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對市建局觀塘發展計劃 簡介
Ø 5.35公頃,大約5個 11人標準足球場,比荃灣七街大5倍,位於觀塘道,康寧道,物華街,協和街。
- 重建地盤面積為朗豪坊的七倍,重建後可用的面積為朗豪坊的四倍,為現時最大的重建區
Ø 受直接重建影響人數為5000名居民及以觀塘市中心為消費、娛樂、交通等核心的 60萬觀塘居民
Ø 受影響的商舖達300戶
Ø 重建完成年期︰起碼到2021年
Ø 涉及金額︰300億( 市建局資產為98億)(2007年數據),2014年數據為500億(市建局資產為262億)(西九預算為470億)
Ø 5楝約50高的住宅,提供約 2000 個住宅單位
Ø 1楝約70層高 (280米)的商業大廈
Ø樓價︰首個月華街項目信置以樓面成本約1萬元/呎投得[10-9-2009,明報],實用面積售價1.3-1.5萬元,賠償每呎金額為5,937元,相差3倍)
Ø 重建後商業面積分佈︰
商場為 111,700m2
街舖為 15,000m2
小販區為 1,200m2
重建後「商場︰街舖︰小販」面積的比例約為︰
110 : 10 : 1
受重建影響的街道包括:
1. 整個裕民坊(從銀聲娛樂場到銀都戲院和匯豐銀行)
2. 同仁街
3. 仁愛圍
4. 仁信里
5. 輔仁街(從裕民坊到物華街一段)
受重建影響的公共設施和建築物包括:
1. 觀塘賽馬會診所
2. 政府合署和郵政局
3. 觀塘道的公眾停車場
4. 裕民坊休憩公園
5. 裕民坊休憩公園旁的巴士總站
6. 月華街巴士總站
7. 區內各小巴總站
8. 仁愛圍休憩公園
9. 康寧道的兒童遊樂場
10. 協和街和物華街交界的公眾休憩處
11. 物華街臨時小販市場
12. 協和街臨時小販市場
(二)現時情況︰(18-8-2013更新)
- 新任市區重建局主席蘇慶和上位前(2013年5月5日明報),宣佈觀塘、衙前圍村和深水埗海壇街會在2013年9月清場。蘇主席在上任時亦向街坊宣戰說︰「要對接受賠償大多數業主公道,如果個個都留到最後,會拖慢重建進度」,亦指「理論上市建局都是一個發展商」,。
- 現時留在重建區,除了可獲安置的小販(及年多後才收樓的裕民坊),沒有安置又急於被清場,大約有30戶助手牌小販和鐵皮檔,並有少量樓上居民。
- 最少30位助手牌的小販,卻只有6,7個小販檔安置,其餘只有用市價投標街市乾貨檔,不少由1千多元被炒至最少每月3,4千元租金
- 店舖的賠償大多30萬左右,而觀塘區同類較少面積的店舖租金大多升至每月8萬,賠償不足付上半年租金,還未包括搬遷費
- 不少街坊(凌記書店、偉利模型等)已收市建局律師信,準備上庭,但市建局暫沒有跟他們商議賠償,下一步可能是執達吏和警察抬人清場。
(三)重建計劃中的新建築
1. 五幢高40層以上住宅樓宅:其中四幢高160至178米,一幢高140米,分別位於現時的月華街巴士總站和主地盤的北部,即輔仁街右面的仁信里、仁愛圍、巴士總站,以及左面的銀都戲院至僑昌大廈一帶。
2. 一幢高70層以上的混合式商業大廈(除寫字樓外,還有商場、酒店和餐廳等):這幢高280米的商廈將位於現時的賽馬會診所、政府合署和公眾停車場所在。相連的平台商場則申延至現時裕民坊的東部。
3. 一座10層以上的鵝蛋形社區中心:位於現時裕民坊西部。(大會堂等社福設施需經過三層商場才可以對達)
4. 一個位於地下的全天候公共運輸交滙處。
地積比︰7.5倍
重建後的面積︰401,125平方米
裕民坊現在住宅樓面積少於 150,000平方米(資料來源:「再造觀塘」計劃總結報告)
總樓面面積增加︰167% 即1.7倍
(四)重建後的觀塘市中心跟現在有甚麼不同?
