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monthly archive for 七月 2011.

文章來源︰蘋果日報 30-7-20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730&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5478711

掙扎求存
唯一賽鴿店或上絕路

在仁信里棚屋裏有本港碩果僅存的賽鴿店「國際鴿舍」,店主梁錦洪見證觀塘由當年有 10多間白鴿店,演變至今天全港只此一間。開業 30多年,沙士、金融風暴及禽流感等難關通通捱過,如過不了重建這一關,也只好走上結業這條絕路。
儘管鴿店是梁錦洪的父親數十年前以 10多萬元真金白銀購入。但市建局卻以鴿店位處官地,即使被納入在觀塘重建項目範圍內,也不符合安置或補償等資格。

征戰各地獲獎無數
他飼養的白鴿身價動輒 3、 4萬元一隻,曾參加世界各地的賽鴿比賽,獲獎無數,「呢隻幾年前返國內參賽,由上海飛返香港第一名,贏咗 50萬獎金。」一場比賽放鴿數千,但最後可能只有寥寥數隻回歸。他說, 97回歸及美國阿特蘭大殘奧的放鴿活動是由他一手安排。可惜賽鴿這玩意在香港早已式微,反而內地越來越盛行,不少玩家更專程來港光顧其鴿店。
面臨重建發展,他希望獲賠償和安置繼續經營,讓他和鴿店能夠活下去。「唔准我養鴿,都唔知點養屋企人,我仲有兩個細路要供佢哋讀書。」
《蘋果》記者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730&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5478712
養活四代
30年前三毫一碗腩麪

一碗牛腩麪,見證觀塘歷史 30多年!裕民坊巴士總站旁一條小巷,經常飄着一股牛腩香。當年一碗麪賣 3毫,現時賣 22元一碗。在輔仁街經營「合興粉麵家」的馬老闆( 77歲),看着熙來攘往的街道,慨嘆這裏重建只能結束經營多年的老舖,最不捨的,是幫襯多年的老街坊。

「以前呢度係一座山,睇住佢慢慢改成家咁」。馬老闆看着牛腩舖前的巴士總站,由興建至快將清拆,當年各小販爭相擺賣的情況歷歷在目。牛腩麪店養活馬家四代,由當初一間蚊型小店,慢慢擴大至擁有兩間店舖,員工都是跟隨他 20多年的老夥計,就如家人一樣,「結業一定會補足畀佢哋」。

最難忘記老街坊
一張張老街坊的面孔,始終未能忘懷。記者到麪店時正值午飯時間,僅約三百呎的舖面擠滿食客,大多為光顧多年的四、五十歲「老街坊」。一對頭髮斑白的老夫婦一邊吃牛腩麪,一邊讚不絕口道:「幫襯咗一年半載,經過呢頭都會嚟,牛雜好好味!」這裏裝修不算奢華,地方不見闊落,卻勝在濃濃的人情味。
《蘋果》記者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730&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5478713
見證興衰
模型店陪伴 80後成長

在仁愛圍巴士總站旁邊的「偉利模型」,對很多在觀塘成長的人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回憶:「以前啲人玩四驅車多,家都係玩 Gundum了。」老闆陳先生自 80年就在模型店工作,上任老闆退休後,他接手經營至今。陳先生慨嘆近年玩模型的人越來越少,「以前小朋友放學會嚟睇模型,嗰陣邊有咁多嘢玩!家個個都上網同打遊戲機。」

「十幾年前好多小朋友嚟,睇住佢哋細細個嚟買模型,到大個咗之後結婚生埋小朋友,都會帶埋自己個仔嚟一齊買生日禮物。有啲移民咗去外國好多年,但每次返香港都會返嚟幫襯,外國冇咁多呢啲嘢買嘛!」偉利模型的鎮店之寶是一隻「日之丸」木造船模型,陳先生珍而重之,「家已經好少有木造模型喇,通通都係膠造」。

茫然不知何去何從
裕民坊重建後,模型店何去何從?陳先生茫然:「好難喺市區搵到咁大地方嚟賣模型,租金貴成咁,啲貨又霸得多地方,點做?」現時他的店舖租金已由 12,000元大幅加至最近 23,000元。「附近啲人都已經搬走,仲收咁貴租,分明係迫遷!」
《蘋果》記者

文章來源︰蘋果日報 30-7-20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730&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5478710
舊區將重建 用照片留下老生活痕迹
市民組團尋覓觀塘印記
2011年07月30日

【本報訊】五十年代,觀塘由荒蕪的海灣變身成為第一代衞星城市,繁盛的歷史回憶藏在你我心中。今日觀塘老了,人不能重生,但城市能重建,未來的觀塘市中心自有一番新景象,大家拭目以待。然而,有一群有心人紛紛組團到開始重建發展的裕民坊尋找歲月的痕迹,也有攝影師展開長達 12年的攝影計劃,用照片記錄重建為觀塘帶來之巨變,莫失莫忘。
記者:盧勁業 梁御和 伍雅謙

