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tag archive for the ‘food’ tag.

數十年歷史,兩代人的合香園,名字以為是售賣蛋捲,實情是如招牌所示「專營糖果餅乾」,阿信屋出現前,他支持着觀塘小朋友的舌頭。

貨架恍如上世紀80年代的童年重現眼前,大量日本舊式糖果,朱古力豆的煙斗、膠筆和哨子,彩詩糖,熊仔橡皮糖,夾糖舖常見的士多啤梨鞋帶糖,也有自製雪糕杯,當年小朋友用朱古力或士多啤梨醬,加在雪糕筒上,有得玩有得食,深受學校的小食舖歡迎。

老舊的夾萬,古老的地板,陳舊的吊扇,上一代的糖果批發店。古老不是他生存之道,Donki買上$20的日本朱古力,這裏八排才賣$60。

因為重建 ,1986年從雞寮搬來至曉華閣地舖,租金便宜,但很少街客,位置仍方便落貨,無礙他的批發生意,幾十年他為九龍東一帶的雜貨糖果店,批發糖果和食品。

時代改變,糖果依然是小朋友的樂園,但是近年士多越來越少,生意也大不如前,棲身觀塘的一角,老闆自得其樂,介紹各式的懷舊糖果,訴說着他們潮州人和金茂坪的往事。

合香園

地址:曉華閣地舖

撰文:原人@活在觀塘

現貌

舊貌

起動九龍東辦公室口說保育觀塘工業的歷史,但工業建築風格的駿業街熟食市場卻被改造了,變成不倫不類科幻的外牆設計,卻沒有安裝冷氣,無疑是浪費公帑。

近日,起動九龍東斥公帑一億,拆掉球場,興建工業為主題的公園,亦翻新駿業街熟食市場的外貌。

熟食市場是街坊的宵夜好地方,每晚都聚集不少藍領,喝喝酒、吃豬大腸,價錢便宜,食物美味。多年市場沒有冷氣,只有通風系統,社區訴求卻從沒有回覆 ,有商舖自行安裝冷氣,卻被食環署要求清拆

官方的做法僅改建外牆,拆掉照牌和安放幾條灰色的鐵柱,打造科幻的效困。但工程沒有解決社區需要,沒有安裝冷氣,亦將長椅放在市場外,明顯無視市場內的大排檔情況。筆者在晚上觀察不單無人坐在椅上,亦阻礙檔販放置桌椅,新設計的外牆跟原來的熟食市場大眾風格格格不入。以往現化主義式的街市外觀,記載工業年代的現代化發展,實用和簡單的設計,得體之餘,亦解決生活需要。當年設計的大門和招牌,通通被拆,換成灰色鐵枝,毫無工業時代的感覺,有違政府保育觀塘工業發展的理念。

駿業街熟食市場變醜了,反映政府上而下規劃思維,起動九龍東辦公室口說有市民參與,但不諮詢檔主和社區,於九東建立一隻隻的小白象工程,浪費公帑。檔主亦向我們反映新設計無用,而工程間,門外的空間被封,被迫暫停一個月的生意。

幸好,大排檔的味道依舊,請大家多點幫襯。

DSC07232

DSC08675

涼果何生近日在裕民坊出現,記得幫襯,樓主特別推介𣏴㮌,核子有如人面而得名。何生亦跟大家分享,原來何生炒牛展很好吃,只要買30元牛展、20元𣏴㮌和10元青椒,大火炒在一起,惹味非常。

攝︰高祈

涼果何生故事

作者︰夏榛

在觀塘碼頭熟食中心的「拿督星馬大飯店」,懸掛著兩個「星球」,近看原來內裡長滿了小麥草,泥土中的肥料是蛋殼廚餘,當小記興奮地替「星球」拍照時,在旁侍應笑說:「老闆手痕整架哈哈。」