1. 現時市中心的樓宇多為6至7層高。重建後的5幢住宅樓宅高達40至50層高,商廈更高達70層甚至80層高,比APM還要高4成。這些超高樓宇不但妨礙街頭採光,也阻擋空氣流通,加上增加的車令區內空氣污染更加嚴重。
2. 現時區內商鋪多位於地面,貨品和業務種類繁多的街頭店鋪令觀塘市中心成為一個非常活躍的平民商業區。重建後的商鋪大部份將會位於平台式商場上,原來的小販市場(包括位於仁愛圍休憩處的小販區)將全部清拆,市中心會失去平民商業區的特色。
3. 為了興建上述建築,3條街道(裕民坊、同仁街和輔仁街)將會消失或重新設計。由於裕民坊、同仁街和輔仁街是區內交通最繁忙的街頭,有評論指這將會造成觀塘道和康寧道交通嚴重擠塞,重建區內空氣或會改善,但交通集中於重建區外,加上新增超過1000個的車站,令區外環境會變差。
4. 現時巴士總站和小巴總站位於市中心不同角落,未來會全部集中在一個地下的大型公共運輸交滙處。有評論指這種公共運輸交滙處可能危害候車人士的健康。
5. 公共設施位置甚差,診所被放在月華街山上的豪宅底層,與停車場為鄰;美沙酮診所被放在港鐵站底,近通風口的位置;政府合署成為商場一部份,需要從商場才可走入。
6. 原來的裕民坊公園變為裕民廣場,除3棵最年老的榕樹外,原來公園內的部份植物將會被移植,市建局會另外種上500棵新樹。
7. 現時除了裕民坊公園外,區內尚有幾個休憩處。雖然這類設施嚴重不足,但總算是公眾地方,市民可以比較無拘無朿地閒坐、看報、下棋。市建局聲稱重建後的市中心將有三成的綠化地帶,但其實超過約三分之二是商場平台和私人住宅樓宇平台上的公園。換句話說,大部份綠化地帶屬於私人地方,而進入所謂的公共公園的道路大都需要穿過商場,市民未必能隨意享用。
(五)重建期間觀塘居民可能受甚麼影響?
據市建局預計,整個重建計劃為期12年,即從2008年底開始,起碼到2020年初才完成。期間除了重建區內的居民、店東和僱員等受到拆遷影響外,附近居民的生活估計也會受到以下的影響:
1. 交通擠塞,部份車站被安放在翠屏邨的7-1便利店和蒲吧旁的臨時停車場上
2. 環境污染
3. 物價和租金整體上升
4. 4. 診所、郵局等公共服務不再方便居民
(六) 安置賠償問題
2) 無法兌現的樓換樓,換樓前,請付200萬
3) 消滅仁信里和本地賽鴿業,凌晨過百人清拆香港唯一的賽鴿舍
4) 毀滅社區特色,消滅觀塘社區
5) 其他賠償安置問題
(七) 財務、發展問題
1) 市建局獲政府括免補地價,至2013年,相關括免費高達65億,而局方賺取利潤,跟市民無關,只能用作局方使用、職員分紅或滾存。結果市建局成為政府小金庫,可不受立法會監督,順利取得資金發展,中環街市項目的5億元,由局方全資
2) 免費取得觀塘市中心33. 8 萬平方呎政府及公共用地,佔全重建區的土地66%,包括︰月華街、仁愛圍巴士站、康寧道、裕民坊公園,政府合署和診所,總值127億(2005年數據),而賠償支出僅100億
3) 斬掉市中心大量樹木
4) 將來觀塘打造成太古城,趕絶基層。 政府的人流估算大多是從港鐵出人,而住在山上的舊區和公屋街坊,沒有四通八達的街道,只能靠月華街的天橋,難以走入市中心,市中心變成豪宅的花園。
(九) 以下為重建後的影響︰
1) 樓宇高度
酒店高達280米,影響維港山脊線,和周邊居民的景觀
2) 更多「私有」休憩和綠化公園
有2/3的市中心有機會成為住宅物業管理的地方,公園成為屋苑私人物業,地面四通八達的街道淪為平台花園
3) 消滅街道和基層生活,強行將觀塘變為太古城
破壞原有平民化的小商店和小販文化,強加一些外來的高檔文代,失去地區特色。
重建後「商場︰街舖︰小販」面積的比例約為︰11:1:0.1
4) 以車為主的規劃,跟行人格格不入,影響環境
可商榷之處︰市中心增加1200-1500停車位,令空氣更污染,塞車情況更嚴重,而未來地下交通滙集處空氣質素成疑
5) 沒有稱改善居住環境
可商榷之處︰沒有原區安置、舖換舖和樓換樓的安排,現時居民被迫離開市中心
6)誰的新舊融合?
