洞?如何配套才是對基層市民最公平?
大家齊齊來分享經歷,交流過後,或者可以再思考下,有益於民間的「市區重建」應當要有甚麼的策略、怎樣的檢討 … …
順寧道重建關注組:69726672;電郵:shunninggp@gmail.com;
友好網站:http://shunning6983.wordpress.com
相關報導︰
給順寧道租戶姚生芳姑的信
請見︰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6348
6 留言
Comments feed for this article
8,三月 2010 於 7:34 上午
ericyip
其實反對重建者, 不理草根基層還要住在有倒塌危險的爛樓內還是最影響基層生命和生活
9,三月 2010 於 9:43 下午
leungtaiwai
唔拆樓就唔顧舊樓的居民,是甚麼道理。點解還要以為解決舊樓失修,預防蹋樓事件再發生的方法,就只有「拆樓」,這陰招。
維修加固等工程也可以使樓宇的壽命延長,倘若這樣也能確保居民的安全,又何必強要拆樓呢,還要誣陷反對無理重建的人。認為唔拆樓,就會蹋樓,這是無根據的威嚇,無非又是地產發展商的口舌,最終又只是「益」了那些以重建改善生活為名,毀人家園為實,唯利是圖的地產發展商,被他們抽水抽到乾。
地產商要賺錢,還有很多地區可揀,何必偏偏要選擇市區這些舊樓呢!襯紅磡的蹋樓事件,hard sale市區重建。
雖然重建可以改善生活,但「通常」,是通常,不是全數,受惠的都不是原來的住戶,不過肯定的,地產發展商的生活就一定可以改善。
要改善舊樓居民的生活,還該尊重他們的意願,他們不一定希望將樓宇改變到有各式現代樓宇設施的,他們才是受惠或受害者,要尊重他們的選擇。
樓宇失修或破舊,導致蹋樓,令無辜市民遇害的事故,一宗都決不能再發生,但請記著,拆樓重建並不是唯一解決問題的良策。
香港人的收入,大部份都因為「供樓」而不用在進一步改善致愛家人的生活上。
「供樓」四乘半收入,加上未必有十足回報的強積金又幾個percent(保險業最受惠),再加如箭在絃的醫料療保險的又幾個percent(亦是保險業最受惠),還要交稅(作為市民,交稅是理所當然),剩得收入的兩三成養家。香港人,就快「家」了!
最後,借「黎明在望」的一句歌詞「願祝福致愛人無恙」,願各位的致愛都安好,請大家珍惜眼前人!
12,三月 2010 於 7:43 上午
ericyip
你知道什麼叫咸水樓嗎?咸水樓架問題係會令鋼根加速老化!!
我話政府應該快d重建所有d不合安全規格架咸水樓~
12,三月 2010 於 9:23 下午
leungtaiwai
鹹水樓是甚麼!不少人都知,當年從事建築行業的人,更是心知肚明,收了不知幾多冤枉錢,小至泥水工人,都可能收過「茶錢」,留下一幢一幢的鹹水樓。
但事實歸事實,是不是全數舊樓都是鹹水樓呢!今早林鄭月娥局長在電台節目上表示,紅磡蹋樓事件後,屋宇署經已對全港舊樓的結構安全作出勘察,暫時都未有證據指出舊樓之中有大量鹹水危樓,當然這不是否定它的存在,可能只是未「鹹」到變危樓。
當然即使只得一座危樓都是不容忽視,人命最緊要。但動輒就拆,拆了之後,小業主和居民的權益便「關人」了了。有問題的樓要策,都應該策,但無問題的又拆,是甚麼世界。要求公平合理賠償的人們,就被諷刺為「共產黨」,我不同意!想睇共產黨,到中國各地,看一看中國各地現時出現的強遷、強拆,強重建、強逼接受賠償吧,地方官為求從地方建設中抽稅、「抽水」,用「非常有效」的手段使居民遷走,令業主將業權拱手相讓,而不計較賠償是否合理,那才是共產黨呢!
反對重建的人們,都知道危樓會「殺人」,但不合理的重建清拆就是「害人」(不淺)的!那麼多人對重建提出反對,都是過去二十多年來的重建中,都問題重重所至。
重建的大原則也許還是正確的,但目的和種種手法卻惹來爭議。事事都有人持不同意見,我有空再、有心情再討論過!兩日無同老婆食飯了,明日星期六不用上班,下午還是同老婆去飲茶和睇電影。祝各位有個愉快的週末和「禮拜日」。
還有,上午要去跑步,鍛鍊一下心肺(操練好身體,爭取香港人的公義公平的未來、捍衛香港自開埠以來建立的價值觀和文化……..),我與大部份在香港土生土長的真港人都是那麼熱愛香港,以香港作為我的家和鄉。若有人問我的籍貫是,我會毫不考慮對他說:香港。
我不理人們說我是大香港主意,so what!我是香港人,無理由「大」其他地方呢!愛香港、認識香港、貢獻香港才會做些對香港人長遠利益有助的建設!
相信大家會說我借題發揮,甚至發瘋了!我不介意!我寫我所想!思想是無疆的!當然要不違法!
12,三月 2010 於 11:46 下午
ericyip
toyota d車一百萬架先有十架有問題
係咪政府唔應該全部回收呢?
用了有問題架建築材料就係有問題
連水泥本身都有問題,其他補救措施都無法可以改善
13,三月 2010 於 8:14 上午
ericyip
瀝源邨結構良好再住15年
【本報訊】房屋署完成勘察有三十五年歷史的沙田瀝源邨,結果顯示樓宇結構狀況良好,只要稍作維修,樓宇壽命可以延長十五年,無需要清拆重建。但多名立法會議員和沙田區議員都認為瀝源邨殘舊,要求清拆重建,並原邨安置居民。
多名議員昨巡視瀝源邨,並與房署署長陳鎮源及副署長馮宜萱會面,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說,瀝源邨重建問題已討論多年,該邨設備殘舊、廁所狹窄,居民強烈要求清拆重建,如今該邨旁邊空地正興建三座公屋,提供一千六百個單位,正好可以原邨安置居民,現時是拆邨的最好時機。
不過,湯家驊引述房署稱,該三座公屋用來編配給等上樓的申請人,而非當區居民。議員於是提出在瀝源邨噴水池所在地先建一座新樓,用來安置居民,然後再拆樓又再起樓,慢慢清拆重建。
居民嫌殘 籲重建
馮宜萱則稱,勘察結果證明瀝源邨結構良好,只要稍作維修,樓宇壽命可以延長十五年,而且該邨剛完成全方位維修。她說:「瀝源邨是一個良好、成熟的社區,看不到有理由需要重建。」
有瀝源邨居民表示,即使剛完成全方位維修,但樓宇仍然殘破,最好清拆重建,但亦有居民擔心搬到新樓要捱貴租。
環保組織「環保觸覺」項目經理何嘉寶歡迎房署不拆瀝源邨,她理解議員希望社區有新建設,為居民提供良好環境,但既然該邨結構良好,安全無問題,便不用清拆重建,否則便造成浪費
===> 政府話安全, 但居民嫌殘想清拆重建 , 你點睇? 幫政府定幫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