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monthly archive for 八月 2010.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文章來源︰信報 30-8-2010  記者︰李幸夷、林勵、蔡維

舊樓強拍門檻降低後短短五個月以內,土地審裁處接獲八宗申請,佔今年申請數目八成九,其中不少中小型地產商為剛剛「足磅」的項目遞紙申請強拍。在新的遊戲規則下,視單位為「祖屋」的業主及追求最大回報的炒家將處於不利位置。

僅五個月接八宗申請

裕泰興是其中一間搶閘遞表的地產商,其董事總經理羅守耀指出,強拍門檻由九成降至八成,旗下的炮仗街一八六至一八八號因此符合申請強拍要求。

他稱,強拍門檻降低後,地產商依照新的遊戲規則行事,加快舊區重建步伐,惟併購費用大致相若。

金朝陽(878)同樣在降低門檻後搶閘遞表,金朝陽較早前表示,齊集北角水星街十五號百分之八十七點五業權,惟未能完成收購尚餘的一個單位,而水星街十三號則已全數統一業權,公司傾向將地盤重建作住宅。

資料顯示,水星街十三及十五號地盤面積二千五百七十六方呎,以地積比率十五倍計算,重建後樓面達三萬八千六百四十方呎,年初已獲准興建一幢二十九層商業或酒店項目。

金朝陽執行董事陳慧苓指出,水星街項目目前尚欠一伙待統一業權,由於強拍的法律程序約需時一年,暫未決定會否自行發展。

對於政府降低強拍門檻,她表示對集團而言分別不大,收購價未見因而下降,惟在降至八成後,集團過往有一些項目認為統一業權的可能性不大,新例下可重新作研究,亦令可考慮的項目增加。

至於英皇國際(163)油麻地砵蘭街五十八至六十號,則為最新的強拍申請。資料顯示,項目用地約二千方呎,屬於兩幢共用一組樓梯的舊樓物業,尚餘一伙未完成收購。英皇國際執行董事張炳強表示,初步考慮項目或作酒店發展。他認為,強拍門檻降至八成後,發展商收購難度降低,有利市區重建的推展。

不利祖屋業主及炒家

不過,裕泰興羅守耀指出,在新的遊戲規則下,視單位為祖屋及追求最大回報的炒家將處於不利位置,因為其單位被強制出售的風險增加。

不過,門檻自四月降低以來,反對聲音強烈,不少社會人士要求重新檢討強拍成數。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指出,早於政府把強拍門檻降至八成之初,已經預期申請強拍湧現,不少年紀老邁的業主感到徬徨無助,出售單位的款項,未能足夠讓其在同區購入一個單位,期望政府作出檢討。

不過,裕泰興稱,一直不太支持政府把強制拍賣門檻降至八成,惟政府最終選擇降低強拍門檻,現在不能因為社會怨聲載道而改變主意,否則香港將變成「神經都市」。政府政策往往朝令夕改,不時出現「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局面,不利香港長遠發展。

截至去年年底,本港共有四千幢樓宇樓齡年滿五十年,佔全港樓宇數目百分之九;估計未來十年,每年平均新增五百七十幢年滿五十年的樓宇,「高齡」樓宇在二○一九年將增加至九千五百幢

「這是一個家,不理樓價是高或低,我也要繼續住下去。」一份對家的信念,使「堅道爸爸」(化名)克服面對安樂窩可能被強制拍賣的不安,更推動他去了解何謂強制拍賣,甚至向其他受影響的街坊解釋有關法例。

同頁報導︰

經紀滋擾 堅道業主擔驚受怕

「這是一個家,不理樓價是高或低,我也要繼續住下去。」一份對家的信念,使「堅道爸爸」(化名)克服面對安樂窩可能被強制拍賣的不安,更推動他去了解何謂強制拍賣,甚至向其他受影響的街坊解釋有關法例。

