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category archive for the ‘鬼鬼、奇奇、怪怪在官塘’ category.
相片是官塘市中心重建區內,一間名叫振鷹(英)的電器店,位於榕樹林立的裕民坊公園旁,已有三十多年歷史,由葉太母子經營,雖然店名是CY,但都敵不過CY頭馬──張震遠與市建局,逃不過重建的魔掌,本月底就要強行收店。葉太的兒子擁有一雙巧手,從小跟隨父母學習維修電器。記得訪問那天皓熱非常,汗流夾背,走到他們店裏,爽快輕鬆,她們在一百呎多的小店竟可加裝冷氣,很少樓梯店有此設備,說起冷氣,葉太都笑逐顏開,甜絲絲帶着自豪。她自言怕熱,有時陽光太猛,店裏也有點熱。不過對筆者而言,已是天堂。對不起,筆者愛好行街道,但也希望找個清涼歇腳點。人同此心,cy shop(與空調)不難成為街坊社區中心,官塘的榕樹頭。
店內放滿各式電器用具,電池、插蘇、燈泡應有盡有,還有上門維修服務,賺大錢說不上,但養活他們一家人,絶對游刃有餘。可惜,近年重建,熟客都搬走,生意有所影響。這幾年,電器越來越便宜,幾千元可買電視、冷氣,過去是想象不來,款式推陳出新,卻為現代社會多製造垃圾。現在的維修已不單為省錢,也為地球着想。今天電視已轉用電腦板,維修難道大升,要更換整塊電腦板,不能像從前逐塊零件更換,維修生意也不如從前。最大打擊乃是重建,迫遷無法改變,空閒時,葉生也會學健身,裝置自己。可是,重建,來得突然,如張震遠隨口說說,提早半年至一年收地,店主們卻準備不及,專心賣掉貨尾,賠償問題卻沒有時間,也不知如何應對。
旁邊經營30-40年的樓梯店,不過租書店、輪軚店,還是補鞋店,一律最高賠償30萬,最少只有幾萬元,幾十年熟客,原來只值這價錢。復業無望,店主都表示無奈,被迫結業,失業在即,前路惶惶。
官塘的CY店,讓我想起現在大陸拆遷重建時,會掛着毛澤東的畫象和五星紅旗,阻止拆遷辦強行清拆,看來香港掛着CY像和中共黨旗的日子不遠。提早收樓,誰人得益呢?
圖來來源︰明報
文章來源︰1-12-2011 壹週刊
駕車途經觀塘繞道,必看見屹立一旁的九龍麵粉廠,這廠運作四十五年,因上月被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點名保育,才喚起大家關注。在如此簡樸的建築物背後,原來隱藏一段段豪門故事。九龍麵粉廠的創辦人並非香港人,而是泰國華僑林國長。他在泰國開金行發跡,後到台灣辦賓館及麵粉廠,六、七十年代身家已達十數億。但他生性慳儉,平日只以腐乳送粥,中年已患了營養不良!到七十一歲,他才來港創辦九龍麵粉廠。不過一生勞碌,死後只換來後代爭產。有七名妻妾的他,只有一子一女兩孫。先是妻妾和兒子爭產,再到孫兒狀告父親,進而兩名孫兒對決,鬥到七彩!現時九龍麵粉廠的大股東,是身在台灣的次孫林命嘉,其人一樣風流,曾搞婚外情令紅顏喪命,被對方家人在靈堂連摑多巴!這樣一個家族,較電視連續劇的劇情更精彩!
