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tag archive for the ‘賠償安置’ tag.

市建局將於明天11月17日,向城規會提交觀塘市中心的重建新方案。上年11月,市建局的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流標,隨後政府和港鐵都分別出現賣地流標。


市建局的新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是「發水」方案,增加樓面面積超達33.3%, 將原來主要是商業和酒店用途的用地,變成住宅和商業四比六,大幅增加住宅用地超過110,000平方米。


地標式的摩天大廈,增加至360米,高度增加得26%,嚴重影響山脊線。


目前觀塘擠塞情況嚴重,新建的小巴巴士交匯處,不但無法改善交通問題,早前更有交通意外令一人死亡。新的計劃,增加1750伙單位,增加4025人居住,令觀塘真係x佢老母,塞車慘況必然加劇。


新的計劃比原先方案,推遲五年的落成時間,是2033年。可憐,裕民市集經營的地牢小販,亦要等待10年,才能獲得通往人流和對面的正門,由現在起這10年,缺乏人流,只能繼續在地牢艱苦經營。


早前啟德郵輪地皮招標失敗,標誌九東的商業地皮價值乏善足陳。近期東涌住宅土地招標失敗,見證香港地產發展到達轉型時期。市建局,新方案美其名「垂直」發展,但只是增加發展面積,起豪宅,建寫字樓和商場, 無法回應香港面對經濟轉型的情況。


市建局,消滅老店,拆走社區,趕走街坊,再用高價賣豪宅和起商場的老模式,已經失效。市建局存在的價值還有多少呢?經濟停滯不前,更需要保留舊區,傳統行業,手工業,本地的文化,而不是拆毁既有的經濟模式,又再製造流標的地皮。


目前觀塘市中心尚未解決,鐘錶匠佘生,裕民坊10多檔的流動小販,尚未有安置。市建局賺錢之餘,應該積極解決街坊安置生計問題。

爭取五年,鐘錶工匠佘永盛,終於由無牌工匠,變成已登記的無牌工匠,成為香港第一個成功登記為工匠的人。

74歲的佘生,30年維修舊錶經驗,街坊口中︰「紳士牌鐘錶匠」,是本地少有的維修古董鐘錶師傅,他因為錯失2009年的工匠登記,多年無法申請工匠牌照。署方多年指佘生並未於2009年的工匠調查中登記︰「根據本署現行政策,只有在2009年實況調查中被識辨及登記了的無牌工匠,而又合乎發牌條件,才可獲簽發固定攤位(工匠)小販牌照」日前,終獲食環署確認工匠的登記,有權可選擇位置安置和發牌。

佘生於裕民坊開檔,但觀塘市中心已被市建局重建為豪宅和商場,自2018年開始收地,裕民坊進入倒數,他被迫多次搬遷。 2019年裕民坊清場,小店紛紛結業,從60年代開始,人流如鯽,繁華的裕民坊,畫上句號,今天只剩下鐘錶、工匠佘生一人,孤身守護着這條消失中的街道。從2018起,他走到區議會和街頭,爭取工匠牌照,身邊裕民坊的4位已登記的工匠,有兩位獲得工匠牌,另外兩位則選擇退休。本周,他終於成功登記, 30多年的工匠身份,終於被食環署確認。

5年的爭取,佘生先後於裕民坊街道上搬遷4次,並多次被食環控告,而市建局亦並無提出協助安置。上年尾更傳出清場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受不少傳媒訪問,食環亦開始與佘生接觸,提出重新登記的條件。署方要求証明佘生於2009、2010或2011年間,在裕民坊擺檔的証據。及後,不少網友協助尋找13年前的youtube、舊相片和電影(殺破狼2),而另外佘生亦向警署查詢,尋回2010年裕民坊失物記錄,足証佘生當日曾在裕民坊開檔。

現時佘生成功登記,下一步我們將陪同佘生將於觀塘區內,揀選位置,再申領牌照。但申領牌照的過程可能曠持日久,需獲食環署和多個部門(地政、消防、警署等)批准,最後獲區議會通過,才可發牌。當中另一前裕民坊工匠駱生花兩年才獲牌照,而佘生面對裕民坊收地重建在即,他仍然憂心忡忡。