上門騷擾 故作好人

「堅道爸爸」居住於堅道多年,是一家四口的支柱,亦見證了他在二十七個寒暑中包括結婚和生兒育女的種種回憶。但自二○○六年關始,地產經紀及發展商不斷以各種不近人情的方式嘗試收購大廈業權,使他擔心大廈將被強制拍賣,最嚴重的一個月更驚恐至每晚都難以入睡。 繼續閱讀文章 »

昨晚和老婆食過晚飯後,好奇心還是吸引我獨個兒走到牛頭角下邨盂蘭節盛會的會場去襯熱鬧。

這次,我終於看到「神功戲」的上演了。場地內的氣紛,與我在八月二十三和二十七日兩個晚上,當場地上的戲棚仍在搭建和「神功戲」仍未現出時式,截然不同。
未走到「神功戲」的戲棚前,經已聽到一片「嗩吶」樂器和鑼鼓的喧天聲。昨晚上演的劇目名為「智破三城」,是由一個從中國到港的劇團(惠海陸鴻利職業白字劇團)演出。
聽聞籌辦牛頭角盂蘭節活動的人士,是以潮州人為主,因此上述的「神功戲」,好像是以潮語演出的(事實上,語言經唱出來後,很難分辯是不是潮語)。雖然聽不懂,但因為是「武戲」,而不是文戲,單看台上天演員的動作和舉手投足,經已值回票價(是免費入場的)!
無論是演員的獨腳戲,還是群戲,他們的動作演繹,以至面部表情,都令我這個不是潮州籍的香港人看得入神(在我那部30倍變焦的Sony S-7下,一切無所遁形)。
經在場揚聲器放大了數百倍的嗩吶聲,更帶著一種仿佛有催眠作用的魅(我仍堅持讀成以往慣常讀的「妹」音)力。因此,不難想像在非洲土著的鼓樂聲中,族人一起跳舞,巫師甚至能藉此驅病……。我從未如此被潮州音樂和戲劇吸引。
在我寫的「寶光電器及洪記燒臘」中曾寫過小時候,經過雞寮街市的潮州人舖頭,聽到那些潮州音樂時,祖母總會說「潮州佬扯姑姑,自己顧自己」那句話,當時也沒有對潮州音樂有甚麼好感。昨晚的「神功戲」演出的潮劇,竟會那麼吸引我。
除了「神功戲」外,球場近牛頭角道的一邊,正在舉行宴席,有數十席之多。這類宴席,是整個活動的其中一個環節,亦令我想起在元朗區一年一度舉行的「天后寶誕」,日間會在元朗大馬路上,舉行巡遊等的大型活動,到晚上,元朗十八鄉內各鄉村,都會分別舉辦盤菜宴,元朗水蕉老圍村「天后寶誕」的盤菜宴,我也曾參與過幾次,盤菜宴期間,還會舉行「天后寶誕」聖物的競投。
昨晚牛頭角盂蘭節的宴席,並不是盤菜宴,是多度菜分別上菜的,在場亦有舉行「聖物」的競投。參與宴席的部份嘉賓,早已預備去競投,投得「聖物」,除了是「好意頭」,也代表「有頭有面」。動輒一萬幾千才能投得,因此場內停泊的嘉賓車輛中,不乏Benz和BMW呢!
宴席中,也有不少年輕人,相信是配同父母親一起參加的,其中還瞥見到幾名靚女(是Bonus)。
香港文化何其多,我認識的都只是皮毛。
雖然昨晚的盂蘭節活動,給我「嘆為觀止」的感覺,但也有其他感想。例如中場地上並沒有展出整個活動的程序表,讓人一看便知道幾日活動的細節,而並不是只是讓有關的人士和坊眾才得知。活動籌辦人可考慮加入多些現代活動推廣的理念。
活動場地,屬「康文署」管理的球場,是個禁煙區,但場地內,卻隨處可見到有人在吸煙。活動場地上搭建的,都是臨時竹棚的建築物,防火是相當重要的,萬一發生火警,很容易做成嚴重的人命傷亡。主辦單位有責任和政府部門合作,確保場內人士守法,嚴禁人們在場內吸煙。
此外,這類地道文化活動,有關的政府部門,如民政事務署,康文署等,應協助推廣,不要只顧引入外地文化或中國文化來淡化香港文化及讓香港人被同化。
作為推廣香港旅遊業的旅遊協會,更應對這些在各區同時舉辦的地區文化活動,向外國和中國推介,使活動成為像「大坑舞火龍」般的旅遊焦點活動。
附上多張昨晚拍攝的照片給大家觀看,不知道今年的活動完結了嗎!但明年牛頭角的盂蘭節活動,將會因為牛頭角下邨的重建而不能再在該球場舉行了。

