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ver

HK01報導配上清溪川的相,以為翠屏河就變身,所謂活化翠屏河 ,其實是拆成業街公園做重建 。另一篇報導的題目是「活化翠屏河建智能水閘人工島 種水生植物防洪 化身港版清溪川 」,跟實情不符,純粹為渠務署宣傳。行過都知條翠屏河(渠)極臭,一池死水。花幾億攪大白象工程 ,全計劃都是為換地,拆走成業街公園,再重建商廈,迫死觀塘人,將公園搬到無雷公咁遠。這類工程都見怪不怪,但奇在依然有人相信。坐在臭渠嘆咖啡,花上10年攪啟德河,還未辦得到,至今都是地盤,行過黃大仙都奇臭無比,憑甚麼翠屏渠會比啟德做得更好呢?
每次做渠務工程必定提及清溪川,其實街坊不要富麗堂皇的韓國河溪,反而是簡單的河道,大樹兩旁,給老頭垂釣,路人談天。清溪川重點是市長李明博花二年,向公眾遊說4000次,跟十萬小販和商戶溝通,安置他們生計,而不是純粹大白象工程,香港政府最擅長巧立名目花錢,想一個名堂,再做宣傳,沒有諮詢,只有閉門做車,結果如何,不用多說。
改善觀塘社區環境很簡單,減少清拆工廈,降低樓宇密度。目前觀塘人多車多,多建十條清溪川都留不住街坊。
原文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