佘生成功登記,打開工匠牌照的空間,他有望成為第一位申請工匠牌的工匠。希望他的經驗可分享給其他匠人,幫助他們拿到牌照,延續手藝。


74歲的佘生,擁有30年鐘錶匠的經驗,專門維修古董錶。他的手藝精湛,遠近馳名。近期因觀塘裕民坊重建,佘生被迫遷,要求政府發放工匠牌照,以便他可繼續經營。為了方便維修,佘生平時會戴著一隻手上掛着四隻錶,另一隻手戴著兩隻。一人戴着六隻手錶,他可隨時檢查錶的狀況,而不用浪費時間去找客人的手錶。

近年,本地鐘錶匠入行很少,不少年紀偏大。佘生勝在眼力好,可看微小部份。而維修一隻古董錶,他每次覺得是挑戰,充滿成就感。為了維修古董錶,佘生不停地收購舊錶的零件,拆解舊錶,收集各種配件。

貴錶平做,他視維修可幫到人。他曾維修80年前的手錶,錶主爺爺的遺物。維修這些古董錶就如同修復上一代的記憶一樣。佘生維修過最貴重的錶是Pearlmaster勞力士,這隻錶本身就非常珍貴,一邊還鑲滿了鑽石。廿多年前,這隻錶的主人花了20萬元買下它。有一次,錶意外地從桌上掉到地上,結果零件散落,壞掉了。主人找到佘生求助,佘生開價$500做維修。經過討價還價,最後以$400達成成交。

客人和手錶一樣各有不同。有客人壞掉超過六位數字價值的柏德菲臘(Patek Philippe)錶,送去原廠維修,費用高達一萬元。找到佘生的檔口,維修費用僅為$4000,他為手錶找舊零件,拍照紀錄,但錶主不快,打電話叫來警察,結果警察也不明所以,所以大家不歡而散。

在鐘錶行業,佘生見證了許多變化。他回憶道,以前瑞士有很多小廠生產錶,如今這些廠商已經合併,分為大碼和細碼兩大類。這使得維修工作變得更加複雜,佘生需要花更多時間去研究各種不同的配件。

身為鐘錶工匠,佘生用自己的雙手守護著時光的流逝。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他堅持傳統手藝,讓那些承載著歷史的古董錶得以繼續流傳下去。

今天市區只有12度,天文台發出寒冷天氣警告。74歲靠街維生的鐘錶匠佘永盛,依然在裕民坊「風餐露宿」開檔搵食,多年如是,只求溫飽,服務街坊,但寒冬依然難過。今早,佘生心臟痛楚,因着上次行動心情激動,加上嚴寒,入醫院求醫。他完成X光和血酵素檢查,暫無大礙,回家休養,本日暫停開店,今天再開檔營業。

前天,佘生上食環署請願,仍未有回覆,當日已心情激動,需要坐下服藥,希望他身體健康。

工匠牌不是福利,而是保育手藝和社區關係。

2019年署方對佘生要求工匠牌的回覆,除了指他並沒有在2009年登記,亦指︰「本署的現行政策是不會基於福利原因向任何人簽發固定攤位小販牌照」。

佘生從事鐘錶維修30年,多年於裕民坊工作,不是社會福利。他為社區提供服務,幾十元換電池,合理價錢維修古董鐘錶,坐在街上,抵住寒冷和淡熱。

天氣不佳,下次走過裕民坊,記得為佘生打氣。希望食環署盡快發工匠牌,市建局亦提出安置,我們將為他送上溫包。

裕民坊最後一人 30年鐘錶匠要求牌照安置

食環趕絶 市建局不理 消滅本地手藝文化

74歲的觀塘裕民坊鐘錶修理匠佘永盛,人稱「紳士牌鐘錶匠」,於香港街頭從事鐘錶維修30年。上周,食環署不斷警告佘生,原定今天(12月12日)向他發出「阻街」告票,迫走佘生,令他無法維持生計。

