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monthly archive for 五月 2011.
大家好, 我又來發表感受了, 希望今次的感受不會引來太大迥響吧 (點解咁講? 詳見我上次講述"新麥記"之後果堆回應吧.
我希望大家, 呢度都算係私人地方, 鍾意既咪留個言, 唔鍾意既睇完就算啦, 唔好嘈嘈閉.
廢話講完, 我今次既題目係"觀塘已經開始暗淡無光, 是真的, 都上兩個星期了, 即大約14/5, 我同朋友又再回來觀塘行一圈, 已經發覺更多的商鋪, 住宅已經遷出… 無人做生意, 無人住的地方當然亦都無人會開燈… 所以… 行過觀塘市中心, 即係銀都, 百佳, 裕民坊一帶, 總係覺得唔係好夠光, 條街仲差不多仲黑過鄉村無街燈既地方… 我心諗, 點解好地地一個地方, D樓又未至於就快塌, 點解咁搞咁大個重建? 而且搞重建又拖咁耐, 有D商鋪市民仲可以繼續做生意, 繼續住, 但係隔離附近就搬走晒, 十室九空… 好似好荒廢咁… 其實可唔可以做得好D, 劃一個deadline, 所有人都要果個deadline前遷出, 唔好俾太多荒廢時間出來好嗎? 而家望到觀塘咁暗淡, 我恨不得即時收埋其他鋪, 將整個觀塘加上圍板, 拆晒佢算吧….
上次我又提到, 我很喜歡的裕民坊巴士總站的牛什麵… 唔知幾時會被結束, 上兩星期, 14/5我又去過, 結果… 在內街的麵檔已經全部結業了… 我想見的"所有麵檔一齊last day"無法看見了… 在內街的麵檔我咁大個仔都未幫襯過… 而家無得去試了… 現在只餘下最近巴士總站的一檔, 我食完終於鼓起勇氣問老細, 問佢幾時都會… 佢話佢都未知, 因為佢話人地俾個收購價唔好所以企硬… 即是說, 佢都唔會定下一個last day, 只要有一天佢覺得人地開個價好既就會唔做的了…
(今次好多野想講) 仲有, 20/5無線的街坊廚神係講觀塘, 我睇完之後真係O晒咀, 我自問住了觀塘都廿幾年, 我完完全全沒試過, 也沒聽過佢地節目介紹果D所謂"正野"… 只係行過見過薑汁撞奶囉, 不過我以為係好普通既野食je… 俾個節目講得咁利害… 咁我心目中最代表觀塘既特色野食又係乜? 都係裕民坊麵街啦… 同埋只會深夜出動既推車仔 – 碗仔翅, 豬紅豬腸, 同埋煎蠔餅啦. 可能我唔係太識食, 我都唔會話邊D野好食邊D野難食咁.
好啦, 今日講左好多唔講啦, 我再次提醒各位, 你地睇完我以上感受, 歡迎發表正/反意見, 不過唔好借我題發揮, 去引起罵戰囉唔該.
文章來源︰新報 26-5-2011
近年市建局積極在觀塘區內進行收購,當中有不少商業樓面早前就以超高價獲得賠償。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市區重建局斥資共3.1億元,收購觀塘輔仁街70至84號興順大廈一籃子舖位。
其中,地下7號舖之收購價高達9,477萬元,以物業面積約1,050方呎計,收購呎價超過9萬元;而該廈地下5至6號單位及1樓1至15號單位,總面積9,000方呎,則獲市建局以2.15億元收購,成交呎價23,914元。
市建局資料顯示,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為該局歷來最大型重建項目,估計項目總發展成本達數百億元。
該地盤面積達575,884方呎,現時地盤內樓面面積為103萬方呎,共有24幢樓宇,受影響人口為4,439人,共涉1,656個業權。
編按︰誰會相信張主席呢?推高樓價,不單是市建局,也是政府,他們不是有心,而是有意,不停推出主動豪宅地,不是托市,就是在樓市崩盤前大賺一筆的做法。市價、市價,土地供應都由政府、地鐵和市建局操控,尤其是市區靚地,所以一方面說市場價格,另一方則是操縱供應和定價,張主席,還是去研究一下中學的經濟課。測量師真可憐,每次官方推高價格,又算上他們頭上了。張主席,你的邏輯是「倘以低價出售住宅,若令買家可高價轉售,最終不能協助有需要的人士」,不知眼中哪為有需有人仕可買得起局方的豪宅呢?國內富豪、還是本地富二代,對,他們確有買豪宅的「需要」?
