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monthly archive for 五月 2012.
今天帶明報記者妹妹去官塘訪問,謝謝她給我一個機會,讓我跟不熟悉的街坊可談天。如果沒有她,可能都沒有這個機會跟他們談天。街坊都是友善,他們的生活故事,總是引人入勝。試想想他們只用15分鐘就把40年的小販或補鞋的生活告訴我們,能不吸引嗎?
街坊有點似老朋友,有時可能幾個月才會探望他們,但一聲"盧生"、"梁生",就可閒話家常,吹水、閒聊就是街坊的生活。溝通技巧、訪問方法,只有我這個不近人間煙火的超齡學生才需要學習。
官塘是卧虎藏龍,原來真是大隱於市,平時常碰到的街坊,他們都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搵食"絶技。
今天,拜訪裕民坊路旁書店的陳生,之前跟他的父親作訪問,這次他說出另一個故事,原來他們在六十年代至現在,他們每星期都輪流到台灣兩次買書,原因是甚麼呢?原來是香港作家不夠,又不及台灣多產,過去愛情小說只得亦舒,而武俠小說只有久遠的金庸和近期的黃易,台灣不時人才輩出,又有梁羽生、溫瑞安和古龍等大師,所以他們才為讀者遠負台灣購書。
談書,尤其是通俗文學,一定不是陳生的對手。他父親更有熱忱,八十多歲還很厲害,一個人帶着好幾袋書從台灣回港,一個老人家又如何拿這麼多東西呢?原來,他聰明地在過海關時,用200元請遊客幫他已打包好的書拿上飛機。為了尋好書,他們一家可以拍攝旅遊特輯,不單台灣,十幾年前,已涉足大陸,為的不是按摩和揼骨,而是小說。他最津津樂道是當書中百樂,十年前,在二月河未在國內、香港紅起來時,已引入他的名著<雍正王朝>,他自豪地說︰"那時書後寫着二月河,只拿六百元人民幣的稿費,真是小得可憐",現在他的稿費真是天文數字。官塘市中心重建後,他可往哪裏去呢?他不知道,市建局沒有告訴他,他笑說︰"現在等做釘子戶"。
從印尼到大陸,再輾轉來港的補鞋匠何生,為人細心,30年的補鞋生活,也練成獨門秘笈,就是自行剪裁的牛皮鞋墊,他說個中的好處︰"一是不會腳臭,二是你對鞋爛,鞋墊都不會爛",他會在深水埗買下一整幅的牛皮,我無知地問他︰"牛皮有多大?",他說︰"好像一隻牛般的大",用普通的剪刀,在晚上逐一裁成的鞋墊樣子。累嗎?何生說︰"搵食無辦法",現在不足一百呎的店舖也要2000元租金,但重建後,想找地方借,也找不到。十年前,他從街頭的小販,被驅至街角的小舖,生意已大不如前。只餘下熟客,會走入仁愛圍的深巷中,尋找和欣賞何生高超的補鞋技巧。幾年間租金由1100元,加到2000元,他還可勉強抵受到,但重建後,何生可向哪裡去呢?
