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tag archive for the ‘潮州文化’ tag.

農歷七月鬼門關大開,傳統中國人不怯鬼怪,也不遠之,反親而祭之,也許他朝君體也相同,功德輪迴,善有善報。遊魂野鬼,無處歸家者都各有所祭,重分享,同享樂,不止事人,也要事鬼。

近日,從友人得悉,官塘市中心有一個小巴司機主持的盂蘭節,他們大都祖藉潮仙,雖然規模不大,但化寶、拜祭俱全,以小巴為名的傳統儀式實為小見。市中心重建後,他們不知何去何從,尤其紅色小巴更在鐵路和巴士擠壓下,更賣少見少。

如各位有興趣可以於本星期五和六晚上跟我們一起考察和訪問,有意者可電郵kwuntong2007@gmail.com或於下欄留言。

「雞寮」這名字,在我所寫有關官塘的軼事中,經已多次出現。而「波地」,就是三四十年以前,人們對足球場的稱號。在從前官塘(翠坪道)內,有多處大大小小的遊樂休憩場地,但真正可用來踢足球和進行比賽的場地(官塘遊樂場除外),就只有該第六與第七座之間的那個硬地足球場。那球場佔地約70乘70米,四週圍上鐵絲網,共有三個出入口,分別進出第七座、第六座及翠坪道。除了兩個足球的龍門架和地上劃上了的足球場界線(組成一個完整的足球場),以及在靠近和樂那邊擺放了兩個並排的籃球架(只可用作射籃練習)外,並沒有如現時大部份的公共足球場(如沙嘴道遊樂場、楓樹街遊樂場或修頓球場等等)的一般設施,例如更衣室、廁所或看台等等的設施。但以官塘(翠坪道)建築的五十年代末期建築和社區設施標準說來,那一個球場的設立,經已為當年在附近的居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踢波和遊樂場地。加上香港足球界在五十年代有過一段光輝的歷史,這個「波地」經已能滿足普羅市民對足球場的需求了。
雞寮的「波地」,與當時其他大部份的公共場足球場,同樣是不需要預先租場才可使用的,因此,「霸場」就成為使用球場的最普遍途徑,除非當時球場沒有其他人在使用,否則就要以「人多勢眾」的力量去「霸場」,只要人數夠多,正在使用球場的人們,也要「退位讓賢」,這都已是不成文的球場「規矩」。
遇上不願「讓賢」的,新來一大班人多勢眾的,便先會在場地上擾擾攘攘,例如多個人走到龍門前,用多個足球同一時間練習射波,令原先在踢波的一班人無法再踢下去。當然「人丁單薄」的那一班,大都會「識做」,拉隊離場,將球場讓出來。在那年代,這已算是一種很「斯文」的「霸場」方式。
當然,有些時候,當先後到場的雙方較為勢均力敵(或其中一方以為是)的時候,雙方便會引起口角,甚至動武(打權頭架)和衝突。此外,許多「波友」,為了「霸場」,無論本身是否真的是黑社會成員,也會在球場上自稱是某某「大佬」或「社團」的「馬」。當然,球場亦是黑社會或扮黑社會的人士收保護費,收「會員」的地方。上述所講的球場規矩,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不用我多說了。
提到黑社會,「波地」當然也是他們用來「講數」和「開片」的地方,因為「波地」的面積夠大,足夠雙方「曬馬」,而廝殺起來,可以追追逐逐,場面既壯觀,又有附近居民作為觀眾。加上有多個出入口,可以給落敗的一方一條生路,落荒而逃,避免了「困獸鬥」而「一鋪」被「清袋」。更重要的,是當警察到場時,方便「散水」。
雞寮的「波地」這一遍空地,也有被用作其他的用途。例如每年的盂蘭節,雞寮的「波地」會用作表演神功戲和拜祭的場地,從前盂蘭節盛大的活動,如今雖然仍然舉行,但舉行的地點卻少了很多。許多從前在公共屋的球場舉行的盂蘭節活動,都因屋的重建而消失。而我較為熟識,每年都會在牛頭角下第九座旁邊球場舉行的大型盂蘭節活動,亦快將會隨屋的拆卸重建而成為歷史了。提到神功戲,令我想起香港的另一特色,就是香港的佛教和道教很多時,都是被人誤解而混淆,及最終互相融合一起的。好多人在進行道教的儀式時,卻以為自己正在參與佛教活動……。當然演出神功戲,背後的道教因素較多。記得從前每到某個月份,雞寮的「波地」上便會蓋搭起三幾個大大小小的鋅鐵竹棚,最大的一個,足足有三四層的樓高。是用作為表演用的,因此亦稱為「戲棚」,戲棚內會建設一個舞台,舞台前的空地,便會擺放多排的座椅(接椅)。竹棚和場地的外圍,亦會掛上多個大型(兩三層樓高)的傳統巨型花牌。