文章來源︰信報 20-5-2011
近年市區重建局與發展商合作的尖沙咀名鑄和灣仔Queen’sCube 等項目的售價受到非議,市建局主席張震遠昨天出席電視節目時表示,該局原則是以市價售樓,倘以低價出售住宅,若令買家可高價轉售,最終不能協助有需要的人士,定價也是由獨立測量師釐定。
他強調,售樓屬公平交易,售價將隨市價上揚,沒有興趣炒高樓價。
另外,對於馬頭圍道重建項目最終或虧損10 億元,他表示,主要由於賠償代價高所致。張震遠表示,倘有人對收購等提出反對,收購程序或延遲二至三年。
原文題目︰
市建局馬頭圍道重建項目 住宅賠償額每呎8300至8500元
文章來源︰成報 17-5-2011
去年1月29馬頭圍道及春田街因塌樓事故而宣布重建發展項目,當時特事特辦,發展局局長授權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着手負責計算賠償金額價及項目重建等事宜,其中賠償金額的計算到目前為止,基本上已計算出,市場估計住宅每平方呎(實用面積)賠償額介於8,300至8,500元,舖位每平方呎賠償金額(實用面積)介於20,000至23,000元間。
據了解,以每單位500呎的單位計算,賠償額介於415萬至425萬間,以該賠償呎價計,遠高於早前觀塘區早前重建項目每方呎約6,000元的賠償金額,業內士指出,基於九龍區不少新建一手樓,呎價動輒過萬,其中現時正開售位於黃大仙的現崇山,呎價高至1.2萬,因此以七年樓齡作賠償基準作計算,每平方呎8,300至8,500元的賠償金額算是合理。
市場人士估計,有關的賠償方案,最快會於月底前正式向外公布,基於賠償金額非常合理,故估計大部分受影響住戶都會接受該賠償建議,事實上,重建局亦希望減少阻力,故賠償案可算相當手鬆,這亦顯示該局希望盡快完成賠償事宜,並早日展開整個重建項目。
該項目涉及單位約540個,以平均每個面積約500呎,故估計單是涉及住宅方面的賠償金額已達22.41億至22.95億元。早前市建局已指出,重建項目料耗資超過20億元,當中包括 14.47億元為收購或重置成本,初步推算會虧蝕7億元。
基於現時單是住宅方面的賠償金額已逾22億元,故整個項目的虧損會明顯擴大。這個發展項目是按《市區重建局條例》第24(4)(a項)條的規定,由發展局局長授權進行,昨日於政府憲報刊載這項決定。
舖位每呎賠逾二萬元
馬頭圍道╱春田街項目佔地約3,377平方米(36,359方呎),可發展地積比率近8 倍,住宅樓面面積22,640平方米(243,700方呎)住宅單位約420個;商業樓面面積1,900平方米(20,452方呎)社區設施約1,000平方米(10,764方呎)休憩用地約500平方米(5,382方呎),位處於馬頭圍道、鶴園街及春田街。項目範圍內的樓宇建於1955年至1957年間,樓高4至6層。市建局計劃在這個項目內興建小型單位供應市場。項目預計可以提供超過400個平均面積少於50平方米(538方呎)的單位。
賠償金額逾22億
這個項目的其他特色包括沿馬頭圍道及鶴園街提供低樓層的店舖建築,以重現現時街舖的情況。項目又會提供約1,000平方米的地方,作為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之用。
資料顯示, 馬頭圍道塌樓事故後,市建局宣布在馬頭圍道以及附近鶴園街及春田街展開重建計劃。市建局預計項目虧蝕7億元,並因此首次自行發展項目,將提供420個、平均面積約500方呎的中小型單位。而屋宇署則決定,全面拆卸馬頭圍道45G和H兩幢舊樓。
重建範圍包括馬頭圍道43號至45J,春田街1至23號單號,以及鶴園街6至8號。項目涉及540個住戶及35間商舖,涉及159個業權。市建局早前指出,其中3幢樓宇由單一業主持有,其餘則有若干部分由公司名義持有;除45J、G和H外,其餘沒有結構危險,但明顯日久失修,考慮到居民憂慮而決定重建。
原文題目︰
觀塘重建搬樹 3樹削枝遷就
為擴空間削平 切口大恐染真菌
文章來源︰8-5-2011明報 記者 馬耀森