圖說:2008年六號幹線示意走線設計圖。除了將軍澳藍田油塘居民,九龍西各區居民又是否知道家附近可能在工程範圍內?

文章來源︰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8053 香港獨立媒體 作者︰YK

本文以立法會文件紀錄,嘗試勾列將軍澳-藍田隧道(前稱西岸公路)的時間表。在1993年已首次就西岸公路的簡圖諮詢觀塘區議會。但其實早已屬意沿鯉魚門海岸的西岸公路方案,在1999年遭到鯉魚門海鮮食肆激烈反對,亦有多位議員如陳鑑林、李華明和陳婉嫻等,理由是反對大幅填海和影響本港旅遊業。惟局方仍然堅持西岸公路是眾多選擇中最好的。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在2005年忽然改為隧道方案,才展開一連串諮詢和探討工程。所以署方一直表示,方案已討論十多年,不能再拖,根本是混淆視聽。可惜當年大力為鯉魚門居民護航的李華明和陳鑑林(他們今天仍在油塘區有辦事處),至今不聞不問。兩者的差別,是否鯉魚門關乎所謂的旅遊業,而油麗邨只是公屋戶?再一次證明香港對財富的膜拜?本地的道路規劃究竟是為誰而建,又不是為誰而建?

1993年,政府首次就西岸公路的簡圖諮詢當時的觀塘區議會

1996年立法局會議已提及:
為改善路面情況,我們會在未來10年繼續擴展本港的運輸基礎設施。現正進行或已納入長遠計劃的主要工程項目包括:西岸公路(將軍澳至東九龍)

1997年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
亦提到將軍澳第3期發展計劃,工程包括建造西岸公路。

1997年立法局秘書處資料研究及圖書館服務部出版《香港的土地供應》。附錄19提到:「過去十年,房屋委員會為以下計劃進行的土地平整工程,由於出現若干問題而大受阻延。調景嶺的地盤平整過程中,調景嶺平房區的居民提出強烈反對,其後須進行冗長的磋商,以便達成賠償方案及特惠津貼金額,以致清拆工作延遲三年半,始能完成。高超道/油塘/鯉魚門發展計劃鯉魚門房屋用地的發展計劃最初因未能確定西岸公路的路線而受到延誤。在解決這問題後,制訂發展藍圖的工作又受到延誤,原因是將軍澳地鐵支線的路線未能確定。此外,整項發展計劃亦受到鯉魚門道、高超道及未來的西岸公路交通噪音的嚴重影響。」

1997年6月
諮詢觀塘區議會,政府提出了將軍澳西岸公路的簡圖構思

1998年12月
觀塘臨時區議會和西貢臨時區議會的交通及運輸委員會通過了政府提出擬議的路

1999年1月14日立法會會議內陳鑑林向特首董建華質疑「打算在將軍澳開拓一條西岸公路橫跨鯉魚門。這項工程將歷時4年,會把整個鯉魚門徹底破壞」、「董先生是否認為在我們發展基建時,便要犧牲香港的一些重點旅遊點呢?」
董回覆:「政府的選擇往往是很少的,既要考慮基建的需要,又要考慮如何保護文物、現有的旅遊勝地等。我覺得你說的很對,從旅遊業而言,鯉魚門對香港來說是一個頗重要的熱點,所以我們會再加研究。」