可商榷之處︰製造社區分隔,在未來設計中,月華街的街坊未能直接走入市中心,協和街沿線面向主地盤的現有建築物是私人物業,市建局稱沒有業權同意,權擁有人的同意, 很難就前往市中心提供額外的行人通道。
7) 周邊街坊難以走進市中心
現在的市中心四通八達,市民可隨時進出,將來協和街的街坊要走斜坡山才能走入市中心,康寧道則只剩下一個出入口,而物華街更取消出入口,市中心公園成為豪宅住戶的後花園
8 ) 公營服務阻隔基層市民
鵝蛋形社區中心中的社區會堂和政府辦公室,需穿過商場和啡咖室才可到達,基層市民可能因衣着等問題被拒門外,有違政府設施易於使用的原則
9) 官塘高級化,抬高樓價,建豪宅
報章報稱月華街項目成長過萬,將來建成的住宅勢必淪為豪宅
10) 破壞本土文化
現在市中心的潮州、客家、南亞裔等族群被拆散,使盂蘭節、潮州音樂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消失
(八)相關資料
20位觀塘街坊的生活故事
社會影響評估SIA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English version)
社會影響評估(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中文版)
同仁街市集重建後的規劃圖(25/8/2016)
2008年的觀塘重建發展圖(Master Layout plan)
16 留言
Comments feed for this article
14,五月 2007 於 6:21 下午
觀塘重建資訊版開幕 « 活在觀塘
[…] 觀塘重建資訊版 […]
20,六月 2007 於 2:32 下午
小清清..
gd….
5,九月 2007 於 6:59 下午
官塘未來的十字路口 « 活在觀塘
[…] 觀塘重建資訊版 […]
9,三月 2008 於 5:51 上午
徘徊於單行道 BI-The-Way, Tarrying… » 沒有影像,沒有音境 ﹣﹣ 再走在裕民坊
[…] 觀塘重建資訊版 […]
11,三月 2009 於 1:04 上午
Joanalist
我都是觀塘長大的,我會好懷念舊觀塘。
11,七月 2009 於 10:50 上午
ericyip
(五)以下為重建後的影響︰
1)相關方案內容:樓宇高價發展
可商榷之處:酒店高達280米,影響維港山脊線,和周邊居民的景觀。 <== 地標建築可以令新觀塘架形象更清楚
2)相關方案內容::更多休憩和綠化公園
可商榷之處: 2/3的市中心成為住宅物業的私人地方,公園成為屋苑私人物業 <=== 重建後的只計可公用的休憩和綠化公園比現在的也高出1倍以上
3)相關方案內容:重整街頭文化,設有地舖
可商榷之處:破壞原有平民化的小商店和小販文化,強加一些外來的高檔文代,失去地區特色 <=== 未來觀塘的特色應該係一個清潔整齊的地方而不是一個污衊沒有秩序的混亂之地方
4)相關方案內容:重整區內交通
可商榷之處:增加1200-1500停車位於本市中心,令空氣更污染,塞車情況更嚴重,而未來地下交通滙集處空氣質素成疑 <=== 肯定比現在小巴站,的士站,巴士站隨意分佈來得好…空氣污染肯定容易處理得多
5)相關方案內容:方案聲稱改善居住環境
可商榷之處:沒有原區安置和樓換樓的安排,現時居民被迫離開市中心 <== 就是因為觀塘太舊才有需要重建..所以點可能要佢地原區安置…
6)相關方案內容︰新舊融合
可商榷之處︰製造社區分隔,在未來設計中,月華街的街坊未能直接走入市中心,協和街沿線面向主地盤的現有建築物是私人物業,市建局稱沒有業權同意,權擁有人的同意, 很難就前往市中心提供額外的行人通道。 <== 呢個應該不構成問題, 因為到時政府一定會考慮到這個問題
10,二月 2010 於 10:56 下午
Maxwell Cheng
Re: EricYip
(五)以下為重建後的影響︰
1)相關方案內容:樓宇高價發展
可商榷之處:酒店高達280米,影響維港山脊線,和周邊居民的景觀。 <== 地標建築可以令新觀塘架形象更清楚
↑香港的地標已經夠多的了, 但卻失去了最地道的街頭文化, 最後只會淪為一個沒有自己面目的城市!
