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category archive for the ‘觀塘重建訊息’ category.

爭取五年,鐘錶工匠佘永盛,終於由無牌工匠,變成已登記的無牌工匠,成為香港第一個成功登記為工匠的人。

74歲的佘生,30年維修舊錶經驗,街坊口中︰「紳士牌鐘錶匠」,是本地少有的維修古董鐘錶師傅,他因為錯失2009年的工匠登記,多年無法申請工匠牌照。署方多年指佘生並未於2009年的工匠調查中登記︰「根據本署現行政策,只有在2009年實況調查中被識辨及登記了的無牌工匠,而又合乎發牌條件,才可獲簽發固定攤位(工匠)小販牌照」日前,終獲食環署確認工匠的登記,有權可選擇位置安置和發牌。

佘生於裕民坊開檔,但觀塘市中心已被市建局重建為豪宅和商場,自2018年開始收地,裕民坊進入倒數,他被迫多次搬遷。 2019年裕民坊清場,小店紛紛結業,從60年代開始,人流如鯽,繁華的裕民坊,畫上句號,今天只剩下鐘錶、工匠佘生一人,孤身守護着這條消失中的街道。從2018起,他走到區議會和街頭,爭取工匠牌照,身邊裕民坊的4位已登記的工匠,有兩位獲得工匠牌,另外兩位則選擇退休。本周,他終於成功登記, 30多年的工匠身份,終於被食環署確認。

5年的爭取,佘生先後於裕民坊街道上搬遷4次,並多次被食環控告,而市建局亦並無提出協助安置。上年尾更傳出清場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受不少傳媒訪問,食環亦開始與佘生接觸,提出重新登記的條件。署方要求証明佘生於2009、2010或2011年間,在裕民坊擺檔的証據。及後,不少網友協助尋找13年前的youtube、舊相片和電影(殺破狼2),而另外佘生亦向警署查詢,尋回2010年裕民坊失物記錄,足証佘生當日曾在裕民坊開檔。

現時佘生成功登記,下一步我們將陪同佘生將於觀塘區內,揀選位置,再申領牌照。但申領牌照的過程可能曠持日久,需獲食環署和多個部門(地政、消防、警署等)批准,最後獲區議會通過,才可發牌。當中另一前裕民坊工匠駱生花兩年才獲牌照,而佘生面對裕民坊收地重建在即,他仍然憂心忡忡。

佘生成功登記,打開工匠牌照的空間,他有望成為第一位申請工匠牌的工匠。希望他的經驗可分享給其他匠人,幫助他們拿到牌照,延續手藝。

今天市區只有12度,天文台發出寒冷天氣警告。74歲靠街維生的鐘錶匠佘永盛,依然在裕民坊「風餐露宿」開檔搵食,多年如是,只求溫飽,服務街坊,但寒冬依然難過。今早,佘生心臟痛楚,因着上次行動心情激動,加上嚴寒,入醫院求醫。他完成X光和血酵素檢查,暫無大礙,回家休養,本日暫停開店,今天再開檔營業。

前天,佘生上食環署請願,仍未有回覆,當日已心情激動,需要坐下服藥,希望他身體健康。

工匠牌不是福利,而是保育手藝和社區關係。

2019年署方對佘生要求工匠牌的回覆,除了指他並沒有在2009年登記,亦指︰「本署的現行政策是不會基於福利原因向任何人簽發固定攤位小販牌照」。

佘生從事鐘錶維修30年,多年於裕民坊工作,不是社會福利。他為社區提供服務,幾十元換電池,合理價錢維修古董鐘錶,坐在街上,抵住寒冷和淡熱。

天氣不佳,下次走過裕民坊,記得為佘生打氣。希望食環署盡快發工匠牌,市建局亦提出安置,我們將為他送上溫包。

今早有網友指巴士總站被圍封,準備拆卸,據悉是公厠被封閉,而正式的清拆工程只是時間問題,2026成為公務員學院的一部份 。昨天晚上,走過這半世紀的車站,沒有巴士的聲音,只有途人匆忙的走過。