1999年2月3日立法會會議議程中,陳婉嫻問:當局原先建議沿海岸線興建將軍澳西岸公路,連接將軍澳與東九龍,但最近卻提出另一建議路線,新路線將橫跨鯉魚門區。新建議將會嚴重影響鯉魚門的古蹟保存及旅遊景點發展工作。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1. 改變該公路路線的理據為何;

李華明問:將軍澳西岸公路的建議路線將途經鯉魚門區,相當數量的海鮮店鋪及食肆因而需要結業,嚴重影響居民生計,以及妨礙擁有國際知名特色食肆的該區發展旅遊業。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1. 估計分別有多少個位於鯉魚門區的住宅、海鮮店鋪及海鮮食肆會受到建議工程的影響;
2. 有否計劃更改該公路的路線設計,以繞過該等店鋪及食肆;

規劃環境地政局長答兩位議員時均表示政府未就西岸公路的路作出最後決定。但承諾「盡量減少此道路對鯉魚門海鮮食肆及店鋪的影響為原則。」政府從1997年年初開始探討西岸公路的可行路,並研究過多個不同方案,包括繞過鯉魚門海鮮店鋪及食肆的路,曾考慮過的各方案可分為下列3項:

(i) 沿海方案 ─ 路由將軍澳沿鯉魚門海濱伸延,以海上橋樑連接擬議的觀塘仔灣橋。這些方案不被接受,因為路會把狹窄的鯉魚門海峽航道的闊度進一步收窄大約四分之一(由原來的450米收窄至大約350米),這會嚴重影響該處本已十分繁忙的海上交通。此外,鑑於該區水深及水流急,建築工程會非常困難。
(ii) 隧道方案 ─ 路以隧道貫通鯉魚門岬角,並接連擬議的觀塘仔灣橋,但這隧道長700米,運載危險品的車輛不能使用;因此選擇隧道方案便不能達到建設西岸公路的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此外,隧道方案的路也須穿過鯉魚門部分海鮮食肆地段。
(iii) 內陸方案 ─ 這方案是在現有茶果嶺道之上興建高架路。如採納這方案,不但須收回油塘一些大的土地,也會影響茶果嶺道沿的房屋發展。路更須在鯉魚門岬角進行大規模的削坡工程。就噪音、空氣及觀景質素而言,在茶果嶺道之上興建高架路對沿地區所造成的影響,將超過可接受的水平。政府向觀塘臨時區議會提交的選,已是在設計公路所須顧及的所有局限下,影響最少的一個。

1999年4月運輸局委員簡介將軍澳137區第2期填海區時,委員表示關注整個將軍澳發展計劃及相關的基本運輸設施。局方表示會因應將軍澳未來的住宅、商業及工業發展的規模及時間表,繼續研究及考慮實施下列工程,包括
1.西岸公路–為重型車輛提供由將軍澳137區往東南九龍的直接通路,而毋需駛經將軍澳市中心的住宅及商業區
2.市中心連接路及跨海連接路–開闢額外的連接道路,令車輛可從137區往將軍澳其他部份,然後再經過西岸公路往九龍

2000-2004的立法會或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上,基本上每次會議都有議員詢問工程進度,要盡快興建西岸公路等。

2005年6月24日的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議中,土拓署有50分鐘簡述「將軍澳–藍田隧道(前稱「西岸公路」)」。呈交文件「目的」一項中已開宗明義,整項公程純綷以將軍澳發展為本位,並正式放棄原先提出西岸公路走線是眾多方案中最好及影響最少,然後一下子就變成隧道方案。

「當局為應付將軍澳長遠交通需求而擬建的西岸公路的最新進展。擬建的西岸公路將成為將軍澳的新道路網絡的一部分。」

「上述研究(《將軍澳進一步發展可行性研究》)其中一項目的是在考慮將軍澳持續及未來發展後,探討將軍澳對外交通的長遠需求。研究審視西岸公路的兩個主要定線:即隧道定線和海岸定線。」

