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monthly archive for 二月 2019.

「我在裕民坊40年,做得最耐是我。」72歲的魏生,於官塘生活四十載,重建這幾年最難過。「無講幾時走,不敢入貨。」他之前身體抱恙,多番出入醫院。前路茫茫,每天只能見步行步。2月28日檔口離場,但無人跟他談。他等待政府發放工匠牌,卻苦無開檔的位置。

月底清場,他只想獲得工匠牌,繼續手藝。食環處叫他建議安置位置,「無本錢開舖頭,想揀位,但是限制好多,有業主反對,有銀行和金舖全部不行,只坑渠邊才准我擺檔。」

13歲學整錶,當時看人如何維修,後來師傅給我一隻錶,我自己拆來重新砌過。38年前,在官塘落腳,但當年多黑社會,有一天有一位穿夏威夷恤的大叔行過,給我卡片,說有人欺負他,就可向他投訴,他是新來官塘的探長,從此無黑社會威嚇他,成功在官塘落腳。

鐘錶匠兼保安

除了鐘錶,大廈的人也找他幫助,20年前,大廈的業主請我做管理,每月只有2600元,24小時上班,只給他一個天台屋暫住。「做保安,大廈管理,有燈壞,又冷氣壞了,都是我維修。」他一做就九年,直至大廈重建,天台屋被市建局收回,沒有任何賠償,連搬遷費也沒有。

他也試過爭取,上年,找過市建局姓溫職員,他說可給他重住天台,但沒有水電,結果不了了之。

店舖:裕民坊鐘錶工匠(等待發牌)
歷史:40年
未來:沒有安置和賠償

攝:高祈

Laura ashley,英國時裝名牌的外套出現在小販檔中,只售20元。 原價60-70英磅、100歐元的西歐名牌,在小販攤檔內僅賣百多元。

口水哥(梁生)說:「全部正版貨,全部都是工廠出口衫的樣板,我逐間工廠去收回來。」「1984年入行,以前收貨多,打電話送過來多。現在工廠北移,多數是寫字樓,要逐間去找,而到年尾要結數,才有衫運過來。」

工廠位於長沙灣,荔枝角,九龍灣和荃灣,放假時,他逐一拍門問貨。當然他入行已久,也有熟悉的厰家致電給他主動散貨。上門收貨不容易,收集衣衫起碼幾十袋,不能逐一細看,只能抽看一、兩袋,一切都靠信任和關係,稍一不幸收回不當衣物,如出口外國羽絨,就難散貨,血本無歸。風險大,利錢也大,不過已是往事。

生意慘過老人院

五年前,位於仁愛圍的流動小販區,現在搬至巴士站和地盤中間,沒有人流,生意慘淡。口水哥最愛談天,不少婦女最愛找他買衫談天,所以才有口水哥之名。從談天中,他會告訴客人有何新貨,有哪些漂亮的樣板出口貨,口耳相聞,比賣廣告更有效。可惜,地點偏僻,口才再好,也難以維生。閒來無事,只有寄情馬經,談往事。

賣出口衫,是經濟寒暑表,以前工廠求他拿衫,清貨清倉。現在需要行廠取貨,因為大陸的工廠都捱不住,因為社保太多,加上貪污,廠家都搬至印尼、越南。他現時入貨需要直接從東亞工廠取貨,二年前從越南買入20呎貨櫃的衣物,有萬多件衫,但生意滲淡,花上二年才差不多賣出所有的貨。

重建將至,月底裕民坊清場,人流更少,但像他們的流動小販,政府卻不聞不問。他希望可有位置繼續做生意,但前路茫茫,「無得做,無辦法,可能轉行。」心念一轉,他又笑說:「入老人院,等死。」

「老人院不是院社,而是這條街,現在都無生意,同老人院無分別。」

店舖:流動小販,位於裕民坊巴士站後巷
歷史:35年
未來:未知,暫沒有安置

攝:高祈

裕民坊內街中賣鞋的陳生,賣鞋已有30年,以前是物華街市集的小販,輾輚來到此處。2014年因重建而清場,安置的同仁街新市集設計不好,人流不多,只有找舖位重新落腳。來到裕民坊,卻面對另一場的離去。

他仿如官塘小販的寫照,不斷清拆重建,不斷找尋空間,搵食。簡單的願望,面對重建也難以如願。

望着一大堆的拖鞋、皮鞋,距離清場不足一 個月,陳生滿面憂心,心中只想着清貨。他仍然深信裕民坊有人流,做到生意,將來,他打算賭一舖,重建後,回來經營。

回遷繼續經營代價很大,不但賠償被扣一半,也要花十萬才可抽籤揀選舖位。而由本月清場至復業,起碼有二年真空期,待商場平台完工才可重新經營。工程完工日期難料,好彩是二年,但也有可能工程延期,三年、四年,也講不定,雖然每月有六千多元津貼,但難以維生。

