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tag archive for the ‘public housing’ tag.

昔日的竹園鄉(估計為1960s) 來源︰http://www4.uwants.com/redirect.php?tid=6178790&goto=lastpost

今日的竹園鄉,來源︰http://www.snaapa.com/myidea/myidea11

菜園村抗爭日盛,香港歷史亦有不少成功鄉村抗爭成功例子,九龍東就是這反抗政府無理清拆的重要地方。

為何九龍沒有鄉議局呢?戰後到80年代,我們稱的荃灣、官塘為「新九龍」又是否屬於新界呢?這些問題遣生不同爭議。

戰後,政府研究報告(1948年)建議,擴大市區到官塘、荃灣一帶,跟90年代初都市計劃相似,報告建議政府分散市區的範圍,如︰在官塘一帶建立鐵路(即後期建成地鐵),開僻船塢和發展重工業。馬頭圍一帶較接近市區的地方,將發展為製造業中心。可惜,事與願違,規劃雖然不能準確預風雲變色的國際政治,但對香港長遠起了框架的作用。

1950年,韓戰爆發,香港轉口貿易,因西方禁運全面停頓,面對財赤危機,政府頓時方串大亂。大量南遷工業家和難民,為工業發展打下基礎,政府亦預見經濟發展潛力。由於馬頭圍缺乏土地,政府便將眼光放到九龍東一帶的鄉村。1950年代,亦是居(村)民運動興盛與衰落的時期。

1937,政府將官塘、荃灣劃為「新九龍」,使九龍各村的居民失去丁權,但各村依舊由新界理民府管區。50年代後期,不少大型徒置區(較差版本的公屋,較佳的稱為廉租屋,但極少落成)計劃配合官塘工業區發展,高速發展背後,承載是暴力拆遷,居民被迫入官塘,亦有居民被趕離家園,如︰雞寮徒置區(今翠屏邨)就是安置虎頭村和東頭村木屋的居民)。1957年,政府首先向竹園鄉下手。

當時參與者,東九龍居民委員會(前稱︰九龍十三鄉委員會)總幹事何其強憶述發生經過︰「一九五六年石硤尾大火,災民無數,紅十字會撥捐興建第一個徙置區。當年政府年報總結經驗,認為此舉可以收回土地重新發展,因此在五七年下令收回竹園鄉興建黃大仙徙置區(即今日黃大仙下、上所在地),對受影響農戶、商戶及廠戶今後的生計不作任何安排,私家屋地也只象徵性賠一毫子一平方呎。雖然出動軍警強拆,甚至將部份村民遞解出境,但也難制止村民的抗爭。鄉民的自發組織得到香港各大社團的聲援,當然引起中英兩國政府的關注。在中國外交部連續兩次照會下,加上英國國會議員的斡旋,英廷終下令港英政府給予受影響的人士妥善安置和合理補償。包括給予業主以屋地換樓地權益,廠戶配予徙置工廠大廈,而農戶、商戶則配徙置區地下舖位以供轉業維生。農戶還獲青苗費及每平方呎一至六毫子的開耕費。這個自發組織被英國國會議員命名為『九龍十三鄉委員會』」 (引自東九龍居民委員會” 從創會當年談起─何其強”)

竹園村當時情況1957年《文匯報》有以下的紀錄:「……竹園村的正街及竹園道上,房屋林立兩旁,小型商肆相繼開設,其中以香店及素食店較多,但自部份外省佬及上海人遷入之後,還設有許多上海的小食店、理髮店、南貨店及洗染店,同時還有一些廠家在外圍設廠,包括織造及機器廠等,這樣,竹園村就逐漸形成一個熱鬧的市面。」 (引自東九龍居民委員會”十三鄉由來”)

以此之後,為對抗政府的無理拆遷,東九龍十三個村(包括︰大磡、茜草灣、鯉魚門、牛頭角、衙前圍、竹園村等)落組成同盟,時至今天竹園鄉/村、鯉魚門村、茶果嶺和牛池灣村(原址重建)的舊村還可以保留下來,跟昔日對抗強制性和(近符)無賠償性拆遷的抗爭不無關係。這場抗爭亦令政府對一些非新界原居民的鄉村,訂下談判首例,注視土地使用者的權益。

為何今天大部份村落(如︰牛頭角村)在九龍東都不復見呢?