「我們會在隧道走線的詳細規劃和設計階段探討其他可行方法,務求盡量減少填海。由於建議的隧道走線不會走經海岸,我們已將其改稱為「將軍澳— 藍田隧道」」。

「將軍澳— 藍田隧道會是一條約4.3 公里長的策略性雙程雙線行車道,在茶果嶺把將軍澳新市鎮與東九龍連接起來。隧道的西端會連接擬建的T2主幹路,東端接駁擬建的P2號道路及跨灣連接路。聯同九龍東南部的中九龍幹線及T2主幹路將軍澳— 藍田隧道會成為接連將軍澳與西九龍之間的策略性六號幹線的一部分。」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副秘書長(運輸)1答稱,採用隧道定線方案的其中一個重要考慮因素是此方案無需在維多利亞港內填海。在過去進行諮詢時,鯉魚門的酒家經營者對建議的西岸公路提出強烈反對,因為西岸公路會以高架橋的結構跨越鯉魚門的海岸線,影響環境及他們的生意。另一固考慮因素是將軍澳-藍田隧道可連接東隧,但西岸公路則不能。將軍澳-藍田隧道的預計建造成本會較西岸公路高2至3億元。儘管成本較高,但考慮到各項相關因素,當局屬意採用隧道定線方案。」

「土木工程拓展署新界東拓展處處長表示,在2016年前將軍澳對外交通需求有所增加的一部分可由地鐵將軍澳支線應付,當局已計劃在未來數年展關對環保大道部分路口的改善工程。他補充,將軍澳現有道路頗為寬闊,而有關這些道路交通擠塞的投訴甚少。」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副秘書長(運輸)1表示,預計在2006-07年度立法會會期內提請工務小組委員會審議的基本工程項目概況。但最後兩項工程均暫緩提請撥款申請,原因是當局需要更多時間諮詢區議會。

2007年5月17日諮詢觀塘區議會及2007年6月21日諮詢茶果嶺村村民組織。報告指「將軍澳–藍田隧道九龍段原擬採用低於地面的道路方案建造;對此,觀塘區議會表示關注需要清拆部分茶果嶺村的問題,並建議改用隧道方式建造該路段」

2007年6月5日
諮詢西貢區議會

2008年1月22日
諮詢西貢區議會

2008年3月
當局計劃在2008年4月向工務小組委員會提交撥款申請(少於5億元),用以提升該項目部分的詳細設計及勘察研究工程。

2008年5月6日
諮詢觀塘區議會,表示與低於地面的道路方案比較,隧道方案所需費用可能會多20億元。此外,若採用隧道方案,將不能興建由茶果嶺道和東 區海底隧道通往T2幹路的兩條支路,車輛要取道中九龍幹線前往西九龍,將需要使用現有道路,即觀塘繞道和啟福道。

2008年5月14日
徵詢茶果嶺村民組織意見。「村民組織留意到保持該村社區一事,但有些地段業權人則關注隧道方案對他們現時擁有地段的重建權益的影響。 他們認為若實行隧道方案,當重新發展有關地段以興建高樓大廈時,將不能興建所需要的深層地基。他們建議當局對隧道走線再作檢討。」、「此外, 茶果嶺鄉民聯誼會亦關注隧道設計影響到茶果嶺村的風水, 並建議把隧道移離茶果嶺村。」

2008年11月25日
「觀塘區議會歡迎此方案,並贊成及早推展將軍澳-藍田隧道工程。」

2008年12月15日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轄下的工務小組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紀要
「政府當局已於2008年11月28日就此兩項建議諮詢交通事務委員會。該事務委員會的主席張學明議員匯報,事務委員會委員普遍支持此兩項建議。委員亦認為,鑒於將軍澳隧道的交通流量經常於繁忙時間出現飽和的情況,實有需要增建對外道路網絡,因此政府當局應加快實施該兩項有關工程項目。部分事務委員會委員促請政府當局積極研究在茶果嶺村路段採用隧道方案,以應付村民對保存該村社區所表達的關注。」