白鴿店旁的小草
盧生賣的七彩鉛筆,官塘 小販市集特產
自製鞋墊
60年前的英國製的補鞋機
觀塘仁愛圍的雞記麻雀館於1976年開張。
編按︰市建局月初,收購渣打銀行在裕民坊的舖頭,呎價達天價10.67萬元,花上6億,我們會問市建局真的這樣窮嗎?現在對小商戶要求合理賠償,連1.9萬每呎也付不起,明顯欺善怕惡,對大財團手鬆,對小商戶計到盡,厚此薄彼,公理何在。
不公平的機制和玩分化是市建局的專長,早前2009年,整個官塘都掛滿不滿市建局對業主賠償不公的橫額時,市建局亦以4.37億高價買下匯豐銀行的舖位,單是特惠津貼就高達4000萬,呎價約3.6萬元。
文章來源︰蘋果日報 26-5-2012 記者:李凱琳
觀塘具地方特色名店和老舖的業主,決定入稟法院控告市建局賤價收購!在仁愛圍經營三十多年,打冷聞名的新南苑餐廳、當舖及本港首間獲發麻雀館牌的雞記等,怒斥市建局突將仁愛圍收地限期由2015年推前至下月,強行收地,開價更比專業測量師估算呎價少一半,「佢當改善社區係尚方寶劍,咁同地產霸權有乜分別?」
市建局在觀塘市中心推行歷來最大型的重建項目,08年底首次向受影響業主開價收購;持有仁愛圍中興樓 F、 G和 H舖業主、玉芳置業老闆方雨強指出,三間舖共約2,300呎,現租予打冷聞名的新南苑餐廳。
他表示,由於市建局曾承諾在2013年6月調整呎價,故未有接受首次開價;但局方在去年3月加快收購,更以12,000元呎價強行收地,他曾委託政府認可測量師估價,發現比局方開價高一倍,但局方卻指他做法多餘。
「當改善社區係尚方寶劍」
方雨強表示,玉芳置業是其母岑玉芳一手創立,是養活他和弟弟及家人的經濟支柱。文盲的岑玉芳在酒樓工作兼運貨,憑勞力儲得第一桶金,成立玉芳置業,買下現時仁愛圍物業;他怒斥局方賤價收地,極不尊重母親對社會的貢獻,「市建局當改善社區係尚方寶劍,同地產霸權有乜分別?」
仁愛圍老店成發押業和林記電器行坦言「官字兩把口」,業主新一有限公司曾為了在港島重建區的物業與市建局交手,更鬥至法庭,最後獲判勝訴,「業主呢度值至少2,000萬,比局方出的多800萬,所以點都唔妥協。」玉芳置業、新一和其他業主並未認輸,正商討入稟法院。
雞記雀館老闆態度軟化
不過,曾帶頭聯繫業主抗爭的「龍頭」雞記麻雀館老闆林國強,昨日態度軟化;他無奈表示,由於麻雀館牌照不能轉讓亦不會再發,且限定要在同區經營,雞記如今情況嚴峻,只能結束與局方的僵局,集中火力找新店。市建局雖承認未與部份業主達成共識,但指目前收購進度理想,按一貫收購政策,業主可獲物業市值交吉價加上該價10-35%津貼作賠償,合資格商戶則獲得額外營商津貼。 繼續閱讀文章 »
編按︰重建誰最得益?當然是大業主,尤其是大集團,所以發展新界東北的賠償四百億,被侯志強家族獨取50億,也是等閒之事。租客、小業主又分得多少呢?跟市建局談判賠償不是容易的事,局方以查家宅形式質疑他們,沒有財力和智識,小市民明顯蝕低,我們的蝕,結果成為大集團的賺,賺取更多賠償。
原載︰蘋果日報 8-5-12
市建局觀塘裕民坊重建計劃第1期已逐步收齊業權,新近位於輔仁街的渣打銀行舖位現址,亦獲市建局斥資5.87億元收購,為觀塘重建項目進行收購以來,單一最大銀碼的物業成交。
區內單一最大銀碼成交
觀塘裕民坊為市建局歷年來最大型重建計劃,區內多個地標建築早已被逐一收購。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觀塘輔仁街88至90號銀都戲院大廈地下銀行部分連南面一樓全層,獲市建局上月26日斥資以5.87億元購入,為收購以來單一物業收購金額最高成交。
據了解,上址現租客為渣打銀行,面積合共約5500方呎,以收購價計算,呎價高達10.67萬元。資料顯示,物業在1964年起已由渣打銀行持有自用,但在1992年底以1.552億元轉售予 Lucky Project Development Limited,並一直售後租回物業至今,最新月租為160萬元。