店內牆身貼滿了舊相片,枱號以啤牌標示,雖簡樸仍別有一番風味。據了解「拿督星馬大飯店」前身曾為小西灣「拿督星馬冰室」、尖沙咀「星加坡陳太星馬娘惹菜」、北角「陳太星馬茶餐廳」,小店三遷,主因離不開租金飆升,老闆陳太灰心過後,選擇堅持下去捲土重來,選址於租金便宜的熟食中心,繼續用心炮製美食。

不少顧客看過媒體報導後,慕名到店上望一嘗名物「肉骨茶」,侍應表示不一定是星期三會供應,有時是星期六,有時間才會煲。不過未能嘗到肉骨茶的顧客也不用失望,店上各款惹味叻沙、地道海南雞飯一樣出色,星馬拉茶、薑汁白咖啡亦值得一試。

店址:觀塘碼頭熟食中心1樓20號舖

最後一天的康祥茶餐廳,各位想一嚐牛肉包的味道,感受志明與春嬌的浪漫,記得今天下午五點關門。今天一別,不知何日方見!街坊有情,發展無情,昨晚有人龍排隊用膳,懷緬往昔,也有不少朋友拍照留念。可惜,不敵加租不續租,康祥的37年歲月快劃上終號。希望將來老闆方生一家,生活愉快。

圖︰Flying Pig (https://www.facebook.com/flyingppig.art)

冷糕,基層美食,來自潮州,流行於六、七十年的潮州小食,失傳於本地已十多年,今年重現街頭,可惜生存不足四個月,就被食環處趕絶。冷糕有點像夾餅,外脆的蛋漿皮,加上花生、芝麻和砂糖,陣陣懷舊的味道,令人回想起砂糖當零食的歲月。油麻地的譚生是本地碩果僅存的冷糕檔師傅,早前已被食環處驅趕阻止擺檔,由藥房搬至粥檔的門前,可惜好景不前,再被迫結業。原因是檔口的電線位,沒有官方的准許,檔口也沒有的食物牌照。處方的態度不是協助特色行業,而是打壓,譚生唯有忍痛在本周結業,冷糕暫時消失在香港。
有善心的朋友,想給予店舖的門口位置譚生繼續延續傳統街頭小食,可惜沒有食物牌照。如果有朋友想借檔口給譚生可聯絡我們。暫時譚生說生計不成問題,可繼續打工,只想找地方繼續為大眾提供美食,不讓冷糕失傳。他感謝大家的支持,待牌照申請完成,定必再開檔。
政府說為傳統手藝行業,保育行業,避免在香港消失,可曾想起冷糕呢?難道香港只得街道消失,美食不再,剩下連鎖店。政府角色何在呢?

圖︰慧惠

初次踏入土瓜灣,跟社區朋友開會,分享觀塘經驗。昔日工業林立、天廚味精、德國寶、煤氣公司,走入浙江街,今天還見舊樓處處,大量車房伴着一個未被重建破壞的原生態舊區,連鎖店、便利店和超市難尋,只有士多和大排檔,難以置信。

散會,晚上11時還燈火通明,不少街坊在宵夜飲酒,兩旁是掛笑口大腳的霓紅燈,笑問街坊︰「這是邪?定正先?」街坊回︰「係到做野,唔好係到食。」龍蛇混雜,舊區之趣,社區有着各樣需要,不論你是否贊同,也不像朗豪坊般的趕絶,消滅砵蘭街。

據說是67暴動後,懲罰該區,不讓地鐵、大型發展落腳此處(有點像新加坡選舉時,不投執政黨就沒有地鐵),實在美好!為何不懲罰其他的地區,如同北京為何不向香港發旅遊警示呢?走出小區看到前面的沙中線土瓜灣站,惡耗?恩賜?重建快臨,收拾細軟,土瓜灣可逃到哪裏?觀塘、深水埗,已水深火熱,難道只剩下南沙?

