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五十多年,觀塘的故事

觀塘的故事,如果我們真的要說的話,可以追溯到宋朝,就是七百多年前。香港?當時的地圖上既找不到,也沒有人會認知,翻開古藉的<<新安縣志>>,可知觀塘的名字來自「官富場」或「官塘」,這個有官方鹽場的意思。那時候觀塘的中心,不是現在裕民坊一帶,是茶果嶺、牛頭角的村落,年代舊遠,物轉星移,昔日鹽場帶來的繁榮風光,今天已不復存。要談今天的觀塘,則應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說起。

第一代的觀塘「重建」
戰後,政府就着手研究增加工業用地,觀塘當時就其中一個選址,為何選觀塘呢?主因是地理優勢,當時觀塘臨近市區,觀塘道一帶還是一片懸崖 ,裕民坊對上是一個小山丘(黑山),移平這小山,沙泥就可以填海 ,不像荃灣有不少原住民村莊,要解決他們安置的問題。這樣地動山移式的工程,影響的人較少,只有住在海旁垃圾堆的木屋的拾荒者,他們可以說是第一代受觀塘重建影響的街坊,幸好那時安置還是不錯, 1955年,他們都陸續遷上牛頭角徙置區 。

觀塘是香港第一個新市鎮,當時稱為衞星城市,我們常常將兩者分開,但觀塘的規劃深深影響後來荃灣、沙田等設計。有部份學者認為觀塘是規劃失敗的產物 ,但有趣的是,亦有六、七十年代時,被不少社會學家 把她當作工業社區作研究,在觀塘尋找社區的文化,如︰民間的宗教活動、民間團體的運作等等。

無可否認,現在的觀塘確和那時的設計有巨大的落差,當時以19世紀末的賓尼沙•侯活(Ebenezer Howard)「花園城市 」的概念設計這本應住宅、工業和商業區劃分井然的觀塘,建立一個低密度為主又自所自足的的社區。開發觀塘初期,交通不太方便,公共交通工具不多,直到1967暴動後,才開辦較多巴士線 。六十年代以前的觀塘人跡罕至,很多居民都是受市區重建影響,被迫安置到當時遠離市區的觀塘 ,例如︰雞寮徒置區(今翠屏邨)是為安置老虎岩(今樂富)虎尾村和東頭徒置大廈的拆遷戶。被放置到觀塘的居民,成為工業發展繁榮的重要因素,大量廉價勞工,為廠家提供豐富的人力資源,如其說觀塘是自所自足,倒不如說她是一條工業家希望的大型工業村,工人宿舍就是各式徒置區和木屋,高層宿舍則位於半山上的月華街,但大會堂、球場、圖書館等社區設施卻一一欠奉。

低密度無法實踐,跟當時環境有莫大關係,六十年代設計中,今日仁愛圍的地方應該觀塘大會堂,小販市場前身是休憩用地,仁愛圍巴士站本來就是庭園。可惜,大量從國內的移民改變這一切,為應呼人口急速的增加,市中心密度大幅地提升,加建、僭建大量湧現,觀塘不再是政府規劃模式下那種井井有條,而是成為庶民自主設計的生活空間。天台成為天台小學和天台屋,街道變作小商舖和地攤,仁愛圍的住宅成為家庭製造業的中心,解決生活的需要,就是民間規劃的重點。

空間背後的角力

觀塘工業化為資本家賺到利潤,為街坊帶來工作,亦為政府添上不少難題。除了之前提及的社區設施不足,早期觀塘的歷史離不開國內政治的變化。這大型的工業區村中,工人大多是受國內政治和經濟不景而來港的難民,也有受重建拆遷的市民,他們工作或許無憂,卻要承受由工業化帶來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激增的移民對社會福利和治安造成壓力,這些問題殖民地政府卻沒有正面面對。

不同組織就在此環境下拙種成長,左派工人組織就是其中的表表者, 1967年反英抗暴是香港一個轉捩點,對觀塘也影響深遠,著名的左派戲院銀當時被警察衝入,搜出武器和宣傳品,及吊銷牌照 。直到今天,觀塘和北角也是左派陣營的集中地。在不少老街坊記憶中,觀塘的空間還瀰漫政治氣味,昔日,市中心每到十月總見到舖天蓋的五星旗,跟同區的調頸嶺的青天白日旗遙遙相距,彷彿要向經過市中心回家的國民黨老兵示威。