今天下午,我們於傳媒前,講述佘生的情況,並一行人由裕民坊去瑞和街食環署觀塘總部交請願,要求食環暫緩清場行動,並與佘生討論發放工匠牌照。「堅持,發放工匠牌。」佘生活動中發言。「政府而家搶人才,我就是做了30多年鐘錶維修的人才。」

食環署的秘書楊生接收請願信,並向傳媒表示原定今日有清場行動,向佘生發出告票,但後來取消。遞交請願信過程中,佘生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要立刻食藥,並坐在椅上休息。

他因市建局的觀塘市中心重建,為遷就局方工程,於裕民坊內,已被迫遷四次。他多年與政府爭取一直未有獲發的工匠牌照。

佘生希望能登記為合法街頭工匠,獲發固定攤位(工匠)小販牌照,以及獲得市建局因重建區遷拆的合理安置。佘生和活在觀塘於2019年起多次與署方溝通,署方指佘生並未於2009年的工匠調查中登記︰「根據本署現行政策,只有在2009年實況調查中被識辨及登記了的無牌工匠,而又合乎發牌條件,才可獲簽發固定攤位(工匠)小販牌照」(13-6-2019署方電郵記錄)

【30年工匠生涯】

他早於1993年開始修理鐘錶,後遷往觀塘裕民坊繼續修理鐘錶。在2005 年至2010年期間,佘生攜同病重的家人往內地就醫,經常往返中港,因此錯過特首於2009年進行的街頭工匠普查。家人過身後,2010年起,佘生每日恆常在裕民坊及康寧道交界修理鐘錶,直至今天。

佘生於觀塘做小販40多年,小販四哥為佘生做證人,証明他於2009年前已在裕民坊經營,服務社區。

佘生多年爭取牌照,2016年曾約見立法會議員黃國興、2019年於區議會向食環請願,並多次主動與署方接觸。當日,一同爭取的兩位裕民坊工匠已先後獲牌和安罝,只餘下佘生沒有安置和牌照。我們亦找出,1999年壹週刊的佘生專訪,證明他早於2009年調查前已經是資深的工匠人。

【古董錶的手藝】

佘生經營了30年鐘錶修理生意,除了修理鐘錶、更換電子、舊錶買賣,還有名錶鑑證,特別是維修古董鐘錶,藝人夏春秋、吳君如和盧大偉亦曾是熟客。每逢秋冬,他身穿筆直西裝,戴上紳士帽,服務基層街坊,為街頭景象一隅,可見懷舊本土文化特色;檔位面積亦不超過0.9米乘1.2米,絕對符合獲發固定攤位(工匠)小販牌照的條件。

2020年起,裕民坊重建工程開始,佘生搬遷達四次。現時檔口的不足10米之處,每天需忍受工程的噪音及灰塵繼續生計。除此之外,因營生環境極不穩定,佘生有心律不正的情況,需定時服用心臟藥和薄血藥,多次遭多位食環職員勒令收檔,令他心跳加速,險些需即時入院。後來呼喚朋友求助,食環署職員擾釀半小時才自行離去。

目前,裕民市集有20多個空置檔口,佘生希望市建局能安置於市集,延續手藝。目前他不會放棄工匠技巧,希望繼續經營。

佘生極度希望環境及生態局局謝展寰局長能協助他登記為合法街頭工匠,市建局提供適合經營生意的安置點,讓他能以自己的技藝繼續維生。我們對政府有以下訴求︰

1. 發於工匠牌給佘生,確立工匠的「真正」價值

2. 市建局介入,提出安置,保留裕民坊特色手藝文化

3. 重新進行工匠調查,了解和保育本地手藝文化

2022年12月12日

12年前長沙灣順寧道受重建影響的街坊辦活動,要求安置,當年一整條街,掛滿一幅幅大畫,街道成為畫廊,是筆者的啟蒙。最後林鄭會見街坊,而他們陸續無奈接受賠償離去。

重訪舊地,變成一楝楝的豪宅,昔日唐樓和老店的蹤影已難尋。幸好,多走幾步,當日幾十間的老店已不再存在,只餘三間的舊店︰周記醬油,周記車房和蘇記茶莊。

人去茶未涼,走入12年後已搬遷的舊舖,湧起陣陣的回憶,跟老闆談天。當日的街道景象猶在,社會變了,林鄭不是那個林鄭。由於原區搬遷,他們生意大抵還好,不過一切都不同了。