當年社區設施,方便民眾,以單幢式和現代主義的設計為主。巴士總站附近,不難找到社福設施,很少像今天,老人中心、青少年中心,放在商場的一角。

55年歷史的荷蘭宿舍,已搬遷至黃大仙,現址已圍封,等待清拆。

荷蘭宿舍由荷蘭革新會和荷蘭國民捐助,落成於1967年6月,當年正是火紅之時,多事之秋。宿舍多年為11至21歲的男性青年,提供輔導和暫宿服務。當時選址在治安不靖的翠屏邨,對於頑童,有一定警示作用。

本地演員姜皓文,年輕就是因家庭的問題,住在荷蘭宿舍,因為習武,弄斷宿舍的地拖,而當時宿舍院長反而鼓勵他,向武術方面發展,結果簽約時電視台,成為男演員。

2026年,一切變為公務員學院,迎接新時代。

今早於市建局要求下,十幾位執達吏,頭罩黃色鋼盔,來到裕民坊前大生錶行的附近,強行清場封閉羅生的舖頭。羅生拒絕離去,要求市建局解決安置問題,局方便強行收舖,多番理論不過。強而有力的執達吏工人,封鎖小巷,禁止市民出入。附近街坊見到強行清拆的情況,過來聲援,果汁店的張太被推,倒地,結果受傷由救護車送到醫院。現時,執達令圍封小巷,令街坊無法入內,羅生則繼續要求局方處理安置問題。
另外,果汁店張太、皮帶鋪許生、肥仔舖及兩位工匠,仍然沒有安置,局安沒有理會他們安置訴求,繼續準備抬人請拆。裕民坊將被重建成為商場及地標式的酒店,成為豪宅項目的其中一部份。

長假過後,熱潮已過,觀塘市集小販表示,近日人流不多,生意不好做。有小販講由朝早至中午,只能做$100的生意,希望街坊多點支持。瑞和街街市,去市中心過馬路,乘座電梯向下走,即可。

【被圍板包圍的小販】裕民坊的巴士站搬遷了,新的市集也開幕了。剩下巴士站旁邊的13檔小販,巴士和人流走了,但他們仍然未有安置,只能等待重建,淹沒在時代發展中。他們有賣跳樓服裝貨的黃生、童裝的戴生、玉器的婆婆等等檔口,他們在裕民坊已經超40多年,一直從事小販生意,他們早中每天朝行晚拆,搬流動方式,服務社區,養活自己。重建來到,早前已從仁愛圍搬至字裕民坊的巴士站旁邊,今天清拆圍板將至,但他們仍然未有任何安置。

市集重開,等待多年

小販苦等五年,失敗的同仁街臨時市集告一段落。我們聽聽文具的勞生、校服的標叔叔,他們有什麼願望。

新市集,需要街坊坐升降機往下走一層,跟昔日在馬路和巴士站旁邊不同。場內的空間稍大,通道多闊一尺,現時只有少量小販開業,大部份小販想在準備當中,期望重回昔日物華街小販市集的景象。

開業第一天,食環署加緊巡邏,指指點點。希望小販日後生意興隆,大家多點幫襯,保存基層的消費空間。

市集重開,等待多年小販苦等五年,失敗的同仁街臨時市集告一段落。我們聽聽文具的勞生、校服的標叔叔,他們有什麼願望。新市集,需要街坊坐升降機往下走一層,跟昔日在馬路和巴士站旁邊不同。場內的空間稍大,通道多闊一尺,現時只有少量小販開業,大部份小販想在準備當中,期望重回昔日物華街小販市集的景象。開業第一天,食環署加緊巡邏,指指點點。希望小販日後生意興隆,大家多點幫襯,保存基層的消費空間。