除了政治意識形態,不同族群也形塑觀塘的文化和空間,來自各潮州、印尼和南亞等不同地方的移民,以族群和血緣作連繫,形成不同的都市村落(urban village)。今天走過重建前的市中心,不少和族群有關的小招牌,如︰「東莞同鄉會」、「開平理髮」、「惠海小巴站」、「PAKISTAN」。每到農曆七月盂蘭節潮州人都會在市中心的公園和康寧道球場,搭上戲棚,祭祀觀音和鬼王,慎終追遠,農曆十月地藏王誕則會在雞寮響起海豐白字戲。在早期政府較少介入社會福利時,族群的凝聚和自助,形一個以地區為本的社區網絡,守望相助,時至今日,變成對弱勢社群關懷,也構成不同獨特的族群文化。

67年後,政府才意識加強地方管治。1968年,官方色彩濃厚的官塘街坊會成立。七十年代,觀塘有「小香港」之稱,因為觀塘既有左派,又有右派,也有大量公屋和私人樓宇,還有潮州、鶴佬等不同族群,是一面可倒照整個香港情況的鏡子。觀塘成為不少政策推行的實驗場地,如︰首個市區成立的區議會和互助委員會等,在觀塘取得成功後才會在全港實行。

活在重建的陰霾

更多公屋落成,說觀塘成為一個六十萬人的公屋市鎮也不太為過,超過六成為公屋。觀塘市中心繼續扮演經濟和社會的重心,為周邊街坊提供低廉的消費和公共服務。

地鐵的發展使觀塘成為市區一部份,帶來方便,也帶來地產的發展。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工業江河日落,地產為觀塘變天,工業和地產兩者是水火不容,地價高低決定工業成本,最後後者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廠商和資金可以北上投資,但是工人卻走不了,經濟不景氣,是去工業化(de-industrialization)的後遺症。船塢被改建成大型住宅(如︰麗巷成),1990年才完成填海的九龍灣工業區十年間,已被改作商貿用地。重建拆卸工業大廈,成為商業大廈或商場,是發展商的如意算盤。同時,不少藝術家亦借助工業區較低廉的租金,發展創意工業,觀塘工業區是香港電影製作的主要群集(cluster),而全港最大的民營畫廊都可在這裏找到。

自從1989年土地發展公司(市區重建局的前身)公佈市中心重建,近20年時間,不少街坊都曾三次接受重建部門的凍結戶口的調查,每次都以為重建快將落實,結果近20年間樓宇樓宇質素大幅下降,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2008年,市建局才正式落實重建。

市建局的重建,五千多居民或商戶居民必須搬離現址,沒有回遷的選擇,只可以賠錢離場。5.35公頃的重建,面積是朗豪坊的七倍,是商場、酒店和住宅,小販等現存的基層消費只佔整項目不足1%,裕民坊、同仁街、仁愛圍和仁信里的街道永遠消失在地圖上,只成為整個商場和平台,觀塘這基層為主的社區又何去何從呢?

官塘大事發展事表可見和參考書目,可見︰http://www.kwuntongculture.hk/home.php?op=history

參考資料︰

[1] Frank leeming(1987) , Street Studies in Hong Kong: localities in a Chinese city: Kwuntong

[1] 馮邦彥(2008), 香港地產百年

[1] 官塘街坊會,觀塘史話(1972)

[1] Bristow, M. R.(1987). Land-use planning in Hong Kong : history,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 Ambrose Y.C. King and Davy H.K. Leung (1975), “The Chinese touch in small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

[1] 有關當時的計劃圖可參閱http://www.inmediahk.net/node/303637

[1] 觀天看塘︰觀塘巴士線演義,http://hk.geocities.com/ntoreg/kowloon_3.htm

[1] 呂大樂、龔啟聖(1985), 城市縱橫——–香港居民運動及城市政治研究, 廣角鏡出版社

更古老的官塘歷史可參考http://qcrc.qef.org.hk/webpage/19984196/1/kthistory.html

Which one of “Kwun" should it be? – a brief history of Kwun Tong

Kwun Tong situated at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Wong Tai Sin. With Fei Ngo Shan at the east and Lei Yue Mun at the south. At present, it includes the area of Ngau Tau Kok, Kwun Tong, Shun Lee, Sau Mau Ping, Lam Tin, Yai Tong, etc. The historical record of Kwun Tong can be traced to the Sung Dynasty.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history of kwuntong in English can read in http://www.kwuntongculture.hk/en/home.php?op=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