2)相關方案內容::更多休憩和綠化公園
可商榷之處: 2/3的市中心成為住宅物業的私人地方,公園成為屋苑私人物業 <=== 重建後的只計可公用的休憩和綠化公園比現在的也高出1倍以上
↑只怕這些"公共空間"變成時代廣場的空地,令平民失去流連的地方
3)相關方案內容:重整街頭文化,設有地舖
可商榷之處:破壞原有平民化的小商店和小販文化,強加一些外來的高檔文代,失去地區特色 <=== 未來觀塘的特色應該係一個清潔整齊的地方而不是一個污衊沒有秩序的混亂之地方
↑我不反對追求清潔整齊, 但我們不要千篇一律的高檔連鎖店!租金不能貴到把居民的小生意扼殺!
4)相關方案內容:重整區內交通
可商榷之處:增加1200-1500停車位於本市中心,令空氣更污染,塞車情況更嚴重,而未來地下交通滙集處空氣質素成疑 <=== 肯定比現在小巴站,的士站,巴士站隨意分佈來得好…空氣污染肯定容易處理得多
↑不希望將來官塘市中心像中環金鐘一樣日日塞車!
5)相關方案內容:方案聲稱改善居住環境
可商榷之處:沒有原區安置和樓換樓的安排,現時居民被迫離開市中心 <== 就是因為觀塘太舊才有需要重建..所以點可能要佢地原區安置…
↑這推論不成立!重建與原區安置並不矛盾!既然政府決定興建五幢高40層以上住宅樓宅,為何不可預留一定單位給居民?
6)相關方案內容︰新舊融合
可商榷之處︰製造社區分隔,在未來設計中,月華街的街坊未能直接走入市中心,協和街沿線面向主地盤的現有建築物是私人物業,市建局稱沒有業權同意,權擁有人的同意, 很難就前往市中心提供額外的行人通道。 <== 呢個應該不構成問題, 因為到時政府一定會考慮到這個問題
↑你真的如此相信政府嗎? 你可知道在東涌逸東村巴士總站落成後,政府是沒有興建樓梯給附近馬灣涌的居民使用巴士站? 兩個地方就此被隔離了許多年…
22,二月 2010 於 12:21 下午
ericyip
等觀塘重建 等到跳樓死 (蘋果日報, 2007/11/11)
入夜後的觀塘,有個五光十色的apm大商場,一條觀塘道之隔的重建區,相比之下顯得冷清破落。觀塘重建區由裕民坊、物華街、同仁街、輔仁街等幾條老街組 成,面積逾5公頃,是本港最「悠久」的重建區,街坊等待重建已18年,如今仍是等待;有人等不了,跳樓身亡。街坊心一直等待的,只是早日安居樂業。 記 者:黃偉駿
天花板塌大塊石屎
雨傘檔檔主林太表示,每日煮飯頭頂都要掛上膠布,慎防石屎墮下。
街坊阿劉每日奔走於重建區23幢大廈之間,希望街坊團結一致,向市建局施壓。他說重建區只得700名選民,但同選區的觀塘市中心則有900名選民,所以現任區議員沒有照顧重建戶需要,於是今屆區議會選舉發起重建戶支持另一人作挑戰。
在同仁街賣毛巾及雨傘維生的林太,沒有阿劉的政治考慮,只是單純地期望盡快重建。因為她那個600呎住所,3個月前天花一幅一呎長石屎突然墮下,幸好當時家中無人,「我返屋企開唔到門,以為有賊,原來石屎頂住。」她沒有錢維修,「我賣5蚊3條毛巾,10蚊1把遮,幾千蚊裝修費,畀唔起。」廁所、廚房也不停石屎剝落,惟有在頭頂掛上一塊膠布權充「防護網」,聊勝於無。
阿伯周身病鬥長命
司徒伯行動不便,只盼望早日重建換樓。