回遷方案嚴苛,結果106個檔口中,只有11檔選擇回遷,僅有一成。

陳生捱得過二次的重建,希望二年後,他也可生意興隆。

店舖:鞋店
歷史:30年 (輾轉在官塘各處)
未來:回遷

年過七十的詹婆婆,看上去比真實年歲大。做小販近40年,可惜到了2019年,她仍要望天打卦,裕民坊生意猶如雞肋。她每天早上從官塘工業區推着放滿一大箱衣物的手推車,來到裕民坊,四圍都是地盤的圍版和工地,人流稀疏,生意難做。

1980年開檔至今,她從昔日仁愛圍公園仔,因重建被迫遷至裕民坊後巷。近40年,她也是售賣女裝,從少女衣服,到今天主要賣師奶衫。她每天付200元,支付倉租等成本,但常被食環署指她只有助手牌照,動輒被罰300元,沒有顧客,她常常倒蝕收場。她淒然地說:「難叫兒子給家用,要自己照顧自己。」只靠微薄的生果金不能生活,羅致光眼中的「中年人」,生活不容易。

她的夢魘從重建開始,至今未完結。「熟客走晒,無啦!」望着一大堆的冬衣,她一籌莫展,眉頭深鎖,額頭的皺紋變得更深。

回憶是甜,以前官塘市中心未重建之時,她在公園仔和百佳超市前開檔。80年代中,大陸剛剛開放,她笑說:「連車仔都不用推,只要放貨在紙皮箱賣,客人都過來搶購啊!」以前公園仔的小販因為重建被安置至後巷,隨着工程,行人更少。

本月裕民坊清場,小販檔位於裕民坊對面,她暫不受影響,但裕民坊消失後,人流將會更少。面對未來,她只有苦笑。沒有市建局或食環署向她交待甚麼,她仿似跟清場毫不關事。生意淡薄,她只能見步行步,「退休,有一日做一日」裕坊民終有一天會收地,她會怎樣呢?她自己也不知道。

新年前的一天,詹婆婆今天營業額有500元。「深水埗拿貨,現在很貴,衫賣25 元,每件只賺5 元。」詹婆婆究竟賣多少件衫,才能生活下去呢?

店舖:裕民坊巴士站後巷
歷史:40年
未來:未知

攝:高祈

陳太提起牛仔褲說過不停,他們看着牛仔褲和官塘的轉變。陳生,本來裁縫,父親50年前已在現址經營,80年代中,轉營賣牛仔褲,陳太道:「全個官塘最齊的款(牛仔褲)。」訪問之時,有老主顧來買下三條褲,望着空盪盪的貨架,陳氏夫婦很有自信:「重建前,清貨清得好好,好多熟客來買褲,一買就三條、半打,他們都話之後無得買。」連鎖成衣店賣貼身、低腰,最合潮流的牛仔褲,她們三十多年都反行其道,賣高腰、濶褲浪()及多袋的開工牛仔褲,殺出條血路。

專攻開工牛仔褲

「賣開工褲,最受歡迎地盤,開貨櫃車司機,客會買半打、三條,現在難找到開工褲。」她賣的褲不算最便宜,通常都要二百元,比連鎖店的特價貨更貴。她賣的是用料,全棉製做,襟用耐洗。款式也是獨有,「傳統款,好像有前袋,多袋牛仔褲,褲浪()較寬,高腰。」百貨應百客,她知道不及廣告宣傳,就主攻實用路線,「不是賣給年輕人,是賣給成年人,以前兒子都有着,後來又不着,到他找到工作,做地盤安全主任,會着多袋牛仔褲,方便落地盤袋筆、簿及工具。」

衣服除了時裝,也要實用。另一優勢,「老公做裁縫,懂得改褲。」,只要顧客有要求,他們就立即度身改褲,務求令他們開工舒服。貨架放滿不同款式的褲,為何開工如此多款呢?「工友愛不同顏色,多褲顏色話俾人知已經換褲。」

牛仔褲達人

陳太80年代初從惠州來港,第二天就於佐敦公司賣高檔牛仔褲。當年,只有2千人工,牛仔褲要賣6百元,初來報到,自學英文,日子久了,通曉牛仔褲。二人於1984 結婚,見到官塘的西裝生意日漸息微,不敵大陸的競爭,1980年代中,由裁縫轉營做牛仔褲。由於在時裝店工作經驗,陳太見光獨到,引入不少牛仔褲,大受歡迎。她眼中的「所謂傳流,都是周期。來來去去都是蘿蔔、啦叭。」

她說較多人賣Golden牌子 ,「大陸都賣唔到,只運來香港賣。」以前本地多牛仔褲牌子,曾經𣈱銷全球,不少褲廠,專幫名牌代工,品質一流,但價錢平一大截。不要小看街頭小店,著名牛仔牌子Levi曾邀請她入貨,但要求先付按金,又要包銷,所以她決定不賣,專營工作褲。