九龍麵粉廠再受關注,源於上月林鄭月娥在電台作出的「公開呼籲」。因應施政報告提出,要將九龍東發展成核心商業區,她認為該區工廈須重建外,部分有價值的應予保留,並點名指九龍麵粉廠可以保育活化。她稱得悉該廠已停止運作,現時只是貨倉;還帶點可惜表示,未能聯絡到該廠業主,故希望對方能主動接觸政府。
林鄭吹水
翻開九龍麵粉廠的公司註冊記錄,其股權非常分散,包括有同樣在泰國發跡、盤谷銀行老闆陳有慶家族等,但主要股權落在創辦人的次孫林命嘉手上。本刊遂到台灣替林鄭月娥尋人。林命嘉雖避而不見,但透過秘書回覆指,政府從來沒有派人聯絡他,「林先生也是看報紙才知,他不理解,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其後本刊再聯絡麵粉廠在香港的負責人柯成和,他直指林鄭月娥「吹水」。「都無人搵過我哋!見報後陳有慶打電話來,問係咪要保育?同埋我哋仲運作緊,唔係貨倉,連鼎泰豐現時也是向我哋攞貨。呢排有好多客打來問係咪唔做,對我哋生意影響好大,我哋都想出信向政府澄清!」本刊本週二向林鄭月娥查詢,並向她透露麵粉廠仍運作,且因她的言論惹來麻煩。林鄭聽後先是臉色一沉,後微笑並迴避鏡頭離去。
廠內麵粉又吹又磨
姑勿論如何,九龍麵粉廠今時今日仍然運作,柯成和指雖然生意大不如前,但從未有結業打算。這棟香港碩果僅存的麵粉廠,外牆灰蒙蒙,樓高九層,西面設有多個足足六層樓高的大圓柱,其中向海的一個圓柱寫有「九龍麵粉廠」五個大字。在建築物二樓,有一條吊臂及輸送管道橋樑,橫跨對出的海濱道連接到碼頭。經過的途人對此都感到好奇,原來這些設備對經營麵粉廠來說大有學問。由六六年開廠便工作至今的老臣子柯成和指,該條打橫伸出來再垂直向下的管道,在當年是伸入海中的,方便將由躉船運來的小麥「吸」入管道。「六、七十年代觀塘仍未填海及建觀塘繞道,麵粉廠就剛好在海邊。後來填海我們創先河改裝貨櫃運送小麥,並向政府租下觀塘繞道下面的地皮,放置貨櫃,再將小麥泵進管道入廠。」柯成和憶述說。每次由美加運來的原材料小麥,往往上千噸以上,人力難為,故要先從貨櫃吸入管道,再橫向經輸送帶送入廠房二樓。這些小麥送入二樓,就傾倒入那些有數層樓高的大圓柱中備用,工人形容從洞口向下望會嚇得冒汗。小麥會先泵入廠房五樓經機器打磨成粉,再「吹」上七樓篩出雜質,這些麵粉會跌落六樓復再「吹」上七樓包裝。難怪廠內工人笑言:「啲麵粉又吹又磨又fing,好似跳舞咁!」廠內還有不少管道如滑梯般將麵粉滑來滑去。現時九龍麵粉廠仍每日生產過千包、每包五十磅的麵粉,供應鼎泰豐等本地著名菜館,甚至出口海外。員工二十多人,大多做了三,四十年,最年輕的一個已四十多歲。 繼續閱讀文章 »
剛在網路上認識街坊阿JOY,她即興問有沒有興趣到觀塘搞的盂蘭勝會
我在想除了康寧道球場,除了那個巴士總站旁的涼亭公園,還有甚麼地方呢…
我想也想不到,原來是在狹小的仁愛圍三角公園搞…
那些師傅一定攪盡腦汁了,要充份利用這個空間來營造是次勝會
仁愛圍三角公園的空間可能性實在太多了
早上是流動小販的聚腳點,販賣毛巾衣物及玉器
下午則是放著一個個廣告易拉架,年青的銷售員在推銷網絡服務
晚上則是旁邊大排檔,餐館(eg.新南苑),的延伸,開六七張摺檯,成了餐館的露天雅座(方便食客吸煙)
意想不到,盂蘭勝會已在這裡搞了三十年
三角公園,這是一個有趣的公共空間
8:00pm (平日)
4:00pm (平日)
圖為神打的儀式
編按︰15-9-2008早上8:00我們已經有朋友在會場開始考察,如有趣參與可致電62206769
文章圖片出自︰http://www.hkhikers.com/Sau%20Mau%20Ping%20Da%20Sheng%20Festival.htm
大家認識的齊天大聖孫悟空,相信都是小說「西遊記」的那位法力無邊的主角,但原來也有人認為這位神仙其實早已是民間的神衹,只是吳承恩將他寫成小說,是否屬實很難說,但現今的確有善信供奉這位神猴,並尊稱為大聖佛祖。現時香港最少有三間大聖廟,其中在秀茂坪的廟宇,更是每年農曆八月十六日大聖寶誕的舉行地點。由於廟宇即將搬遷重建,今年可能是這兒的最後一屆大聖寶誕,因此非常值得去看看。
全文請按這裏
Unaccountable: 無論官方還是半官方機構,既要面對香港市民,為何帳目不能公開?為何一定要收支平衡?請問政府是要像私人機構般講盈利,還是應改善人的生活?