兩年前牛頭角下邨清拆,掀起「牛下熱潮」,吸引大批市民湧往緬懷一番。下一站將是觀塘,我們熟悉的裕民坊、仁信里棚屋商戶、仁愛圍及小販市集區等,清拆後將不復見,料又掀起「觀塘熱潮」的「潮」拜活動。

記者到觀塘市中心重建區,不時遇到大批手持「單反」相機的年輕人在拍攝,其中多名在大學修讀建築的學生均表示:「呢度唔似商場,冷冰冰冇感情,轉角就見到充滿人情味嘅茶餐廳,過咗咁多年,舊區或多或少都有啲自己嘅味道散發出嚟。」

發起「觀塘社區重建」攝影探索計劃的資深攝影師孫樹坤說:「觀塘的精髓並非建築物,而係人,嗰種幾十年來街坊建立出嚟嘅關係。」計劃參加者來自各行各業,目的是用心記住舊香港的生活方式,為舊區人們的故事留下印記。

任教師的 Chris認為觀塘的舊建築物,代表香港人的拼搏精神,「見到呢度嘅舊燈箱舊建築,自自然然會回想起六、七十年代港人點樣奮鬥同捱出頭,創造經濟奇蹟嘅歷史。」

「好多街坊由細睇到大」
在觀塘幹活多年,見證歷史變遷的小巴司機及小商販,他們的生活就是一本本活生生的香港史書。駕駛小巴來往仁信里至旺角、佐敦道近 30年的司機李先生憶述:「未有地鐵就有呢個站頭。嗰陣啲小巴都冇冷氣,坐開有熟客,見面時大家都會傾吓偈,點都有啲感情。」他慨嘆:「時代進步發展就係咁,要拆都冇辦法!」

在小販市集區擺賣成衣 30多年的黃太說起即將要搬遷,一臉惋惜,她無奈說:「好多街坊由細睇到大,唔到你捨唔捨得 o架啦!雖然呢度冇冷氣,好熱,喺度擺檔,有咁多街坊同小販睇頭睇尾,又同老街坊有講有笑,遲啲搬咗上去(商場),都唔知會唔會見得番啲街坊。」

文章來源︰新報  19-7-2011

市建局繼續收購觀塘裕民坊舖位物業,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最新收購物業為觀塘輔仁街輔仁大樓地舖,涉及金額5,636.4萬元,物業上手業主持貨6年獲利逾2,700萬元離場,物業升值逾90%。

收購項目內88%業權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觀塘輔仁街89號輔仁大樓地下E舖,獲市建局以5,636.4萬元收購。該舖位原業主為駿港亞洲有限公司,董事包括區廣榮及鄭志民等,在2005年以2,900萬元購入上址,持貨至今約6年,轉售物業帳面獲利2736.4萬元,期內物業升值約94%。

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為該局歷來最大型重建項目,估計項目總發展成本達數百億元。據了解,現時市建局已收購項目內88%業權,當中98%自住業主已接受收購建議。該地盤面積達57.5萬方呎,地盤內樓面面積為103萬方呎,共有24幢樓宇,受影響人口為4,439人,共涉1,657個業權。
另外,該處資料亦顯示,葵涌成美工業大廈9至13樓連天台,獲捷成布廠有限公司斥資8,900萬元購入。據了解,物業總樓面面積7.5萬方呎,成交呎價僅1,187元。物業上手業主為PREDOMINANT VIEW COMPANY LIMITED。

根據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6月份共錄得572宗成交,涉資約63.62億元,按月分別上升約6.5%及11.8%,單月成交量創自2005年6月新高; 較去年同期的338宗及37.14億元則上升約47.4%及71.3%,成績不俗。

消費市道仍然良好

美聯旺舖董事盧展豪表示,數字足以反映消費市道基調仍然良好,「內地自遊行」及加薪等利好因素間接提升本港的人均消費能力,相信有助鞏固本港零售市場。

文章來源︰新報 (節錄) 15-7-2011 採訪:陸香明

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如火如荼,市建局近日斥資逾7,270萬元,向資深投資者「波叔」鄧成波,購入銀都戲院大廈2至4樓南面樓面,物業現時由Neway租用,成交呎價逾8,000元。鄧氏自1993年購入物業至今,期內物業升值1.9倍,獲利逾4,700萬元離場。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觀塘輔仁街88至90號銀都戲院大廈2至4樓南面,剛以7,272.7萬元成交,新買家為市區重建局。據了解,每層物業面積約3,000方呎,總樓面面積9,000方呎,以此計算成交呎價約8,080元,現時物業由Neway卡啦OK租用。