市區重建局為觀塘月華街的重建項目,上周日斥百萬元將地盤一棵樹齡逾40年的細葉榕,遷移至70米外的月華街公園。但本報發現,整個保育樹木計劃「代價」不菲,長春社總監蘇國賢視察大樹「新居」後,揭露市建局為擴闊重置大樹的空間,竟將「新居」毗鄰3棵健康大樹大幅削枝,為救一樹犧牲另外三棵樹,部分削枝位置切口亦過大,恐令樹感染真菌。
詹志勇負責:已做到最好
負責移植大樹計劃的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承認,移植樹木必須妥協,他強調在削枝及選址上已做到最好,難以完美。他指最理想的保育樹木方法是原址保留,若無可行辦法才考慮移植或砍伐。他又透露,他在計劃初期已向市建局建議原址保留,惟市建局以圖則難改等技術理由拒絕,他才答應協助移樹,將大樹受到的傷害減到最少。
上周日市建局在觀塘月華街重建地盤通宵移植一棵逾300噸重、已40樹齡的細葉榕,在70米外的月華街公園挖掘一個大洞,以容納超過8米乘8米的大樹樹根及泥膽。
搬家樹逾10切口 直徑半呎
本報記者與長春社總監蘇國賢上周三到該細葉榕的新居觀察,發現細葉榕毗鄰的3棵大樹,因要遷就細葉榕的龐大樹冠,被削去大量枝條以便騰出空位,損害健康。該3棵遭逢「無妄之災」的大樹,其中一棵亦是細葉榕,樹身高度及樹冠闊度與剛遷進的細葉榕相若,另外兩棵大樹分別是鳳凰木及火焰木。
此外,移植後的細葉榕亦見到逾10個切口,每個切口直徑達半呎。
長春社:需消毒泥土
蘇國賢指出,該幾棵樹日後感染真菌的危機都會增加,應加強監察及護理,例如留意枝條切口有否腐爛或為泥土消毒等,以免真菌感染樹木。
過去本港進行大型工程時亦曾為樹齡逾百年的老樹搬家,事後更聲稱成功移植,但蘇國賢表示,長春社長期監察後,發現部分樹木健康轉差。如1995年跑馬地馬場重置工程期間,當局將兩棵樹齡約150年的細葉榕搬到70米外的黃泥涌道,後來被康文署列為古樹,其中一棵編號WCH/10的細葉榕,樹冠較16年前減少30%,多處樹幹腐爛,最嚴重是懷疑感染了俗稱「樹木癌症」的褐根病,若然屬實,該樹會大量落葉枯萎。
迪士尼逼遷樹 皮爛葉少
至於另一棵因興建迪士尼而搬家、現時位於迪欣湖的假菩提樹,枝葉亦明顯較一年前疏落,部分樹皮爆開及腐爛。蘇國賢說︰「樹原本就不是會移動的生物,無論以任何方式移植,都會影響樹的健康。」他強調,樹木健康受很多因素影響,難以證明與移植有直接關係,「但(移植)一定是主要原因之一」。
同頁文章︰
政府合署5榕樹 專家促原址保留
市建局又指出,觀塘重建項目分5期,觀塘政府合署列為第4期,預料兩三年後才動工,其間有充足時間處理地盤內的樹。
整個觀塘重建地盤面積5.35公頃,據市建局的樹木調查報告,地盤覆蓋範圍共有88棵樹,除當中一棵已枯萎外,5棵會被砍掉、25棵會被保留、57棵移植。
移植至少犧牲2棵
市建局日前移植了一棵細葉榕,本報發現觀塘政府合署的停車場內,亦有5棵生長茂盛的細葉榕,排成直線生長,形成一條逾30米長的樹蔭。
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表示,移植該5棵細葉榕的難度更高,因為5樹排成直線生長,每棵樹幹距離僅數米,估計地下的根已糾纏不清,若要移植,需切去部分根,「保留愈多根愈好,若在兩棵樹中間切下去,會造成很大傷害;若移過一些,其中一棵存活率較高,但就要犧牲另一棵」。他推算,若要移植該5棵細葉榕,至少要犧牲其中兩棵。
圖片原文題目︰爭永利街 揭四叔十年恩怨 兩大釘王夾擊市建局
文章來源︰蘋果日報 5-5-2011
市建局於 08年初公佈以「天價」每實用平方呎 9,986元收購永利街,至今收購逾四成業權,除了永利街一、二號「良心業主」富商巢重德堅持不賣祖業外,原來有兩大「釘王」早已在永利街落釘,分別是已故老牌釘王陳桂洪,與恒基兆業主席四叔李兆基,成為市建局收購最大障礙。
釘王擁 2至 3成業權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去年 3月投降宣佈放棄將永利街重建,又順應社會保育聲音,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把永利街劃為保育區,但至今超過一年,城規會仍停留在「研究」階段,未展開保育工作。