「把823TH號工程計劃的一部分提升為甲級,稱為「將軍澳-藍田隧道-勘測和初步設計工作」;按付款當日價格計算,估計所需費用為1億9,890萬元;以及把823TH號工程計劃的餘下部分保留為乙級。823TH 號工程計劃的範圍如下-
(a) 興建一條長約4.8 公里的雙程雙線分隔公路,東端連接將軍澳寶邑路,西端連接啟德發展區T2幹路,其中約3.0公里為隧道;
(b) 在將軍澳建造收費廣場、通風大樓、行政大樓和其他隧道入口設施,並進行相關的填海工程;
(c) 在九龍一端興建支路和隧道分支,把將軍澳-藍田隧道和T2幹路連接至東區海底隧道和茶果嶺道;
(d) 進行相關的建築、土木、結構、海事、機電、環境美化,以及環境保護和紓減環境影響工程。

計劃2009年3月展開這項工程計劃的勘測和初步設計研究。2011年5月完成研究,2012年年底展開建造工程,2016年完成工程。工程計劃所需費用約為59億元。」

2009年6月
與觀塘區居民(包括茶果嶺村代表)舉行專題小組會議

2009年7月8日
交委會向立法會提交報告,指隧道方案為59億,跨灣大橋為22億

2010年5月25日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啟德發展進度報告》提到,「六號幹線所有路段的初步設計正在進行中。根據規劃,六號幹線會穿越啟德,其路線包 括三段:中九龍幹線(路政署負責) 、T2主幹路和將軍澳─ 藍田隧道(均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

2010年6月10日
與茶果嶺居民會面

2010年6月22日
「將軍澳-藍田隧道及T2主幹路 茶果嶺段走線方案」公眾參與工作坊,四個方案造價急升至140億至161億港元。

2010年7月6日
諮詢觀塘區議會
原沒計劃召開,後應藍田區議員鄧志豪要求出席康雅苑和廣田邨民諮詢會

2010年7月16日
第二階段諮詢結束。諮詢摘要指署方將會選出方案,然後評估及改良,擬定一份最可取的走線計劃,並在下一階段徵詢意見。

2010年7月25日
原沒計劃召開,後應油塘油麗邨互委會及區議員要求出席居民諮詢會。答應居民要求,安排工程模型至邨內擺放。模型在8月19日已送至油麗邨 逸麗樓互助委員會辦公室內。仍未正式對居民開放。另互委會已印製問卷調查以收集居民意見,目前仍在等候居民辦事處批準把問卷「入信箱」。

2010年7月27日
與茶果嶺居民會面

2010年8月7日
太陽報以「將藍隧道耗逾百億後年動工 拓展署四方待定 茶果嶺段走線兜大圈增成本」及東方日報以「茶果嶺段四方案 避擾民兜圈成本高將藍隧道走線掀爭拗」為題報導是項工程。

發展
若署方認為諮詢完畢,得到區議會支持,它將會刊憲,提交立法會申請撥款,正式動工。

香港人,香港文化,盂蘭節。

圖片來源︰http://www.camelpaint.com/

編導:翁子忠
3月22日(星期一) 晚上七時於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

觀塘是香港第一個衛星城市,走過五十年,他曾經扮演經濟和社會的重心,為周邊街坊提供低廉的消費和公共服務。 2007年市建局正式落實觀塘市區重建計劃,預計數年後,觀塘裕民坊及工業區一帶將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受工業北移及重建計劃影響之下,很多建築物巳經完成其歷史任務,「活化工」促使很多工廠大廈用途改變。

建築師何文堯指出,駱駝漆大廈是計劃下其中一個成功例子,它能夠利用原有設計及先天性優越條件,適當地改作另外用途。

請見︰

http://rthkcms3.rthk.org.hk/rthk/tv/programme.php?name=/hkstories12&d=2010-03-22&p=4742&e=105421&m=episode

牛頭角的盂蘭節活動,經已「枕戈待發」,直至本星期日(八月二十九日)為止,日夜都會有不同的盛會,有神公戲等的文娛活動,又有大樹公等的神像,一個充滿香港特色的民間活動。香港人,認識一下地道的文化!
此外,向在菲律賓遇難的幾名香港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慟!祝福香港人!