Revolting 若打著以人為先的旗織,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為何是要居民搬走,原址則將被建私人樓宇和酒店? 究竟是改善誰的生活? 原址的新樓似乎不是讓原居民遷回,他們被趕走,但生活未必有改善。
Abusive請問何時做活化? 何時做復修? 何時做重建? 4R的準則如何定? 月華街和物華街對岸的樓齡相約,為何有些可做復修,市中心卻一定要重建? 只要看一看現有的重建和復修比例,便知Urban renewal這一個名詞是否被abuse了!
小Q
你想到這個空中花園嗎?
只需在觀塘一大型商場內搭最少3條電梯+穿越一間大型連鎖店才能到達的"公園"。如想從捷徑進入, 連鎖店門口旁有一小門進入, 但不易看見, 建議各人士尋找捷徑時多加耐性。
由於不太多人知道, 所以即使APM人流節節上升(嗱,我係話APM人流咋,冇講個公園響邊啊), 人流仍然維持低增長, 可算是旺中帶靜。
疑似亞熱帶森林: 園內樹木林立, 園外石屎森林。由於商場及附近大廈排氣口都四周設置(氣管有問題者不建議使用此場地),在潮濕天氣下,可謂熱上加熱。
有興趣者歡迎到以上公園參觀。
十分滿分的話, 這個空中花園你給多少分?
故事來源︰http://www.pcdiscuss.com/forum/archiver/tid-81764.html
戲院是人流最多的地方, 亦是陽氣最旺的地方,但在20年前的一個下午, 有一對母子, 兒子大約6歲左右,正讀小學一年級, 在觀塘裕民坊巴士站下車後,母親拖著兒子的手, 在附近四處逛街。
當兩人行到街頭一間戲院(x聲戲院), 兩母子不經意地行了入去,突然兒子放開了母親的手, 在戲院大堂四處走動,當他走到大堂中央位置時, 見到一個類似泥造的裸女雕塑,用繩圍住, 塑像背上刻有些經文, 兒子一時頑皮性起,入圍繩內之裸女泥雕旁, 並且用手摸這個泥雕的後背,即時被戲院的員工呼喝制止, 但他已觸摸到該泥雕一下,母親在遠處見到這事, 即走過去並罵了兒子一頓後,便帶了兒子一同回家, 走出戲院始看到該戲院正上演"邪"這套港產片。
回家後一切生活如常, 但到了翌日下午, 與昨日逛戲院之相同時間,兒子突然狂叫並且狂叫很驚, 母親即放下廚務走出客廳,見兒子坐在地上, 很驚恐地望著天花的角落, 母親便跟住兒子的眼光視望上去,奇怪沒有任何異象, 便撫摸兒子的頭想安慰他, 怎料兒子正在發很高燒,於是母親便帶他去看醫生, 但醫生亦找不到原因, 只好開了些退燒藥給他兒子服食。
經過了兩星期, 兒子的病無法醫治, 倆夫婦手足無措,於是想帶兒子入醫院, 當搭的士去醫院途中, 的士司機突然與夫婦說,他本身是一個道士, 當他們上車時已感到有股邪氣帶了上車,而且他們兒子的臉上帶有死人的屍色, 已知不妙, 於是便停了車瞭解近期發生了的事,去了怎麼的地方等問題, 當的士司機聽到戲院之事, 突然同他倆夫婦說,他們的兒子已中了邪靈降, 而且邪毒已深, 如不及時驅邪, 後果堪虞。
的士司機於是改變方向, 載他們三人去了附近的紙紮鋪, 買了些作法用之用品,一隻生雞、生果、溪錢等, 即驅車直去官塘這間戲院, 在戲院出面的十字路口拜祭,並且放了只生雞, 燒了溪錢後, 便送了他們回家, 分文都沒有收取。
後來兒子對他倆夫婦說, 他當日見到一個梳男人裝髲型的女人,掛在天花板上面, 並且對他伸出舌頭, 於是他便驚到大叫,其實兒子在戲院觸摸女泥雕塑時, 只女鬼已附上男童身上, 等時辰到時,便可借屍還陽, 幸遇上這位行道之的士司機,將女鬼送到十字街頭驅走她, 讓她迷失方向, 救回他們兒子一命。
所以不要到處觸摸一些來歷不明之東西,
有機會招惹一些邪靈利用一些媒介上身, 要小心啊
您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