那年的齊心,今難再見。移民、老去、忙碌,大家為口奔馳,說起往事。經歷過重建的街坊,永遠忘不了。

周記醬油,加上前身,有百年的歷史,90歲的周伯伯,口中強調質素,「XX,都係靠吹水,人哋做。李X記,有幾多豉油喺入邊呢,都係水。我哋係自己做豉油,生曬。」沒有加防腐劑的周記豉油,人手製作,香港碩果僅存。

創自1958年蘇記茶莊老闆仍有教社區做茶葉,重建的災難,是他的轉捩點。

周記車房,當年活動的策展人,依然用故事去講社區。周老闆店內放着50年前的老爺車,佔據店內大部份位置,太太笑說想捐出去,但老闆仍自得其樂。念舊,保育,車房也做得到。

故事分享留意1822的專欄。

市建局昨天提出長沙灣兼善里重建計劃, 120間地舖將會消滅,對老店林立的深水埗,絕對是傷害。但更重要這重建,再一次立下壞榜樣,吞併公共空間,用政府設施地皮津貼局方興建豪宅商場。同樣的例子,在市建局新的油尖旺規劃,將再次重演,而且規模更大,市民的損失。

有關項目中,市建局用剩餘地積比不多為理由,將旁邊長沙灣體育館的土地納入重建範圍,換來的是豪宅商場,市建局聲稱將商場融合體育館的設計,增加所謂公共設施面積。類似的設計在麥花臣重建已經出現。當年單單幢式的體育館,變成商場一部份,大大損害公共設施的可達性,公共設施變成商場一部份,令公眾難以發現有關設施。市建局玩弄數字遊戲,令公共設施的質素大大降低,只是自肥的策略。

對於目前社會,市建局毫無監察,重建發展,不但破壞舊區文化,也損害社區整體利益,到底市建局的公眾利益何在?如果為了改善舊區居民的居住環境,重建後,應該是興建公屋或公屋,但是市建局只是興建豪宅和商場,居民無法重置,而老店首當其衝,只因沒有舖換舖的方案。觀塘項重建,大量老店消失,不論是小販或攤檔,搬遷後,門坎羅雀,完全是失敗。市建局只是不停借助懷舊,製造聲音,對於原來的經營者毫無幫助。

兼善里,或者油麻地重建,項目範圍極大,牽涉大量老店和居民,目前重建政策不改,利用公共土地資源做補貼,只興建豪宅,無法解決香港居住問題,只是製造更多貧富懸殊,消滅更多本地文化。

螢幕快照 2017-12-07 上午11.38.51

市建局於最新的土瓜灣三個重建項目,提出有史以來最高額的賠償,每呎為15,916元。但為不能改善舊區街坊生活,就算賠近1·6萬都只能搬離市區或住在更細更舊單位,所謂同區七年樓的賠償根本是幻想。

按無線新聞的計算,鴻富街的業主何女主單只有三百多呎,而獲得470多萬元賠償。但附近最接近7年的樓盤,有十一年樓齡,三百多呎單位要價六百多萬元,而五百多呎更要近一千萬。她只有選擇搬離土瓜灣,無法原區安置。

高額賠償為何幫不到街坊呢?原因如下:

1 市建局大量重建項目,現時土瓜灣3個新項目厭有620個業權,同時入市炒貴全區樓宇,令附近的樓價升值
2 大量街坊居住舊樓呎樓較低,如報導所示,金額較低,無用滅呎住回同區
3 大量樓宇有劏房或放租,賠償被扣減約三成,每呎1.2萬
4 樓換樓是假政策,必須補上新樓差額,除了整筆賠償,可賠上幾百萬

再者,小店和店舖在重建中,損失更大,他們就算搬遷,亦無市建局的協助,失去街坊,無法經營,項目並無舖換舖的安排,完全消滅社區,小店全被消滅。

有關賠償的問題,可見無線的報導
//http://news.tvb.com/local/5a280672e60383580fbe6998/
市建局以歷來最高收購價、每呎近一萬六千元,提出收購土瓜灣一批舊樓重建。不過有業主認為,未必能在同區買到同面積的單位。