完善回遷還工匠牌保住街坊生計 保存社區特色

觀塘市中心重建由2007年開始,仍有裕民坊的商舖工匠安置未解決。裕民坊重建在即,部份樓宇現正清拆中,重建後,將成市建局的商場。現時尚有五位街坊仍未有安置,包括:二位工匠(鐘錶)及三位商戶。而三位商戶於上周收到執達吏的通知,預示將展開清場行動。商戶中,包括裕發果汁店董利平,她是台灣人,早於70年代初嫁給丈夫,並移民香港。她於台灣引入果汁,一改當時水果店,成為首個販賣台式五青汁的果汁店。她與街坊諗熟,見証裕民坊的轉變,希望於市中心繼續服務街坊。安記皮具的許氏兄弟,繼承父親的店舖,於裕民坊工作超過50年,希望繼續於觀塘生活,並有合適的安置和選擇。商戶希望重新在觀塘復業,但重建後,他們由臨時建構物的持有人淪為租客。市建局觀塘的回遷計劃極為嚴苛,需商戶繳交一半的市值租金,租金由5千元,至最高的達二萬多元,對於售賣日常用品的商戶來說,擔子十分沉重。相對衙前圍村方案,局方只收取頭三年$600的月租,之後兩年逐步加至$6000;而裕民坊的方案,租金竟可為衙前圍村計劃的30倍。鐘錶匠佘生工藝超卓,專門維修古董錶,連資深演員夏春秋,也專程找他維修。自上年起,因重建,不斷搬遷檔口,只有在地盤旁開檔。他與另一位錶匠駱生,於觀塘工作超過廿多年,至今未獲工匠牌,即是無法獲得安置的資格。市建局應該與街坊溝通,盡力令工匠和商戶繼續於市中心維生,維繫社區網絡,保持社區特色。我們要求市建局:1 暫緩清場的執達令,直接與商戶對話,參考衙前圍村方案方案解決安置及未來生活2 要求發出工匠牌,並有繼承權,讓工藝傳承

觀塘市中心重建由2007年開始,仍有裕民坊的商舖工匠安置未解決。裕民坊重建在即,部份樓宇現正清拆中,重建後,將成市建局的商場。現時尚有五位街坊仍未有安置,包括:二位工匠(鐘錶)及三位商戶。而三位商戶於上周收到執達吏的通知,預示將展開清場行動。

商戶中,包括裕發果汁店董利平,她是台灣人,早於70年代初嫁給丈夫,並移民香港。她於台灣引入果汁,一改當時水果店,成為首個販賣台式五青汁的果汁店。她與街坊諗熟,見証裕民坊的轉變,希望於市中心繼續服務街坊。

安記皮具的許氏兄弟,繼承父親的店舖,於裕民坊工作超過50年,希望繼續於觀塘生活,並有合適的安置和選擇。

商戶希望重新在觀塘復業,但重建後,他們由臨時建構物的持有人淪為租客。市建局觀塘的回遷計劃極為嚴苛,需商戶繳交一半的市值租金,租金由5千元,至最高的達二萬多元,對於售賣日常用品的商戶來說,擔子十分沉重。相對衙前圍村方案,局方只收取頭三年$600的月租,之後兩年逐步加至$6000;而裕民坊的方案,租金竟可為衙前圍村計劃的30倍。

鐘錶匠佘生工藝超卓,專門維修古董錶,連資深演員夏春秋,也專程找他維修。自上年起,因重建,不斷搬遷檔口,只有在地盤旁開檔。他與另一位錶匠駱生,於觀塘工作超過廿多年,至今未獲工匠牌,即是無法獲得安置的資格。

市建局應該與街坊溝通,盡力令工匠和商戶繼續於市中心維生,維繫社區網絡,保持社區特色。

我們要求市建局:

1 暫緩清場的執達令,直接與商戶對話,參考衙前圍村方案方案解決安置及未來生活

2 要求發出工匠牌,並有繼承權,讓工藝傳承

市建局收樓,裕民坊清拆重建在即。

地政署本周已向留低街坊發出執達令,準備抬人清場。近日重建在即,市建局仍未向商戶,包括果汁店的張太提出具體賠償或安置方案,令他們可以繼續維持生計。

市建局,只懂向傳媒放話,提出冇根據的巨額賠償,但是從來不與街坊溝通,沒有解決安置實質問題。

裕民坊將來變成商場、酒店,市建局眼中的小太古城,但是小商戶無法享受,只有等待被抬走。

市建局收樓,裕民坊清拆重建在即。地政署本周已向留低街坊發出執達令,準備抬人清場。近日重建在即,市建局仍未向商戶,包括果汁店的張太提出具體賠償或安置方案,令他們可以繼續維持生計。市建局,只懂向傳媒放話,提出冇根據的巨額賠償,但是從來不與街坊溝通,沒有解決安置實質問題。裕民坊將來變成商場、酒店,市建局眼中的小太古城,但是小商戶無法享受,只有等待被抬走。

午餐無地方食飯?青年人無空間創業?市建局卻在陰乾扼殺小販,任由觀塘市中心的同仁市集空置起碼八個月,浪費社區資源。我們曾透過區議會向市建局和食環處反映,希望可活化場地,但不得回應。

筆者於上周(7月31日)到訪同仁市集,二層共125檔口,只有偉叔一個檔口開業,據他所述全日人流不足五十人。

我問有六十多年小販經驗的偉叔人流如何,我問:「一日有冇50個人行過?」偉叔苦笑:「 15個都難,要去到下年第一季新市集才有機會開門。」他望着貨架整整齊齊的毛巾和內衣,無人問津,只有無奈。見到如此,不忍心問他生意如何了。

因為情況太惡劣,本來開檔的另外四檔,選擇休業。訪問當天是星期五,我們中午四點是行過,只有一檔開門,整個市集沒有外人,只有清潔工站在一旁談天。如果你沒有留意,以為走進觀塘某某老人公園。

我跟職員談天,更見慘淡。「平時賣校服的標叔叔會開門,而家都冇開啦,全個市集只有一檔開門。平時我們要幫路過的人量度體溫,都不超過10個人。如果計埋路過市集,去搭小巴站行過的人,都有10個人。」不少街坊反映收回檔口決定好突然,「很多街坊為購物都摸門釘,他們最主要是找埋拖鞋的叔叔,50多元的台灣拖鞋很受歡迎,但大家都唔知道有呢件事。」

本年6月底,市建局收回同仁市集大部份檔口,只餘下五檔經營,爝中上層為兩檔口,下層為三檔。

局方處理失當,花錢請走大量小販,但無新安排,令市集變死場,變相陰乾小販,曾經熱鬧市集變成「拍烏蠅」,結果令小販結業,無法在延續生計。預計市中心的新市集,將於下年三月完成,即是「死場」起碼延續八個月。 收回檔口限期前,我們聯絡區議會,希望活化場地,提出建議,安排臨時用途,如:假日市集、展覽場地。但礙於市建局和食環署對場地限制,無疾而終。

市建局的觀塘市中心重建,消滅本地的文化,本來市集是唯一留下的街坊生活。局方不是出錢買斷小販生計,就如現在陰乾小販生存。香港不是無空間,但被扭曲,不是豪宅,就是假裝草根文化,成為豪宅的點綴,活化市集,只需要市建局和食環放權,給青年人的空間,給市集的生機。

官塘由工業區變成商貿區,香港第二大的就業地區CBD2。繁盛的商業區背後,需要社區支援,五金、文具小店、工匠手藝必不可缺。工匠的雙手,不單是服務舊區老街坊,也為商貿區出力。
你有冇想過高踭鞋斷掉腳踭或皮鞋磨蝕腳踭,怎麼辦呢?你會怎樣去商場買過一對新鞋,價錢不菲,好貴啊。如果找工匠,好像福嫂和禮伯,他們擁有三十幾年補鞋經驗,只花半小時就可將高踭鞋回復原狀。
商貿區創造很多工作機會,我們亦需要工匠和基層幫我們解決技術問題,手錶維修、配匙,看似簡單,但需要有技藝。手藝於香港仍有生存價值和空間,希望大家都可以連聯署支持發工匠牌一齊保留手藝。
此外,現時新發的工匠牌照不得傳承,工匠大多年紀較大,沒有新牌照,新一代入行無門。政府必須改變現時將牌照視為恩恤看法,多從本地文化角度考量,建立培訓,容許傳承牌照,營造社群,讓手藝得以在香港生存。