據悉令城規會猶豫關鍵,是永利街業權尚未統一,一旦劃為保育區,勢必限制重建,嚴重影響永利街其他業主權益,包括兩大釘王主宰着的兩至三成業權,所以需時研究保育方案減少爭議,也希望其他業主在這段期間接受市建局收購。
永利街 10號與 11號,於 97年分別以 450萬元與 680萬元整幢出售,買家分別是皇悅發展有限公司與揚志有限公司。皇悅只有一名董事馮潔儀;揚志兩名董事是恒基兆業副主席林高演胞弟林高禹,與四叔外甥馮振華。消息人士指,皇悅背後老闆也是恒地。
另一支大釘落在永利街 4號,該幢舊樓於 94年被應耀投資有限公司以 330萬元整幢買入,股東之一是已故釘王陳桂洪,董事包括其女兒陳碧霞及女婿莫泰志。
消息人士透露,早在公佈將永利街剔出重建項目前,市建局已多次主動聯絡恒地及桂洪洽談收購,沒料到不斷碰壁。
消息人士說:「佢哋唔止企得硬,連見都費事見你,直情唔想有接觸。」雖然永利街一旦列保育區,隨時不能重建發展,但兩大釘王依然拒絕接觸。
消息人士相信兩大釘王至今按兵不動,是認定永利街發展仍有變數,「拖到出年,下屆政府換班,到時係咪保育都講唔埋。」其中恒地與市建局之間又早有積怨,雙方更加「冇偈傾」。
恒地一直看好永利街與毗鄰士丹頓街的半山豪宅市場潛力,現時恒地的士丹頓街 72號新盤尚賢居,呎價突破 1.5萬元,但於 03年一度被市建局納入士丹頓街/永利街重建項目,引起恒地強烈反對,先後向城規會上訴,及向高等法院司法覆核均失敗,直至 07年初在上訴庭才獲判得直,將尚賢居剔出市建局項目。
索性與釘王一拍兩散
尚賢居被剔出後,整個重建項目規模縮水,由賺變蝕,加上社會掀起保育風潮,市建局在永利街又收不到一半業權,市建局主席張震遠於是去年主動向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建議,將永利街列保育區,索性跟兩大釘王一拍兩散,賣人情給林鄭。
恒地表示現時在永利街沒有發展項目,其他不作評論;桂洪集團未有回覆。
重建收購價每呎 2萬元
同頁文章︰ 繼續閱讀文章 »
在大陸旅行,港式茶餐廳彷如法國越南香水(實情是越南製品),美國冒險樂園(實情是香港公司)般,是掛着地方性名牌。所謂地道的"港式"又是販賣甚麼東西呢?
在香港,找一個公園一張椅子坐下來談天也是奢侈的事,何況在連鎖餐廳。星期天跟媽媽到大家樂吃下午茶,發現餐館音樂吵耳,又不停重覆,彷似想趕跑吃飽下午茶的我和避暑的老人家。領滙旗下租金如此的貴,大家樂股東如此的多,不用點少技巧怎樣可以賺更多,向萬千股民交待,"顧客永遠是對的"這話只可用在小商戶的頭上,大集團可改為"股民永遠是對的"。這就是我們"港式"的聰明,君不見大家樂的冷氣比室溫低十度,不是香港電費太便宜,也不是我的身子太弱,而是他們太"食腦"了,消費過後的顧客,就已經不是顧客了。昔日茶餐廳加價時,總會張貼告示"由於食材價格上漲,食物價格相應上調"等,琵琶半遮的話,向食客和街坊解釋加價迫於無奈。大家樂則更乖巧了,幾星期不見,下午茶靜悄悄又會上漲一、二元,溫水煮鴨,加價合符商業運作,不用大條道理。
每次在官塘都不其然想起,英發茶冰廳。
灣仔鵝頸橋大排檔有一侍應神乎其技,他可以將菜式、汽水十多個名字背誦如流,「沙宣、芬達、可樂、雪碧…」一氣呵成,鐘氣十足,每次都要我們欣賞他的妙技;石硤尾南山邨,有小販伯伯,一邊賣咖哩魷魚,一邊表演魔術娛樂大家。英發沒有花巧,也沒有"聰明"。坐下來,侍應總是愛理不理,要點餐,他們也慢了數拍,有空會過來跟我閒聊,沒有表演,只有交換曼聯的心得,做侍應、焗麵包的苦樂,有時也可偷聽秘技,如︰奶茶的做法。打開書本,坐在餐館一個下午,只要忍受到周遭的喧擾,靜掙欣賞絡繹不絕的顧客,看人,看書,也是一樂事。
文章來源︰蘋果日報 4-5-2011