圖片來源︰http://arnoldii.mysinablog.com/index.php

原文題目︰

市區重建陰乾盂蘭會

中環「卅間」遭逼遷 政府保育政策捱轟

文章來源︰23-8-2010 蘋果日報 記者:林浚川

又到農曆七月十四日盂蘭節,政府正申請將盂蘭節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卻任由坊間盂蘭勝會被陰乾,令活動一年比一年少。位於中環士丹頓街的卅間街坊盂蘭會會址,因市區重建計劃被趕絕,今年鬼節或將是最後一場法事,有保育人士批評政府部門各自為政,「保育政策得個講字」。

位於荷李活道舊警察宿舍對面的卅間街坊盂蘭會,雖然 96年才成立,但該區的盂蘭勝會已有過百年歷史,理事長黃勤愛表示:「卅間是指戰前中環荷李活道、些利街同士丹頓街一帶幾十間木屋,以前係貧民區。」他指當年荷李活道對出是海邊,常有人遇溺,二戰時該處的中央書院,即現舊警察宿舍被日軍佔用,曾經死人無數,因此該處近百年來都是居民舉行盂蘭勝會超渡亡魂地點。

兩年前市區重建局啟動士丹頓街和永利街重建計劃,卅間街坊盂蘭會會址業主將物業售予市建局,明年 2月租約屆滿,黃勤愛說:「搬咗好難再搵到平租嘅地方,搬上樓老人家上落又唔方便。」

「今年可能最後一次」

他希望市建局在真正動工前繼續租出物業,長遠則希望獲原區安置:「如果搵唔到地方,我哋可能冇辦法再搞落去,今年可能係最後一年辦法事。」
特區政府去年向中央申請,將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遊涌、大坑舞火龍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預算今年內有結果。保育人士何耀生批評政府保育政策並不全面,既想將盂蘭節打造成香港特色,但實際措施欠奉:「政府做過乜嘢去幫呢啲地區盂蘭會?會唔會申請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香港已經再冇盂蘭勝會?」

可聯繫社區傳承文化

他又指出,地區盂蘭會透過舉行法事和派米等活動既幫助基層居民,能聯繫社區及亦傳承傳統文化,他說:「盂蘭會唔只係節慶咁簡單,包含咗社會文化風俗,如果失去好難再重辦,成個社區關係都會散晒。」
盂蘭節俗稱「鬼節」,本港潮汕居民組織每年農曆七月期間舉行誦經作法及聘請戲班演大戲;又舉行派米活動,向坊眾派發寓意平安的白米。

今午到過官塘,拍攝了幾張輔仁街頭盂蘭盛會場地的相片,給大家看看,還加多一將拍攝隻雞的相片(是雞記麻雀館那隻,別誤會)。

仁愛圍一片的小街,平常是小巴的停泊場,有時會一、兩位老婆婆推着載滿廢紙的四輪車到街角的回收店,兩旁是掛着一個個LV、Parada的補鞋店和堆滿輪軚的補軚店。翻開四十年前的地圖,這條小巷規劃原是公園,街坊說因暴動後,我們發明了小巴,但無處停泊,便落戶此處。

平日只見小巴,不見小巴師傅,今天,很多師傅,沒有小巴,停車處車不見了,變作臨時公園,伴隨着濃烟,使兩眼差點流淚。新開僻的公園放着大大的祭壇和祭品,大燒豬、大發包和和興隆的潮式甜點,廣東話在公園中成了外語,師傅人人說潮語,問他們為甚麼辦盂蘭節,他們第一句會說是「我是渣小巴」,小巴師傅的盂蘭節和紅色小巴,真是碩果僅存,買少見少,只餘下官塘和九龍塘。