文:梁志遠(聯區小販發展平台)

歷時十數年的觀塘裕民坊的重建將於2月28日告一段落了,但懸而未決的除了部份構築物用戶外,更包括兩批見証觀塘數十年發展的工匠及流動小販。重建區當中四位鐘錶或補鞋的街頭小販,部份人更原屬2016年首批獲發工匠牌照的小販。但關注團體發現,當中兩位原來至今作仍未被安置往新的營業地點; 面臨重降在即,更是心感徬徨。

工匠小販由來已久,主要是因應著市民聚居的「服務需要」而出現 (所以昔日又稱服務小販),且種類繁多,包括擦鞋匠、補鞋匠、理髮匠、鐘錶修理匠、鎖匠、磨刀匠、線面師、代書人、栽縫補衣、雨傘維修、箍桶匠、白鐵匠、圖章彫刻等等(某種類現已經式微了)。這些「街頭藝人」很多都是能工巧匠,善用惜物,慣於街頭謀生的「職人」。隨著無牌小販被發牌規管後,部份工匠小販成功獲取了固定牌照。但自1970年代初政府停止發牌之後,新加入者自然就只可成為無牌小販了。至2008年的天星皇后事件以後,保留本土文化的聲音不絕於耳,迫使政府在2009年中環發出八個擦鞋匠牌照及進行無牌街頭工匠小販登記。據報當時被登記的123人當中有86名表示願意申領牌照,17人更要求可以原址發牌。可惜2011年的區議會諮詢結果最終卻沒有下文,直至2015年3月,時任食衛局局長高永文才重新提出發牌予工匠小販(食物環境衞生署,2015)。至2016年,食環署才從觀塘區議會開始,正式提議發出首批五個牌照工匠小販及相關。可惜,當時有區議員反對部份核淮地點,致使部份檔口至今仍未安置。工匠小販現時面對問題多項,主要包括地點安置,登記發牌及技藝傳承等問題。

先談安置地點問題。即使重建迫在眉睫,不同部門及負責單位,如食環署與市建區,仍然相互推搪責任。以觀塘重建區範圍為例,政府至今仍未安置四檔已登記的,包括補鞋及錶修理的工匠,更遑論附近同樣擺賣經年,惜未曾登記的其他檔口。而以全港計算,80位淮予牌照的登記人中,暫時只有14人正式獲得發牌安置,估計主要與安置地點的爭議有關。事實上,經營地點對於小販至關重要,如果可以考慮原址安置又或附近(人流點)安置,將更為小販接受。現時安置地點需經兩關,包括不同政府部門的批淮及區議會議員的通過。如果選定地點不獲批淮的話,小販又要自行建議安置地點,再交食環署重覆以上程序,至使拖延既久。

有關登記方面,政府最新的登記停留在2009年,至今已相距十年。不少當時登記了的小販都或年紀老邁或因故離世,至使最終成功獲牌者不到兩成。某一區議會範圍內只有一檔或幾檔,某些區更一檔沒有。這種象徵性的發牌做法,只是聊勝於無,虛應要求,對於重建小販社群,保肓本土文化根本於事無補。政府刻下正諮詢未來新發400個小販牌照,但當中竟沒有包括佔地最少的工匠小販。

說及技藝傳承方面,任何行業都必須有新血加入,否則技藝不得傳承,生意亦不可持續。現時新發牌照不得傳承,加上持牌人年紀老邁,工匠小販社群早晚被自然淘汰可以想見。這種博物館式的保育方法完全不利技藝傳承、鑽研及進步。如何建立培訓,營造社群,建立行業,提昇技藝通通都需要在這批年老職人退休前爭取時間進行。