印象最深都是新漢記和荀殼魚,餐廳貼滿老闆洪哥在零丁洋上釣魚的豐功偉績,500斤大魚,一看就知他是做海鮮的高手,識魚之人。問首本名菜,多做街坊生意的洪哥,滿面尷尬,一幅「你懂的」的樣子,店裏沒有飲食男女的推介,也沒有明星的合照,突然桌上男女都選擇困難,單是做魚雲,已有四種食法,蒜香、葱姜…。幸好,一位老街坊走來解位,「食左30年…開舖就食」洪哥解脫般說︰「問佢,佢先係老細,食日幫趁。」老街坊推介荀殼和布袋雞,布袋雞可湯浸,碟上二食,談上數分鐘,可惜最後卻說「咁少人下次食」,空歡喜一場。幸好,荀殼果然名不虛存,鮮嫩外脆,先煎後炸,絶不油膩。最馳名的布袋雞,下次再來。踏出餐廳,洪哥還說︰「下次再來,教你地釣魚…….」說起釣魚,滔滔不絶,唯有跟他說趕緊回家。

回家路上,車子穿過紅磡,見到街上有一楝大廟,深夜12時還有街坊上香拜祭,蔚為奇觀,遠處有田生地產店,搖頭歎息。聞說2018年土瓜灣港鐵落成,現在民主黨區議員積極爭取重建,土瓜灣還能待多久呢?

有興趣可跟大家一呼一吸,舊區的原生態。

圖右上是鮮味的炒蟶子,右下為炸荀殼魚

左上是街上不少老店、洋服,下為朋友的工作室,專門搜集舊物

初二團年飯,大家有無心水呢?

觀塘有甚麼好菜館呢?除了兩間米脂蓮外,樓主推介30多年歷史的宜安街2號的華豐海鮮菜館,大隱隱於市,沒有任何雜誌和報紙廣告貼在店面,賣點是街坊的口碑和大字。筆者走過宜安街發現這店裏的牆身掛滿手寫的菜單,有紅底白字,也有黃底紅字。大驚,電腦時代,竟還有書法,老闆笑說已寫30多年,練字已是他每天的生活,菜館是他的展示廳。

問老闆名菜是甚麼呢?他笑說︰「蝦多士」熟真熟假,要試試才知。他愛問客人︰「好唔好食」這份自信,不是飲食男女等雜誌廣告可比擬。

價廉物美,觀塘菜館的特點。筆者嘗過炸骨腩(下圖左),一口咬下,感受粉漿的鬆脆和鯉魚的爽口,是愛好脆物的朋友的首選,只是略嫌魚味不夠,但35元一整碟魚腩,百貨騰貴,夫復何求。菜館馳名是羊腩煲(下圖右),想起肥滔廣告,食煲重點不是湯底,更不是個爐,而是有多少塊羊腩,四人食用的煲,通常一人可配給一塊。華豐羊腩煲反行其道,滿是羊肉,而每塊羊都有濃郁的柱侯醬味道,跟羊肉鮮味完美配合,配料有竹荀、腐竹、芹菜和馬蹄,絶對足夠一家人享用。

據說火煱料不錯,大家又有否嘗過呢?

相片來源︰容老師的攝影天空

三年多前,在這裡寫過一篇「寶光電器及洪記燒臘」。最近收到電郵,發電郵的,是「鴻記燒臘飯店」的後人。沒錯,燒臘店的名字是「鴻記燒臘飯店」,而不是我之前在網上寫錯了的「洪記燒臘」。在此,我要對弄錯了「鴻記燒臘飯店」的名字,向他們致歉。從上述電郵中得知,「鴻記」已搬到牛頭角的定業街經營,並由兩名「鴻記」的後人繼續經營。

定業街位於我慣常稱的「定康區」內,即牛頭角的定安、定業和定富街一帶。那裡是個自成一角的小社區。我從「高小」至廿多歲遷出官塘之前,在那裡留下過不少足印。

定康區並沒有像「鴻記」舊址所在的協和街那般繁盛,人流較稀少,而由於區內道路,都不是官塘區的交通幹線,因此方便駕駛人士在區內隨處「違例」停泊,也自然吸引了不少汽車維修工場在區內開業,還有「打躉」的「的士」。