祭壇規模不小,香燭、貢品、紙紥大衣一應俱全,相比昔日卻有點遜色,缺乏位置和金錢,打醮和紙紮鬼王已經離去七年了。豐儉由人,過去花上十數萬,現在只用幾萬加上街坊心意搭夠了。

籌辦人廖生說已經廿八屆了,雖然及不上康寧道的三十七多屆,仁愛圍公園的小販盂蘭是跟他們學師。廖生說他們原來在黃大仙生活,一直有辦盂蘭,後來來官塘生活,黃大仙讓他人接手,到官塘聯同潮州的師傅們辦盂蘭,現在有六條小巴線路,包括︰落馬州、上水和旺角等線。他們大都是一同工作,互相感染,放下兩天手中的工作,另一位年青師傅稱道︰「我在官塘駕駛小巴都十多年,平時都是上香已而,四、五年前,開始幫手,做下苦力,幫手搬搬抬抬」。祭好兄弟(遊魂野鬼),街坊的邏輯是一齊做好事,就是團結。

我撞巧跟年青師傅上樓,問他怎樣才可上天台,他帶我前去,我原想拍高空盂蘭全景,可惜因障礙物拍不到,錯有錯着,見他手拿着麵線、燒肉和肥雞,原來是探訪在天台上老員工,喜氣洋洋,相互寒喧。

重建在即,問他們會否步仁愛圍小販盂蘭節,步入尾聲,小販盂蘭有街坊所言,因市建局阻撓,不准再借場辦下去,他們會否如此?不置可否。最後,我跟着捧着神爐的先生,看着他把祭壇的神請回小巴站,我的朋友問︰「將來變成郎豪坊怎樣攪?(郎豪坊酒店地下也有小巴站)」 他說︰「無得攪」。

附錄︰

康寧道盂蘭節(37屆)的時間表︰

農曆七月十三(日) 7:30 am 開光儀式

3:00 pm 踏棚開戲、上座

七月十四日(一) 晚 擲聖杯選新總理

七月十五日(二) 晚化寶
IMG_0103
IMG_0079

香港開埠經已一百六十九年了(從一八四一年起計)。一九四一年,香港開埠一百週年的時候,當時香港政府曾發行一套共六款的郵票作紀念。每款都以具代表性的香港建築物或景物為題,如港督府、香港大學、匯豐銀行總行、人潮擠迫的街道、海港上的輪船等等。可惜小時候,沒太多錢去買齊一套(只買了其中三款)。今天將這三款郵票擺出來,供大家看看。

此外,近年有些明星被人稱為「集郵女星」或「集郵男星」,恕我孤陋寡聞,只是所指的,都不是好東西,但卻不知真正解釋,希望網上朋友賜教。

Share this blog

Bookmark and Share

分類

一起紀錄官塘吧! 行動吧!

觀塘市中心重建在即, 店子一個地一個被關上。不論是你的觀塘故事, 又或者透過同街坊傾偈, 所知道的故事, 又或者是攝影和錄像, 都歡迎你跟我們一起紀錄觀塘。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網頁眾集一班朋友, 紀錄將要逝去的觀塘, 並了解這裏的過去, 再檢討現在的觀塘發展, 是怎麼回事了? 你可透過發郵件到kwuntong2007@gmail.com 或留言在comment裡。 flickr的相,請用「kwuntong」tag住,就可以在下面「看看"我"的官塘」中見到大家的照片

加入我們,一齊紀錄官塘

如果妳/你都有興趣將自已知道的官塘直接告訴大家,也可以電郵至kwuntong2007@gmail.com,就可以成為網站的編輯之一。 不論是文字、相片或是短片都無任歡迎,一齊記錄我們共同的社區故事。 如果想直接貼在此blog上,也可於https://en.wordpress.com/wp-login.php登入,就可以在此貼東西。 Name: kt2007 Password: kwuntong2007

一路下來

有幾多人上來

  • 1,263,344 hit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c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