最後,參考亞洲其他地方如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地技藝保育升級成文化產業的做法,如何認真地轉危為機,好好利用年老工匠的最後貢獻,需要政府,民間團體及市民的參與支持,要針對範圍包括牌照規定、標準訂立、技藝傳承、檔口設計、推廣宣傳、街道規劃及服務提昇等。或者就讓我們從協助工匠小販重建社群開始,重新建立本土工藝傳承,才是現今全球城市的未來走向。

參考資料
食物環境衞生署. (2015). 小販政策及相關措施 (立法會CB(2)2153/10-11(01)號文件). 香港:食物及衞生局
食物環境衞生署. (2016). 食物環境衞生署無牌工匠小販發牌事宜(觀塘區議會環境及衞生委員會文件第17/2016號). 香港:食物及衞生局
食物環境衞生署. (2015). 小販管理建議 (立法會CB(4)561/14-15(01)號文件). 香港:食物及衞生局

黃太在官塘裕民坊超過40年,以前只有丈夫開水電鎖匙舖,後來丈夫不再做上門維修,就多開一間影印舖。她的春青,全部奉獻給裕民坊。近日政府派四千元,很多人影申請表格,常問她申請要何資料呢?她回:「我點知,又不是社工。」之後哈哈大笑。

她口中說對裕民坊,「無乜懷念」,但偶有熟客找她,「以前影印的學生,做了爸爸送我紅雞蛋,有不少當年學生,回來問我,認得我嗎?」她枱頭放着大學生沒有來取的筆記,單據的日期是2012年,她答應學生印刷,不捨得丟棄,盼望有一天學生回來。學生難再回來,因為裕民坊要重建。

她懷念重建前的日子,「以前官塘很多餐廳,好多侍應我都識。」不論餐廳、學校都找她印刷,無他,價錢公道,廿年不變。

她最愛是店內的老招牌,北魏字體剛勁有力,舊式的「鎖」字,加上字旁小小陰影作裝飾,今天不復再見。當年在後巷中開店,四十年前就找老師傅寫字,因為少陽光影射,每年都清潔抹洗招牌,至今光潔如新。

離場後,不打算再經營了,唯有退休。臨近清場,她只等兒子回來幫她收拾。

店舖:影印、水電舖
歷史:超過40年
—————————–
裕民坊將於2月28日重建。二月底,我們將舉行裕民坊告別祭,告別屬於官塘人的裕民坊,未來重建後的觀塘變成大商場和豪宅。市建局表示約30檔街坊二年後仍可回來經營,亦有部份街坊未能順利於二月離場,我們將繼續監察。

Share this blog

Bookmark and Share

分類

一起紀錄官塘吧! 行動吧!

觀塘市中心重建在即, 店子一個地一個被關上。不論是你的觀塘故事, 又或者透過同街坊傾偈, 所知道的故事, 又或者是攝影和錄像, 都歡迎你跟我們一起紀錄觀塘。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網頁眾集一班朋友, 紀錄將要逝去的觀塘, 並了解這裏的過去, 再檢討現在的觀塘發展, 是怎麼回事了? 你可透過發郵件到kwuntong2007@gmail.com 或留言在comment裡。 flickr的相,請用「kwuntong」tag住,就可以在下面「看看"我"的官塘」中見到大家的照片

加入我們,一齊紀錄官塘

如果妳/你都有興趣將自已知道的官塘直接告訴大家,也可以電郵至kwuntong2007@gmail.com,就可以成為網站的編輯之一。 不論是文字、相片或是短片都無任歡迎,一齊記錄我們共同的社區故事。 如果想直接貼在此blog上,也可於https://en.wordpress.com/wp-login.php登入,就可以在此貼東西。 Name: kt2007 Password: kwuntong2007

一路下來

有幾多人上來

  • 1,284,987 hit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c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