因為多熟客,不愁銷情,她很少減價,近日重建在即,才全場8折。「以前新年做新裝很旺,全店都排滿是人。」

退休在即⋯⋯

未來,他們決定退休,熟客失望。市建局預計平台商場大約二年落成,商戶才可陸續復業。他們卻不表樂觀,擔心新場地落成無期,「估計落成後要四年,熟客都走了,不做。如果幾個月還可以考慮。」

新年要清貨,不能回鄉,二月後,離場,陳生陳太第一件事就是回鄉下。想起退休,年過六十歲老夫老婦未有打算,陳太唯一要求:「從來都無去旅行了,開舖40幾年了。只有結婚時,去澳門渡蜜月5天。」

陳生,你懂的了。

 

店舖:湘記服裝,牛仔褲,前身為裁縫店

歷史:50年

未來:退休

 

黃太在官塘裕民坊超過40年,以前只有丈夫開水電鎖匙舖,後來丈夫不再做上門維修,就多開一間影印舖。她的春青,全部奉獻給裕民坊。近日政府派四千元,很多人影申請表格,常問她申請要何資料呢?她回:「我點知,又不是社工。」之後哈哈大笑。

她口中說對裕民坊,「無乜懷念」,但偶有熟客找她,「以前影印的學生,做了爸爸送我紅雞蛋,有不少當年學生,回來問我,認得我嗎?」她枱頭放着大學生沒有來取的筆記,單據的日期是2012年,她答應學生印刷,不捨得丟棄,盼望有一天學生回來。學生難再回來,因為裕民坊要重建。

她懷念重建前的日子,「以前官塘很多餐廳,好多侍應我都識。」不論餐廳、學校都找她印刷,無他,價錢公道,廿年不變。

她最愛是店內的老招牌,北魏字體剛勁有力,舊式的「鎖」字,加上字旁小小陰影作裝飾,今天不復再見。當年在後巷中開店,四十年前就找老師傅寫字,因為少陽光影射,每年都清潔抹洗招牌,至今光潔如新。

離場後,不打算再經營了,唯有退休。臨近清場,她只等兒子回來幫她收拾。

店舖:影印、水電舖
歷史:超過40年
—————————–
裕民坊將於2月28日重建。二月底,我們將舉行裕民坊告別祭,告別屬於官塘人的裕民坊,未來重建後的觀塘變成大商場和豪宅。市建局表示約30檔街坊二年後仍可回來經營,亦有部份街坊未能順利於二月離場,我們將繼續監察。

新年前夕的官塘市中心,一片冷清。裕民坊的最後新年,同仁街市集,人跡罕至,仁愛圍的流動市集,門可羅雀。往日,新年是小販的旺季,街坊都爭相添置衣物,可惜,重建後,老街坊四散,只餘下冷清市集,有的檔口跟索性停業回鄉,2月18日才復業。跟不同攤檔談天,小販每天只能做200-400元生意,不計貨錢,只能勉強取回成本,連最低工資也賺不到,生意是重建前的十份一。

只有裕民坊尚有人流,但不如往昔了。市建局早前在同仁街小販前,宣稱近日局方多番宣傳,生意大升三成,慘被小販喝倒采。局方叫小販轉營,做其他生意回應社會。街坊問局方如何賺到最低工資,賣甚麼東西,每月才賺到六千元呢?局方不置可否。

重建阻不了,但能否有更好的安置呢?被消滅不止街坊的店舖,也奪去他們的生計。50,60歲的檔販,可能是羅局長口中還是中年,但都一把年紀,難道只能做保安和清潔呢?

如果各位想為新年購物,也可到同仁街市集和仁愛圍的流動市集看看,價廉物美。

Share this blog

Bookmark and Share

分類

一起紀錄官塘吧! 行動吧!

觀塘市中心重建在即, 店子一個地一個被關上。不論是你的觀塘故事, 又或者透過同街坊傾偈, 所知道的故事, 又或者是攝影和錄像, 都歡迎你跟我們一起紀錄觀塘。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網頁眾集一班朋友, 紀錄將要逝去的觀塘, 並了解這裏的過去, 再檢討現在的觀塘發展, 是怎麼回事了? 你可透過發郵件到kwuntong2007@gmail.com 或留言在comment裡。 flickr的相,請用「kwuntong」tag住,就可以在下面「看看"我"的官塘」中見到大家的照片

加入我們,一齊紀錄官塘

如果妳/你都有興趣將自已知道的官塘直接告訴大家,也可以電郵至kwuntong2007@gmail.com,就可以成為網站的編輯之一。 不論是文字、相片或是短片都無任歡迎,一齊記錄我們共同的社區故事。 如果想直接貼在此blog上,也可於https://en.wordpress.com/wp-login.php登入,就可以在此貼東西。 Name: kt2007 Password: kwuntong2007

一路下來

有幾多人上來

  • 1,285,114 hit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c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