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 Lucky Project的公司董事包括許鑑榮、許鑑棠等,亦即冠華鏡廠許氏家族成員,持貨近20年後售出物業,勁賺4.318億元,升值2.78倍。
裕民坊收購範圍內對上一宗大手成交,為滙豐銀行在09年底以4.37億元賣出自用的裕民坊1號全幢物業。恒生銀行同年亦售出自用的裕民坊70至74號地舖,作價3.26億元。
另外,市建局亦斥6725.2萬元購入輔仁街87至99號輔仁大樓地下 D舖,約600方呎,現為人和荳品廠,每方呎收購價達11.2萬元。原業主在1992年中以1500萬元入市,獲利5225.2萬元,賺幅達3.5倍。
走着、走着,社區雖然跟昔日不同,但是依舊有趣,還是充滿色彩,不要以為重建了,就人生樓空,像沙漠荒野,只要用心看,還常有物外之趣。
重建,對街坊來說,也是回顧過去的生活,沒有停下來的時候,人只會營營役役,為工作,為賺錢。今天,大家口中都對社區、街坊、鄰里及生計依依不捨,跟他們談往事,都會娓娓道來。他們有時會擔心被迫退休後,生活沉悶,有時擔心沒有安置,各人有自己打量,自己的故事,張開耳争,細心聆聽,重建下,危機中,社區更有存在感。牛腩巷、伊斯蘭祈禱中心、飛雁洞都不見了,餘下來來的小店,我會更留心他們,繼續發掘我不知道的官塘,記錄轉變中的官塘。
如果大家有興趣,也可以聯絡我們,跟我們一起關心社區身邊的人和事。
遠處的"誠信建築",諷刺嗎?
昨天,遊走官塘,聽到安置的不公平,街坊的惋惜,也有起重機的聲音
社區、鳥籠、與遠方的起重機
訪問從事小販工作40年的四哥,他在述說安置的不公平(另見長文)
結業的郵局
送給特區政府
將來未可望,今天,街坊歡樂依舊
現在的牛腩巷,只餘下牌匾上的餘色,還後一間牛腩店已在上星期結業了
與時並進,專賣豹紋的小販姐姐
今期(337期)u magazine 介紹重建下的官塘很不錯,有我的訪問,還有不少街坊的聲音,官塘有幾好呢?想知道怎樣跟市建局打交道,它又怎樣選擇性遺忘小販們,再看看小販、巴基斯坦人到工廠區的故事,買本就知道啦!
謝謝樹仁同學 Shan Lam的重建記錄片,片中都是熟悉面孔, 大排檔、潮州店、白鴿舖,都因重建消失了,心不由自主酸起來了,十年後,官塘只餘下APM的二、三世與呎價過萬、高聳入雲的豪宅,這官塘不再屬於我們了。是我們需要重建,還是重建需要我們呢?是我們需要退休,還是重建需要我們退休呢?回歸十五年,香港改變很多,城市變化尤大,2001年成立的市建局工作十年如一日,規劃、賠錢、拆樓、賣樓、賺錢,偶而加上保育之點綴,方程式依舊,香港可變,市建局又何時變呢?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的來」來的又是甚麼呢?是國內購物團、大陸購樓客、高級酒店、高檔消費,想起這樣,我不可瀟灑,也未能釋懷。重建帶走了草根文化和傳統社區,他們的重量並不輕盈,反映我們的價值,市建局的重建容不下白鴿店,也看不起大排檔,更沒有草根生活的位置,與其說香港社會仇富,不如說我們政府仇窮。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20430/00407_018.html?pubdate=20120430
【記者鍾雅宜報道】又一間老店敵不過時代步伐瀕結業!屹立香江逾五十年、本港首間麻雀館「雞記」於觀塘具三十六年歷史的分店,早前被納入觀塘重建範圍,原定明年獲出價收購,因當局加快重建而提早議價,但店東不滿市區重建局以鄰近店舖五分一賤價收購,「雞記」無法在同區重覓舖位,老店結業會令六十員工失業。市建局強調已提供充裕時間予業主考慮收購,又指同一街道大部分商戶已接納收購建議,進度理想。
雞叔長子林偉森說市建局○八年年底向該店面積合共一千三百平方呎的兩舖提出收購,但因價錢太低未達成協議,市建局曾透露將在四年半內再次出價,不料去年三月突然加快重建,今年初得知收購價為每平方呎一萬二千元。政府早前刊憲,該區物業會於六月二日復歸政府,由政府與商戶協議補償。
您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