那類型的花牌,今天除了在盂蘭盛會的地點還會見到外,經已鮮為人見了,即使有,使用的材料,除了紙張和布料外,還經已加上了許多不環保的塑膠材料。從前當這類型的花牌盛行時,酒樓,大型商舖、甚至大機構的「開張」(開始營業)時,都會在建築物外圍掛滿這類大型花牌,況且從前從事酒樓、食肆等生意的人,都是用自置物業的,因此會在擁有業權的外牆上掛上那類花牌,花牌越多,便表示越「架勢」(有面子)。但現時的酒樓食肆都開設在租用的樓宇內,而商場、商廈的外牆,早已有一定的設計,將其粉飾得美輪美奐的。樓宇的公契和大業主,大都嚴禁任何租客在非他們擁有業權的外牆上附加任何物品(大業主除外)。
再講回盂蘭盛會,神功戲是連續多個晚上上演的。上演的,大多是大戲(粵劇),但由於雞寮一帶居住了不少潮州人,因此也有潮語的戲曲表演。盂蘭盛會的場地上,亦會擺放很多「紙紮」的神像和肖像,甚至連「八仙」、「西遊記」裡的人物也有,而且個個都栩栩如生,反映出香港民間紙紮藝術的深厚造詣。其中最大型的,通常都會是那個名為鬼皇(專捕食遊魂和惡鬼的神仙)的一個像。記得小時候,經過這神像的時候,祖母都會嚴重警告我,不要走近去窺探神像,尤其是它的內部,因為那會觸怒鬼皇體內收藏了的惡鬼。
除了民間團體攪盂蘭盛會,民政署(有些人特地稱它為「民政司署」,因為讀起來的字音不雅)也偶爾會在晚上,於「波地」上播放電影。一部放映機,再加一幅張開約有十餘呎高,二十餘呎闊的簾幕,便可以舉行了,播放的,儘管只是舊電影,也吸引到一定數量附近的居民前去欣賞。
此外,我在12月12日所寫的「寶光電器及洪記燒臘」一文中,亦提過雞寮的「波地」,在七十年代初,為便利雞寮街市的重建,曾一度被闢作為一個臨時街市,為時約大半年。
至於雞寮的「波地」,增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用途,就是一九七二年的「六一八」雨災後,皇家英軍曾派出隊伍到場,參與一連幾星期的災場後期的挖掘和善後工作,當時在「波地」上,便蓋搭了一個大型的軍用帳幕,印象中有數十呎長和十呎高左右,讓軍人作息之用,而不會影響道附近居民的生活,特顯出皇家英軍的優良紀律性,也令人想起「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這句話,因為當年英軍駐港進行「防務」,香港政府(即香港市民)是要負擔部份軍費的。
至於雞寮的「波地」的原址,就是現今翠屏最舊一座公屋「翠楠樓」的位,翠楠樓是官塘(翠坪道)重建計劃裡,首座建成的雙「H」型公屋。在七零年代沒,因房署要重建官塘(翠坪道),需要在未清策內的七層大廈前,先在區內興建一座新的公屋,用來在日後開始清策時,安置受清拆影響的居民,使他們能夠在原區重置,因此便揀選了「波地」作為興建這第一座新公屋的地點。
雞寮的「波地」用作為球場,休憩地,盂蘭節活動,甚至「開片」的歷史任務亦從此結束了。在翠楠樓興建期間,曾發生一宗地盤意外,一名在地盤內任雜工的女工,在工作時失足從高處墮樓身亡。這是不少現今在翠楠樓居住的居民也不知道的。而繼翠楠樓落成後,翠楣和翠楊樓也相繼在曉明街落成。而對雞寮的「波地」還有印象的人,相信都不多了。

Share this blog

Bookmark and Share

分類

一起紀錄官塘吧! 行動吧!

觀塘市中心重建在即, 店子一個地一個被關上。不論是你的觀塘故事, 又或者透過同街坊傾偈, 所知道的故事, 又或者是攝影和錄像, 都歡迎你跟我們一起紀錄觀塘。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網頁眾集一班朋友, 紀錄將要逝去的觀塘, 並了解這裏的過去, 再檢討現在的觀塘發展, 是怎麼回事了? 你可透過發郵件到kwuntong2007@gmail.com 或留言在comment裡。 flickr的相,請用「kwuntong」tag住,就可以在下面「看看"我"的官塘」中見到大家的照片

加入我們,一齊紀錄官塘

如果妳/你都有興趣將自已知道的官塘直接告訴大家,也可以電郵至kwuntong2007@gmail.com,就可以成為網站的編輯之一。 不論是文字、相片或是短片都無任歡迎,一齊記錄我們共同的社區故事。 如果想直接貼在此blog上,也可於https://en.wordpress.com/wp-login.php登入,就可以在此貼東西。 Name: kt2007 Password: kwuntong2007

一路下來

有幾多人上來

  • 1,285,116 hit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c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