上星期,一心想走到「鴻記」一看,但由於當時路旁都停泊滿了汽車和的士,只能慢慢將車駛過。見到「鴻記」的員工,從店內走出去,將飯盒遞給駛倒店外的一部「的士」的司機。昔日「鴻記」在交通繁忙,而且是禁區地帶的協和街經營時,是不會有這樣的客源。

驟眼看去,「鴻記」的門面,比昔日細小,也顯得較冷清。不禁令我想到在高地價,昂貴租金的今日,小商戶的經營,是那麼的困難。「白手興家」的機會,越來越少得像個永遠實現不到、無發圓夢的幻想了。「鴻記」是因為甚麼原因,是否如我所想像的因為經營困難的原因,要搬到定業街經營,我就不知道了。

昨晚下班後,我還是掩不住內心的好奇,便再駕車到定業街,在定安和定業街兜了兩圈,才能找到個免強可以將車停泊一會的「鬼鼠位」,然後匆匆走進「鴻記」,買了外賣的叉雞飯和油菜,順道看一看今日的「鴻記」。

小時候,「鴻記」的幾個兒子,我經已沒印象了,而在我二十來歲(八十年代中),再遇到的那位已長大了「鴻記」的女兒時,也只是因為Joyce(假名)的緣故,見過一、兩次面,如今也沒甚印象了。主觀感覺,買飯盒時見到那位在斬雞和切菜的中年人,便是「鴻記」的其中一名後人。在「鴻記」後人給我的電郵中,曾經說,若我想到訪,可先知會他們。然而,真對不起,我還是怕冒昧而沒有那樣做。無論如何,收到「鴻記」家族成員的電郵,我感到十分欣慰。在此,衷心祝願「鴻記燒臘飯店」各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生意興隆。

 

中秋節又到,大家有否食厭蓮蓉、冰皮呢?那就試試新發現的舊式潮州月餅。潮州月餅的餡料用上芋泥、綠豆或紅豆,清香淡口,沒有蓮蓉的飽滯,比冰皮帶點傳統和驚喜。最好吃莫過層層鬆脆酥皮,尤其是新鮮出爐時,熱騰騰,入口即溶,差點忘掉在吃月餅,以為在吃法式的牛角包。最著名的潮式月餅當然要數西環樓上街市的曾記粿品,樓主來到這店時,看到一盤盤的月餅上市,街坊飛奔搶購。職員忙着跟街坊打交道,教授大家月餅食法,又會問每位顧客是否自用,可否為着環保,用紙盒代替鐵罐盛載月餅,場面好不熱鬧。年老的老闆一面從容,不問世事,專心一致用手將芋泥、豆蓉放在磅上,均真非常,用料十足(全部月餅都用上豬油製作),一盒四件只賣$150

潮州月餅,樓主一試難忘,發現原來月餅也要趁熱食。

觀塘潮州人都不少,哪裏可買到潮州月餅呢?到協和街問問潮州攤檔戴生啦!

Share this blog

Bookmark and Share

分類

一起紀錄官塘吧! 行動吧!

觀塘市中心重建在即, 店子一個地一個被關上。不論是你的觀塘故事, 又或者透過同街坊傾偈, 所知道的故事, 又或者是攝影和錄像, 都歡迎你跟我們一起紀錄觀塘。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網頁眾集一班朋友, 紀錄將要逝去的觀塘, 並了解這裏的過去, 再檢討現在的觀塘發展, 是怎麼回事了? 你可透過發郵件到kwuntong2007@gmail.com 或留言在comment裡。 flickr的相,請用「kwuntong」tag住,就可以在下面「看看"我"的官塘」中見到大家的照片

加入我們,一齊紀錄官塘

如果妳/你都有興趣將自已知道的官塘直接告訴大家,也可以電郵至kwuntong2007@gmail.com,就可以成為網站的編輯之一。 不論是文字、相片或是短片都無任歡迎,一齊記錄我們共同的社區故事。 如果想直接貼在此blog上,也可於https://en.wordpress.com/wp-login.php登入,就可以在此貼東西。 Name: kt2007 Password: kwuntong2007

一路下來

有幾多人上來

  • 1,263,337 hit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c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