政府拆遷村落建徒置區計劃依然進行,為了分化原居民的力量,英殖民政府擴泛設立街坊會,對抗村民的力量。1965年,更是轉捩點,牛頭角村清拆事件,村長繆其安接受政府收地賠償建議,說服大部份村民,接受賠償和安置,棄村搬往新建成的徒置區油塘灣邨,後來,該村長亦成觀塘街坊會的管理成員。這件事亦成為政府的範例,處理不同鄉村的清拆,居民失去「討價還價,以地換地的依據」(官塘深度行,p.106),何其強在這訪問中亦諷刺牛頭角村為「獻村運動」。

參考資料︰

1. 官塘深度行

2. 十三鄉由來http://www.eastkowloon.org.hk/?action-viewnews-itemid-62

3. 從創會當年談起─何其強http://www.eastkowloon.org.hk/?action-viewnews-itemid-59

4. Hong Kong : preliminary planning report by Sir Patrick Abercrombie.(1948)

轉載自:大公報 | 2008-10-30 C05| 小公園.校園| By 陳志華

From Kwun Tong

以上圖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08年8月28日 “相聚一刻" 讀者投相 By John Lam – 容不下的雞寮(觀塘徙置區)

翠屏邨是於觀塘的公共屋邨,內裡又分為翠屏南邨和翠屏北邨。翠屏北邨是香港房屋署「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五期)」中的可供出售的公共屋邨,居民在二○○二年一月時可以購買自己租住的單位。翠屏邨得名於同名街道「翠屏道」。「翠」指翠綠, 「屏」是屏障。二十世紀中期,觀塘發展初期,這一帶綠草如茵,猶如一個小草障,街名因此而起;屋邨發展也沿用此名。

翠屏邨前身是觀塘徙置區,共有二十四座高七層樓宇。當時,一些居民俗稱這裡為「雞寮」,相關樓宇在一九五九年落成。一九七三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後,觀塘徙置區改名為觀塘(翠屏道);一九七二年六月中,香港連日暴雨,到了六月十八日,翠屏道樓宇對上的山坡山泥傾瀉,淹埋了部分樓宇,這便是本港災難史上的「六一八」雨災,以第九座和十五座受災最嚴重,共有十八人喪生,受傷者數十人。

後來,政府進行斜坡維修工程,並重建翠屏道。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四年,新樓宇先後落成,取名「翠屏邨」。翠屏北較早建成,翠楠樓首先在一九八一年落成,其後建有翠楊樓、翠桃樓、翠榕樓、翠桉樓、翠梅樓、翠柏樓、翠榆樓、翠梓樓、翠柳樓、翠樟樓和翠楣樓等。

翠屏南邨首批樓宇翠櫻樓和翠桐樓在一九八九年落成,其後建成有翠松樓、翠樂樓、翠杭樓、翠杏樓和翠榮樓等。

在翠櫻樓後方有一古廟大王爺廟。大王爺廟原位於樂富區,那裡於一九五八年開始拆卸遷移,政府在一九六三年在現址撥地重建。大王爺廟是紀念宋代的李氏將軍。南宋末年,一名李姓將軍隨宋帝昺逃避蒙古大軍追擊,隨身攜帶祖宗李文忠公的神主牌南下。後來,蒙古大軍追至,李氏將軍便將祖宗神主牌暫置於老虎岩中(即今樂富)。據稱自此之後李文忠經常顯靈,並且保佑村民平民,消災解難,於是村民立廟供奉,善信日多。後來,廟宇遷至翠屏邨後,香火依然鼎盛。

今天的翠屏邨已成為一個有多座高樓大廈的屋邨。

在翠屏道兩旁的樓宇一字形狀排開,猶如一個大型屏風。因此,「翠屏邨」可說名實相符。

Share this blog

Bookmark and Share

分類

一起紀錄官塘吧! 行動吧!

觀塘市中心重建在即, 店子一個地一個被關上。不論是你的觀塘故事, 又或者透過同街坊傾偈, 所知道的故事, 又或者是攝影和錄像, 都歡迎你跟我們一起紀錄觀塘。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網頁眾集一班朋友, 紀錄將要逝去的觀塘, 並了解這裏的過去, 再檢討現在的觀塘發展, 是怎麼回事了? 你可透過發郵件到kwuntong2007@gmail.com 或留言在comment裡。 flickr的相,請用「kwuntong」tag住,就可以在下面「看看"我"的官塘」中見到大家的照片

加入我們,一齊紀錄官塘

如果妳/你都有興趣將自已知道的官塘直接告訴大家,也可以電郵至kwuntong2007@gmail.com,就可以成為網站的編輯之一。 不論是文字、相片或是短片都無任歡迎,一齊記錄我們共同的社區故事。 如果想直接貼在此blog上,也可於https://en.wordpress.com/wp-login.php登入,就可以在此貼東西。 Name: kt2007 Password: kwuntong2007

一路下來

有幾多人上來

  • 1,285,116 hit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c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