持貨18年賺1.9倍
資料顯示,該物業原業主為Bonaspeed Company Limited,董事包括資深投資者「波叔」鄧成波。 波叔在1993年購入上址,當時作價為2,500萬元,持貨至今共18年,轉售帳面獲利4,772.7萬元,賺幅達1.9倍
銀都戲院大廈位處裕民坊核心,市建局在2009年底已收購該廈約七成樓面業權,作價1.7億元。該廈全幢本為銀都戲院,自1963年開始經營,其後戲院範圍再縮減至2樓北面,該戲院至2009年7月才告結業。
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為該局歷來最大型重建項目,估計項目總發展成本達數百億元。據了解,現時市建局已收購項目內88%業權,當中98%自住業主已接受收購建議。
該地盤面積達57.5萬方呎,地盤內樓面面積為103萬方呎,共有24幢樓宇,受影響人口為4,439人,共涉1,657個業權。

文章來源︰信報  11-7-2011

市區重建局一直以「7 年樓齡」基準計算重建項目的收購價;然而,有學者認為做法並不合理,本港重建舊區的思維也較鄰近地區落後。

中文大學建築系教授鄭炳鴻昨天出席一個論壇時指出,目前市區重建的方法是「錢作怪,離哂譜」,以同區7 年樓齡樓宇計算賠償準則並不合理。

他表示,亞洲其他地區在重建工作上都比香港優越,以日本東京的表參道為例,居民可以在重建後的同一地址居住;在深圳城中村,政府在收購前與村民有充分溝通,村民可以「樓換樓」或賠償,若業主選擇樓換樓,等待樓宇建成期間,政府也將向村民賠償租金。

此外,亞洲其他地區在計算賠償時都以建築面積為基準,香港則以實用面積計算。鄭炳鴻表示,香港雖然發展比深圳早,但對重建舊區的思維卻比深圳落後。

倡以居民原區居住為本

他指出,重建後樓宇層數和單位數目俱增,加上屬全新樓宇,呎價可以提升,令樓宇增值不少,但原有居民卻不能分享。鄭炳鴻認為,市建局應改變根本思維,把重建的首要任務定在居民可以在收購後仍在同區居住,令城市能夠增值,增強社區凝聚力,建立社區自身的特色。

出席同一場合的城市規劃師杜立基指出,曾向政府建議收購舊樓後在同址興建居屋、租住單位或樓換樓單位以安置居民,解決居民的搬遷需要,但得到的回應是重建工作只包括「起樓、拆樓同一些修補工作」,並不包括決定把建好的樓宇以什麼方式推出。

圖文來源︰信報 22-6-2011

市區重建局公布去年落成五個項目的盈虧,其中現為萬景峯和荃新天地的荃灣市中心項目,屬於唯一錄得虧損的項目,蝕約19 億元,拖累整體共蝕約503 0 萬元,惟倘商業樓面日後售出,則可望扭虧為盈,錄得約2.49 億元盈餘。

市建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與信置(083)合作發展的荃灣市中心重建項目,總收益逾41 億元,扣除逾60億元的直接開支後,淨虧損逾19 億元;惟市建局截至3 月底所佔的商業樓面總值約20.65 億元。

與新世界磋商名鑄估值

至於毗鄰,同樣夥信置發展的荃灣楊屋道重建項目,則為盈餘最多的項目,共約9.975 億元。

市建局行政總監羅義坤表示,五個項目開展已一段長時間,有些需要補地價,加上招標的時間不同,令項目的收支情況有異。

早前以高價售樓的尖沙咀河內道重建項目名鑄,羅義坤表示,項目屬於業主參與計劃,市建局所佔的權益並不多,累售6 至7 成單位,目前正與新世界發展(01 7)磋商如何分配售樓收益和估值等問題;新世界發展表示,由於討論仍在進行中,集團不便評論。

另外,羅義坤估計,本年度市建局將推出1 至2 個項目招標,屬於細規模項目,惟有關項目暫未完成「清場」。

Share this blog

Bookmark and Share

分類

一起紀錄官塘吧! 行動吧!

觀塘市中心重建在即, 店子一個地一個被關上。不論是你的觀塘故事, 又或者透過同街坊傾偈, 所知道的故事, 又或者是攝影和錄像, 都歡迎你跟我們一起紀錄觀塘。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網頁眾集一班朋友, 紀錄將要逝去的觀塘, 並了解這裏的過去, 再檢討現在的觀塘發展, 是怎麼回事了? 你可透過發郵件到kwuntong2007@gmail.com 或留言在comment裡。 flickr的相,請用「kwuntong」tag住,就可以在下面「看看"我"的官塘」中見到大家的照片

加入我們,一齊紀錄官塘

如果妳/你都有興趣將自已知道的官塘直接告訴大家,也可以電郵至kwuntong2007@gmail.com,就可以成為網站的編輯之一。 不論是文字、相片或是短片都無任歡迎,一齊記錄我們共同的社區故事。 如果想直接貼在此blog上,也可於https://en.wordpress.com/wp-login.php登入,就可以在此貼東西。 Name: kt2007 Password: kwuntong2007

一路下來

有幾多人上來

  • 1,266,468 hit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c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