市區重建局的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已展開,涉及範圍甚廣,區內不少商舖繼續營業。觀塘重建區商舖租客關注組發現部份租戶,被加租兩成至七成,懷疑業主藉此迫遷租戶,再轉租予親友,待市建局收回舖位時瓜分租戶賠償。關注組發言人潘小姐表示,在最近一次續租潮中,大部份業主要求加租 20%至 70%,約由 6000元至 1萬元不等,「有業主唔加租,但點都唔肯續約,逼走舊租戶後再搵相熟朋友、親戚頂間舖,雙方瓜分租戶賠償。」
在區內經營玩具店廿多年的租戶陳先生表示, 05年月租 1.5萬元,業主 08年加租四成至 2.1萬元,去年增至 2.3萬元,他只寄望市建局盡早收回舖位,取賠償後再謀去向。
關注組要求市建局規定,在凍結人口調查後才開始經營的新租戶,一律不獲賠償,堵塞漏洞。
市建局發言人稱,如重建舖位連租約被市建局一併購入,於凍結人口調查前遷入的租戶,可獲相等於應課差餉租值三倍的特惠津貼,在調查後搬入則按情況獲賠償;如發現業主轉租後,合謀與新租戶瓜分局方發出的租客賠償,或將個案交由廉署跟進。
圖︰昔日的月華街老榕樹
編按︰歷史是最公道,我們還看2009年的報導,當日市建局和發展商信和置業表示"未有在標書內列明條款規定發展商保育樹木,環保觸覺要求市建局押後招標程序,考慮原址保樹方案,考慮原址保樹方案"(21-9-2009蘋果日報),當日計劃只是簡單表示︰"觀塘月華街重建項目範圍內有21棵大樹,市建局建議砍掉其中8棵,移植餘下的13棵,以便騰出4.7萬平方呎空間,興建1幢40層高的住宅" (21-9-2009, 明報),但怎樣保育樹林市建局標書並無詳情,結果被批評「先砍樹後綠化」的假保育,請見https://kwuntong.wordpress.com/2009/09/21/trees/。昔日(2009年),市建局和信置決定怒斬起碼8顆大樹,對移植這棵40年老樹不置可否,計劃方向全無,結果公眾壓力下,終於移植現在這棵四十多年的老榕樹,另外承諾移植的12棵樹卻又不知所踪,報章未有提及。過去以前蒙運過關,但眾怒難平,被迫從善如流,但今天竟然大舉宣傳,過去神憎鬼厭的政策抛諸腦海,現在盡力"攝"在鎂光燈前(見2-5-2011明報),述說自己創造保育歷史,是我們太善忘,某些媒體對市建局和發展局太厚愛,還是張主席和林局長的面皮太厚呢?不要忘記月華街項目,在2009年招標時,測量己估計呎超萬,發展豪宅才是市建局的專長,保樹只是點綴而已,多一兩張相片在報紙而已。呎價之下,樹跟人一樣都可以"移植"。
文章題目︰
細葉榕搬家「成架 747咁重」
文章來源︰蘋果日報 2-5-2011
陪伴觀塘街坊接近半世紀的細葉榕搬家了。為配合觀塘區重建計劃,市建局昨晨花約五小時,將觀塘月華街巴士站重 300噸的細葉榕,連根部一起遷至 70米外的月華街公園。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批評根本無遷樹必要,又指市建局遷樹後再綠化的做法荒謬,行動多此一舉。
月華街地盤為市建局觀塘市中心重建第一發展區項目,為配合該項目,市建局聯同發展局樹木管理辦事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樹木專家等,昨日凌晨 2時展開搬樹行動。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和市建局主席張震遠到場視察。工人先用鋼板將細葉榕整棵樹連根和泥土圍封,再用木條支撐樹身,最後用機器吊起,利用路軌和滾筒逐米移動,至早上約 7時將細葉榕落戶在月華街公園。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指細葉榕位於地盤邊緣、未來新建築物停車場出入口,根本沒遷樹的必要,應將樹木原址保留。當局只要重新規劃新建築物的出入口,細葉榕便不用慘被迫遷。加上細葉榕所在位置,重建後部份將成為人工的綠化帶,換言之,當局變相是先遷樹、後綠化,做法荒謬。他擔心細葉榕離開居住 40多年的地方,未必適應,或會落葉和斷枝
同日其他報導︰ 繼續閱讀文章 »
您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