市建局安置政策置受評批評,行政總監韋志成卻用網誌回應,指「補償戶 63%同區置業」(信報5-12-2016),避開公眾和傳媒的提問,猶同梁粉技倆。局方不公佈數據和報告,只是在受批評時暗地放風,有欠公道。上次的追蹤調查,局方操弄「同區安置」的定義,擴大同區的範圍,只是增加數字的偽藝偽藝。期待市建局開誠布公,公開有關追蹤調查報告,讓公眾了局方的賠償政策。

觀塘同區變將軍澳?

2009年,市建局局方在觀塘市中心重建的追蹤調查,指約75%業主可於觀塘或東九龍重置單位居住。實情是2009年的130人追蹤調查中,只有4成人能在觀塘重置物業,另有3成在其他地區置業(24-6-09文滙報)。所謂「原區重置」變成局方的「語言偽術」,被擴大至整個九龍東。

市建局在觀塘近年只有本年年中收地的恆安街重建項目,涉及業權約90個,除了11個舖位,大約有80個住戶業權。觀塘最接近局方的「同區七年樓齡」賠償額只有18年歷史的海天園,其餘供應都超過20年。海天園近3年只有4宗成交,而今年僅有1宗,基本處於半封盤狀態。雖然觀塘恆安街重建項目賠償為歷來第二高的$11,695,亦難而購入同區的樓宇,因為基本樓市缺乏供應。

迴避重置的樓齡問題

局方亦迴避,重建戶用賠償購入的樓齡問題,政策指賠償是同區七年樓齡,但局方僅指︰「有73%受訪者在獲得市建局的收購補償後,把資金用作購買樓齡較新的單位,是否購入單位跟七年之準則相着太大呢?」(信報5-12-2016) 重建戶多數住在40-50年樓齡,較新單位是否指30-40年樓齡呢?

三成人沒有重新置業

韋韋志成安佈中,「14個近年完成收購及遷置工作的重建項目共322位受訪自住業主的資料,73%受訪者在取得市建局的收購補償後重置較新的單位居住,有19%選擇租樓,另8%選擇與家人同住。」(信報5-12-2016)近一成跟家人同住,二成人由業主變成租客,失去物業,是否意味着他們被重建犧牲呢?現時只有現金賠償,沒有直接的樓換樓安排,令重建戶被迫走入地產市場,往往焦頭爛額,當中三成人沒有重新置業,是甚麼原因呢?希望局方詳加解釋。

局方坐擁百億資產,上年收入達45億,全部重建項皆興建私人豪宅,應落實舖換舖和直接的樓換樓的安置政策,達至真正的原區安置,而不是玩弄數字。

參與文章︰

新聞透視︰最後一伙
http://mytv.tvb.com/tc/cat_news/sundayreport/284692
追縱調查﹐還是公關手段?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3724
回應市建局指《鏗鏘集》未反映事實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8962
// 市建局補償戶 63%同區置業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表示,市建局就14個近年完成收購及遷置工作的重建項目中,共322位受訪自住業主提供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有73%受訪者在獲得市建局的收購補償後,把資金用作購買樓齡較新的單位,當中63%選擇在同區置業。
訪查322自住舊樓業主
對於市場有聲音質疑市建局的補償及安置政策是否足夠協助舊區居民改善生活環境,韋志成昨天在網誌指出,過去數年市建局已推行的59個市建局重建項目中,約有1.2萬戶業主和租戶獲得現金補償或公屋安置,從而遷往質素及環境較佳的居所。市建局就過去的重建項目進行追蹤研究,分析14個近年完成收購及遷置工作的重建項目共322位受訪自住業主的資料,73%受訪者在取得市建局的收購補償後重置較新的單位居住,有19%選擇租樓,另8%選擇與家人同住。
在重置單位的業主中,有63%在同區置業,其餘則因不同原因選擇搬往其他地區,最常見包括長者搬到較近子女和孫兒居住的地點,方便照應。
韋志成稱,納入市建局重建項目的樓宇,大多屬樓齡超過50年及失修的建築物,市建局現行的住宅收購準則,是以「自置居所津貼」的計算基準制定,而「自置居所津貼」是按同區和收購單位面積相若的7年樓齡單位的價值,與被收購物業公開市值的差額計算所得,從而給予自住業主被收購單位的市值金額外,另有一筆現金津貼,以協助他們在鄰近地區購買較新的單位居住。市建局並特別向業主支付樓價三成的訂金,讓業主在資金運用上更靈活。
他強調,在規劃重建項目和執行實際重建工作的過程中,須顧及社會整體利益,也要盡量顧及個別人士的需要和訴求。
市建局須兼顧重建範圍內住宅及非住宅租戶的需要,並提供調遷協助,向租客提供特惠金,又或安排合資格者申請公共房屋。
信報5-12-2016