觀塘重建區有近5,000名居民,上年紀及體弱多病的街坊佔不少。65歲的司徒伯伯患牛皮癬,關節作痛,偏偏住在物華街光輝大樓9樓,每日行足9層樓梯出入;想搬又沒有錢,因為重建區物業易手,新業主不會得到市建局任何購買同區七年樓齡物業的津貼,故沒有人願意出較好價錢買樓,「幢大廈係60年代興建,當年制水,落成樓宇係鹹水樓,家好多地方破裂,冇得整。我項目叫K7,應該排第7,但個個打尖,排到20幾。就算市建局收購,我只係夠錢買番細細個舊樓單位。」
不是所有街坊像司徒伯伯捱得過這麼長時間。數月前,住在他樓下一名長年患腎病的婆婆,因為等不了重建,趁家人外出時在寓所跳樓身亡。街坊說,婆婆有時要家人背才能上落樓梯,「佢想快重建,筆錢買過第二度,但市建局不停開空頭支票。」街坊很難過,婆婆出殯當天,夾錢送了一個花圈給家人。
沙井傳臭住戶苦撐
街坊陳先生住在「密室」,大部份窗戶都要密封,以防沙井臭味攻入。 黃冠華攝
市建局宣佈上環嘉咸街呎價破紀錄8,508元,一般人羨慕重建戶多了一筆橫財,但對不少觀塘重建戶來說,重建安排形同天降橫禍。住在同仁街的陳先生,寓所設計成一個密室,廁所、廚房窗戶全部封死,抽氣扇裝在走廊,一切只為逃避那股逃不了的坑渠臭味,「樓下沙井幾年前爆渠,臭味傳晒上,唔封頂唔順,吸得耐健康有問題。」住戶向政府部門反映,部門答覆是:「都就快重建,等多陣啦。」
陳先生說,市建局的前身土地發展公司於88年宣佈重建後,居民生活立即180度轉變,「覺得就快重建,好多爛都唔整,條街污糟。我想睇一場世界盃賽事,但有線電視因為信政府,以為好快重建,唔肯蝕本鋪線。」
32年書仔檔到末路
陳伯的書檔經營32年,是觀塘僅存的兩間租書店之一。
陳伯的「凌記書店」,不是一間書店,是開設在輔仁街後巷的「書仔檔」,由幾個流動書架組成,出租小說。一本小說來貨價平均50元,他每本只租5元,每次借 5天,經營32年深得街坊歡迎。
不過,老人家說,如今的城市人愛上網,少時間看書,他的書店範圍越縮越小,「細喇,以前成條後巷都係(書架)。」
陳伯的檔位是向後巷所在的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租用,據講每月租金1萬元,32年來3萬本藏書,佔去陳伯在樓上700方呎寓所的一半空間,他只住一間房,另一間房出租,收1,500元租金幫補生計。
提起市建局,陳伯勞氣,「佢話我租間房畀人,唔到(購買同區七年樓齡物業)津貼。香港係自由市場,點解要咁樣限制我,打官司都要打番正!」重建後,書仔檔會結業,陪伴半生的藏書要找人接收,「冇人要惟有當爛紙變賣。」
後記:街坊拍掌賀林中麟離任
市建局行政總監林中麟年底離任,觀塘重建區的街坊拍掌慶賀。街坊王小姐說:「佢任內只係諗住點幫市建局積聚財富,好多重建項目,一開始出講預要蝕幾多,但到頭來其實個個賺錢。」街坊陳先生說,其實重建戶並非一些人所誤解是貪得無厭,只是想有一個安樂窩,「最好係樓換樓,大家都得益。」
22,二月 2010 於 12:31 下午
yuenyan
這篇是2007年的"新"聞,早已轉載,事過境遷,請盡量不要重復回去的報導
23,二月 2010 於 1:07 下午
ericyip
你睇下當年d重建區居民架苦況先啦!你成日話觀塘重建搞到會d居民社會網路會無左,又失去左觀塘架回憶!!
但你睇下佢地活在舊區有多痛苦先啦?
5,六月 2010 於 9:29 上午
觀塘人: " 我想快d重建"
觀塘人係咪天生劣等d呢? 點解梁生成日認為一個清潔整齊的觀塘巿中心係不再屬於觀塘人呢?梁生話過apm不是觀塘人的..但我每次行apm時成日見到自已d街坊和舊同學..你又不當佢地係觀塘人嗎? 觀塘裕民坊人車爭路..前日先有2架小巴炒車. 唔通真係有人死左? 梁生先覺得現在的裕民坊有問題?還是死左人都是賤命不值一題呢? 請梁先生代觀塘人爭取發言前, 請先公平公正公開地問下我地呢d街坊的意見先好用觀塘人之名去代觀塘人發言.
26,五月 2014 於 2:30 上午
舊香港人
APM當然不屬於你和你d街坊和舊同學la,APM係新鴻基個wo,
裕民坊有交通意外可以係個兩架小巴既架駛問題,與裕民坊交通有何直接關係?你意思裕民坊有人死係關唔重建事,禁APM有個老人家係樓上跌左落黎禁又點計呀用你既邏輯請問?將死人同重建拉埋一齊講會唔會賤格左d呢?
梁先生作為一個觀塘人,當然可以以觀塘人之名說話,佢冇話代表全觀塘人講野wo,如果佢講野之前要問過你意見咁你要先證明你街坊既身分wo,再講問完你之後你D同類ABCDE又話要問佢意見…禁你即係叫佢收聲堵
24,二月 2010 於 9:45 下午
leungtaiwai
還受重建影響租戶一個公道
重建樓宇內居住的租戶(不是業主),既然受到重建影響,也是應該得到合理的賠償。我們不可以因為一些假租客欺騙賠償的例子,而去抹殺樓宇內真正的住客的權益。
好像有些人經常大肆渲染那些欺騙綜援的事件,抹黑真正因生活陷於困境而須要領取綜援的人,令人對領取綜援的人產生惡感。
香港低下階層人士的工資水平,在通脹持續下,仍遭受都前所未有的抑壓,每況愈下,到達了完全不合理的地步,比維持基本生活水平的「綜援」還要低呢,試問在這情況下,幹嗎還要被人繼續剝削呢,領取綜援又何罪之有,又何愧之有。怪就怪香港的顧主「刻薄」,還有早年的「廢法」,將香港人本來可享有的集體談判權奪走的那班「臨立會」議員做的「種種好事」。不我是提倡不勞而獲,但即使出賣勞力,也只是半斤一兩,工資水平連綜援都追不上,為何還要為無良顧主賣命。良禽擇木而棲,何況是要養家活兒的Proletariat呢!綜援是基本生活的指標,倘若綜援與工資鬥低、鬥減……。這是個可怕的雪球。
有人將勞工權益與經際發展,說成是反比的。但凡事講求平衡,上述只是資本家的鬼話,在基本勞工保障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還將爭取權益說成是洪水猛獸的人,可恥。
受重建影響的租戶,本來住在一個居所內,相安無事,但因為重建,他/她們便要被迫遷(雖然除了重建,還有其他原因,至令他/她們要遷走),而不獲任何賠償,是說不過去的。重建而不顧及他/她們的(原區或附近地區)安置,或只是將他/她們從市區趕到老遠的新界北,又怎說得過呢!
很多香港人「著眼」金錢利益,人家得到賠錢,本是天公地道的事,但卻有人「眼紅」。倒不如設身處地,在人家的立場上想一想。此外,地產發展商即使不用作出賠償,那疊「省卻」的錢,也是不會用來做「善事」、「濟世」的。
20,一月 2011 於 8:23 上午
反對重建啟德大廈
啟德大廈d業主以為可以改善生活.超! 佢地就想了. 我已經發信去城規會反對啟德大廈任何方法去重建.我寫架理由就係我細過搭車成日經過啟德大廈,覺得佢好等別. 所以對我係一個好重要架童年回憶. 因此,我完全反對啟德大廈有任何方式的重建.佢地班業主一於體會下生於斯,死於斯啦.
3,六月 2011 於 7:17 上午
Leon
我依家做緊一個有關觀塘重建嘅Project
希望大家可以幫幫手 填份問卷
Website: http://view.my3q.com/survey/374/y510629a2004/87906.phtml
唔該哂
1,五月 2014 於 9:00 下午
JAKE
可借做iES 資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