繼續閱讀文章 »

 

圖︰高祈

689的2015年施政報告是社區的惡耗,用建屋之名資助市建局,重建拆散社區。

市建局踏上搶地的便車,上年提供2700個豪宅單位,新一年繼續可肆無忌憚開展重建新項目,拆樓強遷街坊,破壞社區,興建豪宅。神奇是689口中的檢討市建局的角色,不是減少重建,反而增局方權力,由政府資助,「參與供應資助出售房屋」。首先市建局已跟房協和房委會架床疊屋,收地、建築房屋職能重覆,浪費公帑;更無恥是居然合理化用公帑收地拆樓,抬人封舖,借提供資助房屋之名,送錢給市建局拆樓為實。

未解決劏房的問題前,加大市建局的權力,強行清拆舊樓,舊區租盤供應更緊張,而無能力付擔局方口中興築的「資助房屋」的基層,如何走入689眼中的「置業階梯」呢?基層無處容身,被趕盡殺絶。將啟德的約三百個「樓換樓」單位作資助房屋出售,更揭示見2011年至今的「樓換樓」計劃形同虛設。

而九龍東所謂的「聰明城市」,卻沒有工廈的藝術家、小商戶的份兒,在689管治下,駐定要面對迫遷、加租。689宣佈在九東提供五百萬平方米的商用樓宇面積,現時觀塘、九龍灣只有一百四十萬平方米的商用面積,而加上啟德的一百平方米,即是將會拆掉重建三百萬平方米的工廈,相等於一百四十楝的工廈,即是現時一半工廈將會消失。九東佔全港四成的工廈藝術家,亦提供廿二萬就業,當中以出入口業佔五成。早前,民間社會提出租金管制或補貼,透過規劃協助的藝術及小商戶,689卻拒絶回應,一味發展商業中心,無視現時的行業。

香港的問題不是土地供應問題,而是土地規劃的問題,強迫市民進入「置業階梯」,盡剷舊區。利用「活化工廈」之名,行重建工廈之實,無視政府傾斜,倒行逆施,香港只會雪上加霜。

Share this blog

Bookmark and Share

分類

一起紀錄官塘吧! 行動吧!

觀塘市中心重建在即, 店子一個地一個被關上。不論是你的觀塘故事, 又或者透過同街坊傾偈, 所知道的故事, 又或者是攝影和錄像, 都歡迎你跟我們一起紀錄觀塘。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網頁眾集一班朋友, 紀錄將要逝去的觀塘, 並了解這裏的過去, 再檢討現在的觀塘發展, 是怎麼回事了? 你可透過發郵件到kwuntong2007@gmail.com 或留言在comment裡。 flickr的相,請用「kwuntong」tag住,就可以在下面「看看"我"的官塘」中見到大家的照片

加入我們,一齊紀錄官塘

如果妳/你都有興趣將自已知道的官塘直接告訴大家,也可以電郵至kwuntong2007@gmail.com,就可以成為網站的編輯之一。 不論是文字、相片或是短片都無任歡迎,一齊記錄我們共同的社區故事。 如果想直接貼在此blog上,也可於https://en.wordpress.com/wp-login.php登入,就可以在此貼東西。 Name: kt2007 Password: kwuntong2007

一路下來

有幾多人上來

  • 1,285,116 hit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c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